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股災也不怕!不買車靠「BMW」通勤,6年存到300張股票

【早安健康/闕又上(財務規畫師(CFP))】延遲享樂,紀律存股,就算世界級股災也不怕! 有了不「敗」教主的認知、渴望、紀律、行動和堅持,就算再來幾次股災,別人滅頂,你還是會活得好好的。 重銘兄: 去年暑假你在我的全食咖啡店講課的盛況,我腦海中的印象依舊鮮明,聽眾不但塞爆而且還滿到戶外去。能有這麼高的人氣,我想一則是你的人生理財故事精彩,高職老師每年有數百萬的股利收入,對全台的公職人員來說都是絕佳的學習範例。再則《Money 錢》雜誌社長李美虹幫你取的書名《6 年存到300 張股票》取得真好,讓接下來的《300 張》系列書籍本本暢銷。 成功人士的個性特質 上課時我提醒同學們,六年存到三百張股票的成績很吸引人,但亮麗成績的背後更應關注陳老師的個性特質。多數理財成功的人,都是靠勤儉存下第一桶金,再接下來利用錢滾錢,參與一流企業和經濟的成長擴大資產。成功絕不是偶然,你書的內容值得許多人借鏡,但大多數人只看到三百張的績效,而我特別注意到這成功的種子其實緣自於你過去二十年的努力。 理財成功的人其實都有相似之處,你2014 年才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之前使用的是不能上網的「智障型手機」,看到這一段文字不禁莞爾,原來我們有如此相近的生活經歷。 「游泳、騎車、泡圖書館」,靠這三招養孩子 台灣少子化的國安問題,有「○到六歲國家幫你養」的政策論述,而你靠的竟然是「游泳、騎車、泡圖書館」三招節流養三個小孩,四個人游泳池門票僅花兩百元,就能消磨一下午,既健身又能在緊急時刻救自己一命;去圖書館跟書店不但能享有免費冷氣,還可以養成閱讀好習慣。 除了兒子寄養在書店,你不買車子靠BMW 也是一絕(Bus 巴士、MRT 捷運、Walk 走路)。你談到曾在基隆當過五年夜間部代課老師,晚上下課後搭車回到台北時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再轉車回家常是凌晨一點,可以想見颳風下雨、寒流來襲時,半夜在公車亭候車的滋味。 好像有一次下大雨,你心裡掙扎著要不要搭計程車,最後還是忍了下來。你說買車當然可以不必那麼辛苦,但是你對買車的精算想必也讓許多人嚇一跳,你預估四十年大概要換四輛車,這一來大概需要花掉1 千萬元,同樣的資金投入四十年,可以產生4,397 萬元的資產,屆時再用資產的股利來買車。 「比爾.蓋茲開的車是一台約5 萬美元的Lexus;許多人看到臉書執行長祖克柏開的是本田(Honda)的車…」繼續看下一頁:花錢順序可能是影響一生財富的關鍵!
