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囊結石、長息肉一定要手術嗎?醫:這種息肉25%屬惡性應切除
【早安健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外科部楊宗翰醫師】膽囊常見疾患,一定要手術嗎?今年COVID-19疫情趨緩,41歲的陳小姐公司內聚餐較為頻繁,每次聚餐後總是感到右上腹部一陣疼痛,有時候甚至會痛到背部。起先以為是...

便祕想摳出糞石…細菌感染險死!「佛尼爾氏壞死症」未治療死亡率達9成
【早安健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老翁嚴重便秘竟摳「菊花」助排便結果引發佛尼爾氏壞死症反挨刀南投72歲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平時靠軟便藥助便,但近來便秘加劇,每次如廁總讓他痛不欲生,日前竟突發奇想「改用...

失控行為不是問題本身,而只是問題顯現的方式
我們想壓抑情緒的出現、想阻止某些行為或念頭,並對有這些反應的自己嚴加斥責,但其實這些情緒、行為、念頭,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發作的症狀。若我們能理解根源,狀況就會慢慢消散。當瓦斯爐上的熱水煮開、...

台中某進口蛋商倉儲登錄不實!新北查獲「5309箱待報廢巴西蛋」
▲衛生局稽查物流倉儲蛋品冷藏倉庫。(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進口蛋風波不斷,新北市衛生局昨接獲通報,台中市某進口蛋商倉儲位於新北市,立即啟動跨縣市聯防稽查,經查該址為中央畜產會承...

專家點名「12種食物」別放冰箱!不只變難吃 周圍食材一起爛
▲你也愛把冰箱當倉庫,所有蔬果買回家就通通丟進冰箱內?(示意圖/unplash)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以為能保鮮,買回家的蔬菜水果第一時間全塞進冰箱嗎?分享「不適合放冰箱保存」的12種食物,像是番茄、柑橘類水...

圓滿人生! 南投嬤辭世不忘回饋社會、捐助病友
陳喜阿嬤在去年罹患癌症,最後不敵病魔於今年8月份病逝,陳喜阿嬤善終後,家人謹尊阿嬤遺願,幫她圓滿人生最後一堂課程,以阿嬤之名捐贈醫療物資給南投醫院需要幫助的人南投名間鄉一位陳喜阿嬤於農會服務超過30...

乳癌發生高峰年齡曝!國健署籲「1招降死亡率」:近4成女性都錯過了
▲根據統計,每10位女性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每10位女性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而目前仍有約3成5的45歲至未滿70歲婦女從未接受過乳房X光...

醫師票選消除內臟脂肪TOP5食材,它贏了綠茶、雞蛋、咖啡!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內臟脂肪過高不只會讓體態臃腫,還會提高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定要積極改善。而內臟脂肪雖然會危害健康,但其實比起皮下脂肪更容易被消除,日本媒體特別針對...

脖子長腫塊怎麼辦? 5大檢查步驟判別是否為癌症
扣除掉甲狀腺疾病,成年人頸部腫塊中有50-80%為惡性,而惡性腫瘤中有80%為轉移性癌症,轉移性癌症中又約80%來自於頭頸部的原發病灶。摸到頸部長腫塊該怎麼辦!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明勗與張燕良表示,...

別讓水瓶成為致病陷阱!黏滑「生物膜」若暗藏病菌恐隨水下肚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許多人都會隨身攜帶保溫杯,適時補充水分,雖然喝水是好事,但忘了「清洗晾乾」的動作,很容易就把細菌喝下肚!家醫科醫師陳崇賢日前於臉書發文,提醒大家記得洗刷保溫杯,尤其是沒有定...

台農洗選蛋爭議燒!食藥署啟動3天聯合稽查輔導 3大重點曝
▲食藥署和農業部合作啟動洗選蛋業者聯合輔導。(圖/記者李毓康攝)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進口蛋近期風波不斷,衛福部食藥署今宣布,將與農業部合作針對洗選業者執行聯合輔導。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將在9/19...

眼球也會長疱疹! 醫揭「1特徵」 反覆發作恐失明
▲眼珠上有一條條如藤蔓般的白色線條,可能是疱疹性角膜炎。(圖/截自粉專「王孟祺醫師-眼科最前線」)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壓力大時,嘴角冒出疱疹已經讓人感到困擾,就連「眼睛」也會長出疱疹。眼科醫師分享一...

有一種愛是放手!面對生死、反思生死 他倡「斷食善終」理念
畢柳鶯覺得還有許多人正面臨相同問題,因而投入並倡議「斷食善終」,他還出版第二本書「有一種愛是放手」刺激著許多人的生死觀念。台中慈濟醫院推動正向面對生死的部立台中醫院畢柳鶯教授分享「斷食往生與無管善...

