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研究發現:及早用干擾素清除C肝病毒,減少近4成帕金森病發病機率
罹患C型肝炎,最令人擔心走上肝癌三部曲。除此之外,竟然C型肝炎病毒也可能是造成帕金森病的危險因子之一。為了找到C型肝炎和帕金森病之間的關聯性,根據林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及早接受干擾素清除治療的病患,比未治療者減少近4成帕金森病發病機率。
帕金森病為目前無法治癒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全世界都在找出其發病的危險因子,以及早預防。
帕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第二大神經退化疾病
帕金森病為目前無法治癒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全世界都在找出其發病的危險因子,以及早預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動作障礙科暨神經科學研究中心陳柔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表示,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各項退化疾病也越來越多,神經退化性疾病更是其中的大宗。帕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第二大神經退化疾病,除了少數的年輕型病患,大多好發於50-70歲,為病人帶來顫抖、動作遲緩、僵硬等症狀,困擾日常的生活作習,也常伴隨疲倦、無力感,甚至失智及憂鬱等問題。
典型的帕金森病在患病前、中期,靠藥物及手術可獲得明顯的改善與控制,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到了晚期,各項併發症如:異動症、失智症、幻覺、步態凍等,使得帕金森病愈來愈難控制。目前所幸還有深層腦刺激等侵入性療法,可讓晚期病人的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動作障礙科暨神經科學研究中心黃英儒主任也指出,到目前為止,帕金森病僅10%的病人其發病確定和基因遺傳有關,其他大部份病人的發病原因並不清楚。因此在缺乏發病原因或危險因子的情況下,使得帕金森病缺乏實質有效的預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