富人和窮人,只差在花錢順序
這個概念看似簡單,但多數人卻做不到。我們一再強調「延遲享受」,並不代表不享受,而且還可以調整一下,不需要拖到四十年後,只要大概二十年就應該有一定的實力消費。也因為不急著吃棉花糖,這樣所產生的投資效益,更有延長享受的條件和實力。忘了是誰說的,「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只是在花錢順序的不同」。一翻開你的書,竟然是書上的小標,我有感地註記,有位企業家說,「如果知道而做不到,那和不知道也沒什麼差別,所以付諸行動,養成習慣,形成紀律也是富人和窮人的差別。」 你是學機械專業的,2000 年時曾迷上了刀友們心中的神刀,每把刀售價兩萬元,你設定股票資產到1 千萬元時買一把犒賞自己,事隔八年後你達到了。這樣設定的挑戰和激勵自己,許多企業家也常使用,他們永遠開次一級的車款,設定達到某個目標之後再進階買進想要的車款或奢侈品,永遠給自己保留一個物質生活還可以再進步的激勵空間。 這些人不是買不起,而是不讓物質慾望控制了自己的生活。比爾.蓋茲開的車,也是許多美國人開的凌志(Lexus),一台全新凌志約5 萬美元。許多人還看到臉書執行長祖克柏開的是本田(Honda)的車。紀律存股
為什麼聊這一段?多數人買書都是看作者如何操盤的技巧,我一直提醒應該看作者成功背後的本質。當我看到你利用假日進修取得教師證,晚上到夜間部兼課,寒暑假寫書賺版稅,拚命存錢學習用錢賺錢的知識。白天、假日、晚上、寒暑假,這樣不斷持續了二十年。你換了六個工作,唯一沒變的就是持續買了二十年的股票。這五年的代課期間,收入不穩定,加上三個小孩出生,有時一個月只能存幾千塊錢,存上兩、三個月才能買上一張股票,你還是樂此不疲,這才是成功的重點。 2017 年你參加了我第三本書的新書發表會,演講中我問你,投資生涯中目前獲利最豐碩的是哪一檔股票?我原本以為會是你這幾本書所談的金融股,但你的回答是「台積電」,我當時沒有細問,看了你的書,才了解這個近似苦行僧的買股計畫,已堅持了二十年,這是你最強大的投資心法,讀者如果沒有領悟,只關注你買什麼股票,將會失去學習的最佳典範。 你的書上有段話寫得貼切,值得理財尚未成功或者無法儲蓄有正向現金流的人借鏡,「窮人則是習慣,只尋求眼前的小滿足,一直買進『負債』這些小確幸,結果就沒有錢幫自己累積資產,只能一輩子辛苦工作賺錢。」 想當個「不敗(buy)教主」,買什麼股票都可以成功獲利?掌握理財的本質,要訣請看下一頁我以為你偏好金融股,其實不然,原來這幾年的金融股是你靠以前的根基「台積電」所產生的股利轉投資做風險分散。學生和讀者應該注意「不敗(buy)教主」封號的由來,拚命存錢,持續透過股票買進一流企業資產,產生的股利再轉投資,形成正向的善循環,這個看似簡單卻是最大的利器。有這樣的精神和方法,只要不買雞蛋水餃股,買什麼股票都可以成功獲利! 有這樣的認知、渴望、紀律、行動和堅持,就算再來幾次股災,別人滅頂,你還是會活得好好的。別人關注的是你那三百張股票,但我關注的卻是你的內功。所謂「傳道不傳技」,「道」可以是成功之道,也可以是方法,更可以是心法。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不認識的人只看你的書,可能以為你這個不敗教主是守財奴,我那天在臉書寫了一篇「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肯定了你一番。有感於年輕朋友在第一桶金的觀念薄弱,所以去年為年輕朋友開了「第一桶金來自何方」課程。可能有人找不到位置,竟然搭計程車直接在店門口下車,其實這家咖啡店就在捷運附近,這讓我大呼心疼,還沒有賺到第一桶金的人,花起錢來卻像擁有好幾桶金般的闊氣。 那天感謝你的盛情參與,演講鐘點費比照上市公司給我的演講費用,應該不會太失禮。第二天上課時看到你傳給我的訊息,是你把酬勞全數捐出去的收據,我當場告訴同學們,你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有著前面近乎苛刻的節儉,拚命的投資,才有現在支配金錢的大方氣度。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說(我在第一本書誤植為比爾.蓋茲):「如果把我全身扒光了,丟在沙漠裡,只要有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東山再起。」一旦掌握了理財的本質,接下來的軌跡和變化,其實都可以應付得了。 看來你已經得到洛克菲勒的真傳啦,我們一起組成的「明日要更好基金會」群組,致力推廣四種教育:人文教育、預防醫學教育、理財教育、慈善信託推廣教育。明日會不會更好,不會因口號而改變,但是會因為行動而進步。你已是一個成功實踐的見證者,回台之後要好好借重你在這方面的精神,讓更多人因為你的故事和做法,得以向成功的理財贏家行列靠近! 本文摘自《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闕又上(財務規畫師(CFP))/商業周刊
原文引自:世界級股災也不怕!不買車靠「BMW」通勤,6年存到300張股票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