賴佩霞「1對1晤談收費2.3萬」 北市衛生局:已涉違反《醫師法》
▲藝人賴佩霞擔任郭台銘的副手。(圖/記者李毓康攝)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總統參選人郭台銘日前宣布找藝人賴佩霞擔任副手,但賴佩霞被國內諮商心理師爆料,沒有台灣諮商或臨床心理師的資格,卻開設個人心靈課程...

想學聊天先培養「1件事」 專家: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聊天品質
▲聊天需要語感,時時刻刻影響聊天品質。(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文/近日和你們分享了很多聊天的眉角,有朋友好奇問我:「老師我看你在文章中有提到過『語感』,請問語感是什麼呢?」我說:「語感是你...

膽囊結石、長息肉一定要手術嗎?醫:這種息肉25%屬惡性應切除
【早安健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外科部楊宗翰醫師】膽囊常見疾患,一定要手術嗎?今年COVID-19疫情趨緩,41歲的陳小姐公司內聚餐較為頻繁,每次聚餐後總是感到右上腹部一陣疼痛,有時候甚至會痛到背部。起先以為是...

專家揭「6招」挑到新鮮蛋 整顆浮在鹽水上恐臭掉了
▲營養師指出,購買散蛋要記得詢問進貨時間。(示意圖/記者謝盛帆攝)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進口蛋爭議頻傳,針對其保存期限及鮮度也受到外界質疑。對此,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曾諮詢專家,對於雞蛋的新鮮度判...

不要再嘮叨孩子穿衣風格! 爸媽該教孩子四件事
青春期孩子關注自己的外觀、打扮,正是在發展自己的身體意象(bodyimage,亦可翻譯成身體形象),是爲了建立自我概念與獨立在努力。「要出門了…要遲到了,怎麼還在照鏡子?…頭髮很好看了,不要再抓了,快點、快...

下體突冒「白白一粒一粒」像菜花!醫吐真相 1種人最容易長
▲你也曾看過陰莖上長出「白色一粒一粒」的疹子嗎?(示意圖/本報資料照)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洗澡時翻開包皮突驚見冒出「一顆一顆小疹子」,雖然不痛也不癢,卻越看越恐怖,心想明明沒亂來,但上網一查怎麼看...

營養師驚吐「少吃只會更胖」!6原因曝:肌肉掉光光
▲為了變瘦,你也試圖減少三餐進食量嗎?(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你以為「少吃」就會變瘦嗎?營養師陳怡錞透露,每次營養諮詢門診結束後,她唯一的心得就是「要個案多吃一點」,因常有人...

醫師票選消除內臟脂肪TOP5食材,它贏了綠茶、雞蛋、咖啡!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內臟脂肪過高不只會讓體態臃腫,還會提高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定要積極改善。而內臟脂肪雖然會危害健康,但其實比起皮下脂肪更容易被消除,日本媒體特別針對...

「內褲黃洗不掉」繼續穿?4QA醫一次破解:有3情況該換了
▲內褲黃黃洗不掉是正常現象嗎?婦產科醫師給答案了。(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文/華人健康網女性或多或少都曾飽受私密處感染之苦,想要遠離陰道、泌尿道感染的困擾,該怎麼做才對呢?網路謠傳:「使用熱水清洗...

保溫杯只沖沖水就用?醫師:小心長出「生物膜」超髒病菌下肚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許多人都會隨身攜帶保溫杯,適時補充水分,雖然喝水是好事,但忘了「清洗晾乾」的動作,很容易就把細菌喝下肚!家醫科醫師陳崇賢日前於臉書發文,提醒大家記得洗刷保溫杯,尤其是沒有定...

全台390萬人有失眠困擾!醫曝影響「睡眠品質」4大原因
▲根據統計,全台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睡不好的問題。(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現今不少人有睡眠問題,根據調查顯示,全台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睡不好的問題。醫師指出,在睡眠醫學門診中,特別常見的...

輪狀病毒疫苗費用/副作用有哪些?大人小孩感染輪狀病毒症狀多久會好?醫師教你吃什麼飲食緩解不適
輪狀病毒(英文:Rotavirus)是引起兒童腹瀉最常見的病毒種類之一,因為外觀形狀像車輪而取名輪狀病毒。輪狀病毒症狀與諾羅病毒非常相似,但根據《黃瑽寧醫師感染百科》一書說明,輪狀病毒所引起的症狀會比諾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