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到北京,新冠病毒為何偏愛海鮮市場?看看專家怎麼說
前幾天,連續50多天沒有本地新冠新增確診病例的北京突然出現疫情反彈,出現幾十例本土病例,遼寧省也爆出2例本土病例,為北京市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
經過專家調查,發現北京的新增病例跟境外和湖北都沒有關係,共同點就是都有北京新發地海鮮市場活動史。而且後續的環境樣本採集中發現新發地市場有40件陽性標本,其中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面取樣也是陽性。去年年末,在武漢也是首先在華南海鮮市場爆發的,為什麼新冠病毒都偏愛在海鮮市場首發?
海鮮市場首先爆發病毒的原因?
農產品市場爆出病毒疫情其實並不奇怪,從病毒的特點到傳播途徑,我們可以知道,新冠病毒喜冷不耐熱,可以通過呼吸道和接觸傳播。而且到目前為止,並不能確定華南海鮮市場市場是湖北疫情的源頭,新發地市場是北京此次的源頭,只能說首先檢測的地點恰好在海鮮市場。還需要進一步流行病學調查。而海鮮市場爆出病毒疫情,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1)環境溫度低,病毒易存活
科學家之前針對病毒進行過研究,新冠病毒在寒冷的環境下更容易傳播,生鮮基本上都需要冷鏈運輸和冷凍保存,這就給了病毒跟著生鮮冷鏈傳播到各地的機會。
目前我們多發現病毒感染哺乳動物,感染魚類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三文魚的樣本中並沒有出現陽性,反而案板上有陽性,所以也不排除是到市場的人把病毒帶進來的。不過以防萬一,近期最好不要吃三文魚,特別是生食。
(2)海鮮市場人流量大,傳播風險高
無論是華南還是新發地,都是當地知名的農產品大市場,新發地還被稱為北京人的「菜籃子」,每日的人流量多達10萬左右,生鮮市場的衛生環境也比較陰冷潮濕,容易傳播病毒。
以本次北京新發地市場為例,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上檢測到病毒,原因和三文魚傳播冷鏈可能有關,也可能和其他肉類攜帶的病毒污染有關,雖然具體原因還有待調查,但可以肯定的市,人流量大是病毒傳播的絕佳條件。
結語
從北京發生的疫情事件,這其實是一種警示,病毒並沒有退出,它一直在我們身邊虎視眈眈,等我們一疏忽就會席捲而來。看看國外的數據,就知道我們現在還沒有到放鬆警惕的時候,任何的大意輕敵,都會對我們的生命健康產生巨大威脅。當然,我們有前期的抗疫經驗,加上我國各地完善的聯防聯控體系,相信我們只要做好防護,戴口罩,少聚集,吃熟食,勤洗手,就一定能保住我們上半年全國齊心協力創造的階段性勝利成果!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