
5大原因都可能造成攝護腺發炎 泌尿科醫師警告:上完廁所要擦
▲5大原因恐讓你罹患攝護腺疾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文/CTWANT不少男性中年後就容易會有攝護腺問題,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就分享,慢性攝護腺發炎有5大成因,若嚴重可能導致盆腔疼痛、排尿困難以及其他相關...

台灣最高額5000萬生技獎得主揭曉 TBF:盼培育更多生醫人才
有「生技界奧斯卡」之稱、總金額高達5000萬元的「TBF生技醫藥講座獎」,15日揭曉得主,中研院成為今年最大贏家。有「生技界奧斯卡」之稱、總金額高達5000萬元的「TBF生技講座獎」,15日揭曉2位得主為中研院基因...

該邊悶痛麻…結石沒復發卻椎間盤突出!搬東西「反直覺」、2運動降風險
【早安健康/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腹股溝疼痛病灶卻是近胸椎的椎間盤突出57歲詹先生有尿路結石病史,懷疑他腹股溝疼痛是結石引發,結果竟是靠近胸椎的椎間盤突出,痛點和病灶位置明顯不同。衛福部彰化醫院脊椎神...

中西醫的共識:巴金森氏症可能與腸胃健康有關
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吳奐昀醫師分享。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化疾病,腦內多巴胺低於正常人的80%,運動功能會逐漸出現動作緩慢、靜止性顫抖、僵硬和姿勢不穩等動...

我家可能因為土壤液化而倒塌嗎?土壤液化潛勢這裡看,5點檢查建物安全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日前台北大直民宅先是建物出現裂痕、管線破裂、磁磚掉落,最後竟「一樓變成地下室」,大規模塌陷引起全台關注。由於發生塌陷的大直街7年前曾被經濟部標示為「土壤液化的高潛勢區」,也...

吃高纖食物助排便?燕麥、蕃薯好棒棒!蔡安順醫師:別忘補充水分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老是在外,成了名副其實的老外族,但經常高油、重口味、高蛋白質、少蔬果的飲食方式,相當容易出現便祕纏身的困擾。為了解決便祕問題,許多人會選擇嘗試使用大量攝取高纖食物的方式,希望能...

擺脫惱人水腫,4大食材效果佳!廖千慧中醫師:聰明吃助消水腫
女生最怕水腫來找麻煩,像是大象腿很惱人,坊間有許多流傳已久的消水腫食物,真有這樣的效果嗎?怎麼煮?怎麼吃?其實大有學問。廖千慧中醫師指出,了解體質找出解決方法,同時搭配食材一併使用,對於消除水腫有...

雞蛋別放「冰箱這2處」一堆人做錯!保鮮秘訣曝:尖端要朝下
▲陳億乘教授指出,雞蛋放在蛋架上可能加快其老化速度,還可能受衝擊而出現裂痕。(示意圖/記者姜國輝攝)文/常春月刊雞蛋營養價值豐富且口感香嫩,對於牙口及咀嚼能力逐漸變差的樂齡族來說,更是常見且容易取...

戶外活動小心!9月蜜蜂螫傷好發季 如何避免蜂螫?被螫傷該怎麼辦?
被蜜蜂、胡蜂螫傷後,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衛福部暨北榮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毒物中心),分析2001至2021年期間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

疲勞不一定是睡眠不足,恐吃錯食物惹禍!別犯3大NG飲食習慣
上班族工作忙碌,藉由吃下午茶甜食來減壓,並提振精神;但是,如果吃錯食物,不但無法增加活力,還有可能讓人更加疲勞、無精打采,讓你哈欠連連的主因可能不是睡眠不足,而是飲食習慣出了問題!根據美國《赫芬頓...

蜂螫高峰期來了!毒物醫師示警:螫傷4大危險指標,恐嚴重中毒
現在正值秋高氣爽,也是蜂螫好發季節!無論是蜜蜂和胡蜂螫傷後,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根據研究發現,若螫傷數超過20處時,則可能產生嚴...

巧克力控看過來,別成減重絆腳石!他扔掉巧克力棒,3個月打造6塊肌
你也是巧克力控嗎?尤其是甜滋滋的巧克力棒,深受大人與小孩的歡迎。但是,巧克力棒的熱量高,吃多了不利減重,成為減重絆腳石,還必需藉由上健身房做運動,才能甩掉因為巧克力棒帶來多出的熱量。根據《每日郵報...

高血壓恐併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醫師揭:6大關鍵遠離高血壓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殺手」,既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益華表示,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壓力不斷增加,連帶高血壓的盛行率不斷攀升,...

