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到老就骨質疏鬆?年輕時做好4件事,50歲後骨骼也健朗
骨質疏鬆是老年女性多發病,一般來說,骨質疏鬆症多發生在50歲左右,主要是激素等多因素影響,致使骨質代謝失衡,骨生成抵不過骨的流失,而表現出的一種以骨量降低、骨組織細微結構受損、骨骼脆性和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徵的疾病。

且和正常人相比,骨質疏鬆症患者多數會有長期疼痛、行動不便、駝背等情況。骨質疏鬆人的骨骼十分脆弱,稍微碰撞就會發生骨折(比如髖骨骨折、脊椎壓迫性骨折),甚至影響神經導致癱瘓,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正因如此,及時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很重要。
一般來說,在年輕時做好以下幾點,可有效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率,逃出骨質疏鬆的「魔咒」。
1.合理運動
相關研究證明,骨質疏鬆症與運動呈負相關。運動可以延緩體內骨量丟失、提高骨量和骨密度,從而有效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率。所以青年時期要進行合理運動,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同時注意防止運動過度或者摔傷、拉傷等。
另外,對於每個人運動強度,運動頻率是有所差異的,建議大家可以從自己的醫生進行商討,選擇合適的頻率進行合理的運動。

2.均衡飲食
很多人都有挑食的習慣,尤其不太喜歡喝牛奶、吃青菜等,而這一習慣十分不利於鈣質、及相關蛋白的吸收,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發生。
年輕時,我們應當盡量規律飲食、均衡飲食,積極從各種新鮮的蔬葉菜類中充分攝取鈣質,從魚蛋肉中充分的吸收蛋白質,並通過補足和外出曬太陽來保證維生素D,以此來提供維持骨質的重要營養,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率。

3.戒煙戒酒
吸煙喝酒能夠抑制雌激素生成,不利於鈣質吸收,同時對維生素D的積累也有一定干擾作用,所以嗜好煙酒的人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因此,希望大家能戒煙限酒,避免營養流失,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率
4.注意體內激素水平調整
一般來說,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骨流失速度小於吸收速度,這種積累效果,讓骨礦物質密度在20歲左右達到峰值。而後期由於體內激素髮生改變,其他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們的骨流失速度加快,一般40歲左右開始出現骨量降低情況,這種情況逐年加重,80歲時可降到50%,而通過適量的補充體內激素,達到穩態的相對平衡,能有效改善這一情況。所以,要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補充。

此外,除了強化自身生活習慣外,也可以遵醫囑服用抗流失類藥物,以有效降低骨質流失速度;也可以適當服用促骨生長類藥物,其幫助增加骨質密度。
腰好、腿好、才能生活好。為了後續美好的夕陽生活,願大家能夠一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習慣,避免骨質疏鬆,以強健的身體,迎接美好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