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介入診療應用心內超聲優勢明顯!阜外醫院方丕華等文章
心內超聲技術是將超聲探頭經股靜脈途徑送至心腔內,近距離觀察心臟結構和功能。與傳統的經胸或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相比,心內超聲的探測聲窗不受心外組織結構的干擾,圖像質量更加清晰。
阜外醫院方丕華、劉俊等撰文指出,隨著心內超聲與心臟三維標測系統進行圖像的融合,心內超聲在心律失常介入診療中的價值越來越突出。
文章指出,心內超聲具有提供更清晰的實時心臟結構圖像、準確鑒別心耳部血栓形成、指導消融導管準確到達預定解剖位置、顯著降低圍手術期併發症等諸多優點。
心內超聲指導下房間隔穿刺見圖1。作者指出,在臨床實踐中經常會遇到複雜的情況,例如房間隔膨出瘤、一個或多個房間隔封堵器封堵術後、外科修補術後、心臟先天性或後天性解剖結構轉位或畸形、反覆房間隔穿刺導致疤痕形成、左心房或右心房嚴重擴張等採用傳統的房間隔穿刺方法通常難以奏效,而採用心內超聲技術可以迎刃而解。
目前,心內超聲技術指導下的房間隔穿刺已經在歐美國家廣泛應用,在美國已經成為房間隔穿刺的「標準」配置。
由於心內超聲指導下的房間隔穿刺無需X線透視,故部分左心房內導管消融可以在零射線下完成。這對於特殊情況下完成左心房途徑的導管消融手術是非常重要的。
心內超聲更加準確識別心腔內血栓形成。TEE識別血栓存在諸多弊端,而採用心內超聲可將探頭直接放置在左心耳口部附近,更加準確判斷是否存在血栓形成。TEE診斷左心耳血栓形成亦有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情況,ICE能夠更加精確識別血栓。
心內超聲指導下導管消融治療房性心律失常。CartoSound軟體可將心內超聲超聲圖像與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整合起來,利用超聲圖像進行心房三維解剖重建,這樣可以完全不用對比劑、減少甚至無需X線暴露。
採用心內超聲技術可以指導冷凍球囊與心房組織的貼靠情況,從而進行左心房頂部或後壁的冷凍消融。
起源於乳頭肌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導管消融治療的難點之一。由於乳頭肌位於心室腔內,採用傳統的二維或三維標測技術僅能進行心腔表面結構重建,不能進行心內解剖重建。另外,乳頭肌自身能夠產生收縮活動,隨著心臟收縮與舒張不停移動,導管難以實現穩定貼靠,增加了手術操作難度,複發率也較高。
心內超聲指導下導管消融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解決上述難點。在HomeView扇面位置左右稍微旋轉導管即可完成右心室心肌的解剖探測。
缺血性心肌病合併室性心動過速的導管消融,準確識別病變心肌與健康心肌之間的界限是難點之一。
採用心內超聲近場超聲技術通過分析局部心肌收縮運動異常也可以準確識別上述心肌之間的界限,判斷室性心律失常出口位置,進而指導導管消融區域。
採用心內超聲技術則可以在局麻下完成經皮左心耳封堵手術。
目前,已有多中心研究證實,心內超聲指導下實施左心耳封堵安全有效,並大大降低了麻醉和氣管插管相關的併發症、減少術中對比劑用量和手術時間、縮短住院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需要進行房間隔穿刺操作和肝素抗凝以防心內超聲導管表面血栓形成導致體循環栓塞。
先天性或繼發性心臟解剖結構異常是造成心律失常消融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採用心內超聲技術可以「直視」這種解剖異常,有利於合併房室旁路消融、三尖瓣峽部依賴的複發性心房撲動的消融,特別適合於Ebstein畸形患者進行三尖瓣外科修補術後的心房撲動消融
此外,利用心內超聲技術可以實施起搏器電極拔除,它可以準確識別電極與組織黏連情況,實時觀察電極與心臟組織、上腔靜脈的分離情況,有助於降低嚴重併發症風險。
在及早發現介入併發症如心包填塞和血栓形成方面,心內超聲也是優勢明顯。
心內超聲導管可以放置在心腔內,手術全程實時監測心包腔的變化,早期發現心包積液。
採用心內超聲技術可以實現實時觀察血栓形成,早期發現粘附在鞘管周圍的血栓、心內膜面消融導致心肌組織暴露引起表面血栓形成,以及消融過度導致組織氣爆現象等。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阜外說心臟」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歡迎關注《房顫科普》公眾號! 《房顫科普》將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提供科學、靠譜、有用的房顫防治知識! 如果您有關於房顫的問題,請您留言,我們會擇期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