超慢跑超夯,足底筋膜炎跟著來?醫師教你拉筋延展,防運動傷害
現在愈來愈多人從事「超慢跑」的運動,復健科診間也常常有許多民眾詢問相關問題。最近有病人足底筋膜炎復發就診,他覺得他只有從事超慢跑,怎麼還會足底筋膜發炎。也有銀髮族阿姨覺得,她都每天從事超慢跑了,怎...

對自己的認識,與真實狀態可能極不一致
看見自己,就是愛自己的方式。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情緒沒有被好好地承認與接納,需求沒有被好好地看見與回應時,我們跟著學習到的態度就會是忽視自己。《公主向前走》裡將這個狀態描繪成一個被鎖在衣櫃裡的小女孩...

每年12萬人罹癌!癌友掌握4 GOOD抗癌關鍵,守護「我們這一家」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約有12萬人被診斷罹患癌症。數據背後代表著數萬個家庭在癌症陰霾下面臨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癌友與家人可以透過家庭親子營,凝聚力量守護「我們這一家」,亮未來希望。癌症希望基金會鼓勵癌...

花椰菜、豆芽生吃好?熟吃好?4種蔬菜這樣吃,保留完整營養素
一般人的認知:番茄和黃瓜可以生吃,但是茄子和南瓜就必須熟吃。到底是該生吃還是該熟吃,很多時候我們受到食物固定做法概念的限制。其實,有許多我們身邊熟吃的食物,像是花椰菜、豆芽等,在國外都採用生吃,不...

預防子宮頸癌,不只要運動!研究:喝咖啡也能防癌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子宮頸癌更是全球婦女第2大普遍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約50萬起新增病例與25萬人因此死亡。英國最新研究則發現女性日常運動習慣、維持正常體重,與子宮癌症的...

暈眩、聽障、耳鳴有解! 內耳疾病6大治療攻略
隨著人口高齡化,退化性的內耳疾病成為現在耳鼻喉科治療的大宗疾病,包括眩暈、聽力障礙以及耳鳴等。台灣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退化性的內耳疾病成為現在耳鼻喉科治療的大宗疾病。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

兒童背書包錯誤害脊椎側彎、駝背!把握3原則護頸椎、不駝背
兒童要健康成長,其實和許多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以小學生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還有長時間坐在書桌前的坐姿不正確,缺少運動,以及營養不均衡等情况下,就會影響成長,甚至導致脊椎側彎、駝背等問題,而影響發育。...

內褲別手洗有恐怖後果?誤會了!張瑜芹醫師:關鍵不是洗的方式…
近來,網路盛傳「內褲別手洗,可能導致恐怖後果…」。此文一出,的確令人意外,紛紛回應:「手洗內褲會有洗劑殘留,代表清水用的不夠多啊。擰不乾,就用洗衣機的脫水功能啊,怎麼會牽拖手洗洗不乾淨呢結果。」、...

孩子成長需從「腸」計議!別犯3大NG影響腸道行為,恐影響成長
孩子要成長,需要從「腸」計議!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國中小學童生活習慣及腸胃問題現況調查」指出,高達9成學童近3個月內曾遇到消化不良狀況,更有達3成以上每周出現一次或以上,腸胃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小兒科...

巴西蛋標錯日期!北市公布最新下架狀況「台農、冠軍共2971盒」
▲巴西進口洗選蛋查核情形。(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巴西進口雞蛋問題連環爆,除了台農外,冠軍蛋品也傳出標示錯誤。北市衛生局今(16)日公布這2款蛋品總計下架2971盒,不過冠軍蛋品的實際...

出生3天就應做聽力測驗!專家揭「聽損新生兒危險族群」 6個月前是黃金治療期
國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聽力篩檢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台灣大約每1千個新生兒就有3至4人為先天性聽損兒,若能在出生「1個月內」完成篩檢、「3個月內」完成確診,並於「6個月大前」...

人夫怨「1個月愛愛不到1次」:怕忍不住! 她羞曝3解方
▲一名人夫因妻子產後「沒性趣」愛愛次數驟降,讓他不知所措。(示意圖/記者周亭瑋攝)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婚後要扛的責任變重,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快,以及環境、年齡健康不斷變化,過著「無性生活」...

私密處會癢「內褲要穿這2種」! 醫再推1大絕招:暫時解放
▲有外陰搔癢問題,醫師建議選擇淺色的純棉內褲。(示意圖/記者田暐瑋攝)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常常有外陰搔癢或陰道發炎的女性,醫師建議選擇「淺色純棉內褲」;但如果更換後問題沒改善,可試試看寬鬆的「男性...

想長高「別吃1類食物」!醫搖頭:生長激素徹底壓抑
▲醫師示警,「糖分」是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關鍵因素。(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不少家長因「孩子長不高」、身高比同儕矮而焦慮不已。中醫師王大元指出,身高除了受父母遺傳基因調控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