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小腹有沒有「超標」!研究:15年內出現失智機率增39%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不管男性女性,大家都不喜歡當「小腹人」,無奈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代謝能力下降,身材難免橫向發展;傳統上會美其名為福態,實際上小腹人可能是最不健康的體型,尤其對女性來說。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肥胖會提升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且具體反映在腰圍尺寸上;女性若有腹部肥胖的情形,失智症風險會大幅提升。
小腹人最不健康,「中央型肥胖」女性失智風險增39%
身體很多部位都會胖,為什麼專家總愛針對腹部肥胖呢?這是因為腹部肥胖往往反映著內臟脂肪的堆積,而內臟脂肪的堆積與失智、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有關聯性。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針對腹部肥胖做相關的健康風險評估,今年6月,一分刊載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研究又發現幾個腰圍與失智風險之間的關聯性。 研究團隊針對英國11,391名年齡超過50歲的參與者,測量他們的身高、體重、腰圍,追蹤調查達15年,最後共有885位參與者患有失智症。 研究團隊分析數據後指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參與者之中,有60%病患的內臟脂肪面積超過標準值,顯示之間的關聯性;而統計50歲以上的參與者的身體質量指數、腰圍等數據後發現,腹部脂肪過多的參與者,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28%。 若分析對象限縮在女性,腹部肥胖與失智症之間的關聯性會更加顯著;調查顯示,「中央型肥胖」的婦女與非中央型肥胖的婦女比,其15年內出現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了39%,逼近4成。 ※中央型肥胖:腰圍過寬、有個大肚子的身形稱為中央型肥胖。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對中央型肥胖的定義為女性腰圍>88公分,男性腰圍>102公分。 雖然研究對象是英國人,研究結果未必能套用在台灣人身上,但腹部肥胖的危害情形還是很值得參考;事實上,台灣政府與許多專家經常呼籲民眾多多注意腰圍尺寸,盡量將腰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才能減少各種疾病的侵襲風險。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男性大於90公分就屬於肥胖!
根據衛福部的衛教資訊,當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時,就符合肥胖的定義。衛福部呼籲大家平時多量腰圍,而且要用正確的方式測量:- 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 以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讓皮尺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至肋骨下緣之中間點(如圖),同時注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並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 維持正常呼吸,於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如何警覺最危險的「蘋果型肥胖」?日醫師教你懶人測量法
如果覺得量腰圍很麻煩,或者手邊沒有皮尺,難以持之以恆地監測,也有一招簡單的測量方式,只要隨手拿起一條繩子,也能提醒自己有沒有最不健康的小腹人身形。- 用繩子繞住臀部最粗的地方並綁起來。
- 再將繩子往上半身方向移動,一般可以順暢通過;但若卡在肚子上無法移動,表示有腹部肥胖問題。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四肢不胖,內臟脂肪卻超標!研究:15年內失智症風險增39%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