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鈷胺是如何營養和修復神經,促進神經傳導,緩解肢體麻木疼痛的
從1948年Spies等人把維生素B12作為藥物研究以來,維生素B12的研究取得飛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作為藥物的維生素B12主要有: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和甲鈷胺。前兩種維生素B12在人體內沒有生物活性;後兩種輔酶型維生素B12已經實現人工合成,這為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有力武器。甲鈷胺為治療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屬於維生素B12類,別名為甲基維生素B12,即維生素B12的活性形式。
甲鈷胺主要存在於人體血漿和其他特定的體液中,例如大腦的脊髓液,在胞液中也有發現。甲鈷胺具有顯著的生理活性,對神經組織有高度的親和力,易高濃度地轉運入神經細胞器。研究顯示在腦脊液中甲基維生素 B12濃度佔總維生素B12濃度的91.2%,提示其與神經系統緊密相關,可加速神經細胞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及神經再生,其生物利用度遠較普通維生素B12高。
維生素 B12是維持神經髓鞘完整所必需的。由於維生素B12的作用關係,神經髓鞘脂類的合成及維持,有賴髓鞘神經纖維功能的完整,維生素B12缺乏時,會導致神經損害。甲鈷胺,通過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和蛋白質以及神經髓鞘的合成,從而修復受損傷的周圍神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臨床。在修復受損的神經組織方面,腺苷鈷胺必須先轉化為甲鈷胺才能作為輔酶參與一碳單位循環,從而促進核酸、蛋白質和卵磷脂的合成。
作用機制
甲鈷胺為一種內源性的輔酶B12,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轉甲基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甲鈷胺易向神經細胞內的細胞器轉移,容易被神經細胞的亞微結構如細胞核、線粒體等所攝取。
●甲鈷胺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
●甲鈷胺促進神經元軸突和樹突內物質的輸送和再生。
●甲鈷胺促進髓鞘的磷脂醯膽鹼合成及受損神經組織的修復。
●甲鈷胺加速突觸傳遞的恢復和腦內乙醯膽鹼含量的正常化。
●甲鈷胺具有促進神經再生的功能。
●甲鈷胺促進正紅血母細胞的成熟、分裂,增加紅細胞的產生,改善貧血狀態。
臨床應用●甲鈷胺能治療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緩解麻木和疼痛。
●甲鈷胺能迅速緩解神經痛。
●甲鈷胺能加速面神經功能的恢復。
●甲鈷胺能改善頸椎病引起的疼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癥狀。
●甲鈷胺能促進斷指再植後手指感覺的恢復。
在服用甲鈷胺時應注意,如果服用一個月以上無效,則無需繼續服用。從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員,不宜長期大量服用本品。偶見胃腸道反應,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
①在服用過程中,需避免與維生素C、重金屬鹽類一同服用,因為一同服用會造成維生素 B12的失效。
②對於患有痛風的患者如需服用維生素B12,由於核酸降解加速,血尿酸升高,有可能誘發痛風發作。
③神經系統損害患者,在診斷沒有明確前,不宜應用維生素B12,以免掩蓋亞急性聯合變性的臨床表現。
④維生素B12缺乏者還可能同時伴有葉酸缺乏,服用維生素B12後,血象雖能改善,但可能掩蓋葉酸缺乏的臨床表現,對該類患者應該同時補充葉酸,才能取得較好療效。
⑤維生素B12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時,服藥開始的前2天,應該注意查血鉀,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嚴重低血鉀。
⑥抗生素可能影響血清和紅細胞內維生素B12測定,特別是應用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可能產生假性降低,因此在抗生素應用後,應重複測定血清維生素B12。
⑦對氨基水楊酸類,苯巴比妥、苯妥英鈉、撲米酮等抗驚厥葯,考來烯胺,秋水仙鹼等可減少維生素B12從腸道的吸收。
⑧服用維生素B12的過程中,應定期做血脂、脂蛋白、肝及腎功能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