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人吃雞蛋好處多,但一周只能吃這麼多!
飲食治療是每個糖友的必修課。有的糖尿病患者可能無須服用藥物,有的糖尿病患者可能由於身體條件無法運動鍛煉,但是飲食調節必不可少。
2017 年 5 月 22 日,中國營養學會第 13 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暨全球華人營養科學家大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該指南為中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膳食建議。既幫助糖友「管住嘴」,避免血糖飆升,引發血管、神經嚴重病變,又保證糖友不過度節食,不缺乏營養,身體能量充足。對於雞蛋等生活中的常備食物,也提供了明確的建議。
糖友吃雞蛋到底好不好,吃多少合適呢?
對於糖友來說,在控糖、控油、控鹽的同時,需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以提高免疫力。《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明確建議糖友:「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
雞蛋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還有卵磷脂、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營養物質,能滿足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需要,也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但雞蛋黃的熱量與膽固醇含量較高,因此糖尿病人過量進食雞蛋黃可能對體重及膽固醇水平產生影響,也會使血糖水平出現波動。所以,糖尿病人適量吃雞蛋對健康有益,但不能過多。
1、吃多少
每周不超過 4 個雞蛋、或每兩天 1 個雞蛋,不棄蛋黃。
東芬蘭大學研究人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對2332名中年男性的飲食習慣與健康狀況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結果發現,「每周大約吃4個雞蛋」的參試男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比「很少或從來不吃雞蛋的」參試者低38%。
研究表明,適量吃雞蛋(每周3-4個)既能保證糖友自身的營養需要,又不影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心腦血管風險。雞蛋中的多種營養物質有助於恢復胰島功能,改善人體代謝糖的能力,有助於抑制體內炎症,進而降低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病幾率。
2、怎麼吃
雞蛋可水煮,可炒食、燉食,建議隨餐食用,不建議使用煎、炸等方式烹飪。不建議雞蛋與白糖同食,兩者同食可形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結合物,會對健康產生不良作用。
蒸蛋羹、白水煮雞蛋、荷包蛋的都是可以的並且吸收率也很高,可以達到98%以上。如果是煎雞蛋,炒雞蛋那就不一樣了,吸收率低,並且不太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1)雞蛋不要煮老了再吃:雞蛋煮的時間太長了就煮老了,營養也就被破壞了,並且容易氧化生成其他物質。
(2)煮熟的雞蛋太燙也不要放涼水裡:這樣的做法容易破壞蛋殼,形成小七孔,容易讓細菌進入蛋內,還是放一放自然涼了再吃。
(3)沒熟的雞蛋不能吃: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半熟的雞蛋,口感好,比較嫩。但這樣的雞蛋含有細菌,吃到肚子里容易腹瀉。
調查發現,大多數病人確診糖尿病時胰島功能已喪失60%,不正確的用藥與不穩定的血糖會造成胰島以每年3.5%至4.6%的速度損傷。這種長期刺激帶病工作的胰島細胞,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的做法就是我們所說的「鞭打病牛」,會導致胰島功能的過早衰竭。研究表明,只要胰島功能恢復到正常人的50%,即使不用藥物也可以把血糖控制好。
日本科學家經過30年時間研製的物理養胰控糖方法已經風靡全球!
特點一:控糖不降糖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西藥都是降糖功效,血糖超過10以上服用少量西藥很難控制在正常,想控制好血糖必須加大藥量,但又容易造成低血糖。而日本進口物理養胰控糖方法是控糖不降糖,無論多高都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就算一次把一盒都吃了也不會出現低血糖。
特點二:源頭控糖不分原因
糖尿病用藥有磺脲類、雙胍類、糖苷酶抑製劑、胰島增敏類。每一類用藥都要根據糖尿病人引起糖尿病的病因選擇用藥。而日本進口物理養胰控糖方法是靶向鎖定食物中的糖源,從源頭進行控制,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高血糖都能達到控糖的目的被稱為最安全、有效的方式,也是未來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式。
特點三:養護胰島
傳統治療糖尿病的西藥是完全阻斷食物參與代謝直接排除體外和刺激胰腺工作「鞭打病牛」這樣無非導致兩種後果,一是繼續損傷胰腺和其他臟器,二是胰島和身體所需的營養全部流失導致胰腺和身體缺乏營養。而日本進口物理養胰控糖方法是通過鎖定住食物當中的糖源緩慢釋放,讓兩個小時進入血液的血糖延長到六個小時,這樣就給予胰腺充分的休息時間並能避免胰島和身體所需營養的流失。糖助手所含的膳食纖維被稱為身體所需的第八大元素,配合糖助手服用可以全面補充糖尿病人每天所需的營養。
特點四:糾正糖耐量異常
西藥只降糖不治病,西藥的副作用與糖尿病併發症不相上下。中藥有恢復胰島的效果但沒有降糖的作用(但凡中藥能降糖的都是添加了西藥,例如:消渴丸),想控制好血糖必須服用西藥,但中藥恢復胰島的速度遠遠沒有西藥損傷胰島來的快。而日本進口物理養胰控糖方法運用了中醫理論配合烏龍茶、黃芪和桑葉的大組方並添加高提純鉻酵母,既能達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控糖效果,兼并糾正糖耐量異常、恢復胰島功能和改善併發症的效果。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和無畏
張老師老師微信:134 8529 827
備註糖友,每天5名0元試用名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