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消除愛滋偏見 美國國衛院: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夏春

文章 參考資訊

衛福部桃園醫院教研部鄭舒倖主任表示,HIV感染者不等於愛滋病患,一般人常把HIV、愛滋混淆,愛滋是在感染HIV病毒後,沒有加以控制,病毒導致全身免疫不全,才稱愛滋病。如果HIV感染早期加以控制,一輩子都不會進展為愛滋病。隨著治療方式突破,即使已發病成為愛滋病患,也有機會恢復成為單純感染者的身分。近年包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內,大量臨床證據確立「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U=U),是具有科學實證的,可以透過有效控制HIV病毒的傳播,減少許多HIV感染者面臨的不平對待。

台灣在新冠肺炎防疫繳出有目共睹的好成績,愛滋感染人數也連續第二年下降,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部分個案因滯留國外、隔離或醫院感染管控延誤領藥,透過友善醫療體系,加上各地民間團體的努力,已順利讓感染者持續接受治療。而全台接受治療的感染者,95%成功抑制病毒量,期待U=U的觀念普及,扭轉大眾對愛滋的刻板印象,邁向成為全亞洲第一個免除愛滋病威脅的國家。

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衛福部桃園醫院教研部鄭舒倖主任表示,HIV感染者不等於愛滋病患,一般人常把HIV、愛滋混淆,愛滋是在感染HIV病毒後,沒有加以控制,病毒導致全身免疫不全,才稱愛滋病。如果HIV感染早期加以控制,一輩子都不會進展為愛滋病。隨著治療方式突破,即使已發病成為愛滋病患,也有機會恢復成為單純感染者的身分。近年包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內,大量臨床證據確立「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U=U),是具有科學實證的,可以透過有效控制HIV病毒的傳播,減少許多HIV感染者面臨的不平對待。

U=U對於感染者的意義極為重要,露德協會秘書主任藍元亨指出,這代表感染者在穩定服藥及定期篩檢下,已經測不到病毒量,不僅性行為沒有傳染風險,甚至可以生下健康寶寶。希望透過U=U治療共識,減低社會對感染者的恐懼,唯有消弭標籤與污名,才能讓更多具有感染風險者出來接受篩檢,也讓感染者有信心持續接受治療與追蹤,不再貶低自己。

防疫模範生 台灣達「88-92-95」防治目標為在2030年達到「零感染」、「零死亡」與「零歧視」的目標,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90-90-90計畫,在2020年達到90%的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狀況、90%知道自己狀況的感染者可以接受適當治療、90%接受治療的感染者成功抑制病毒量。

台灣愛滋防治成效目前已達88-92-95,但也代表還有12%感染者未知自身感染狀態。鄭舒倖主任指出,大多數患者害怕個資曝光、親友異樣眼光,甚至就醫被不友善對待。民眾對愛滋認知有落差,甚至認為透過肢體接觸或是唾液就可能會傳染,不僅形成對愛滋不友善的環境,更可能導致已感染但未確診就醫,而成為防疫破口。

藝人坤達受邀請擔任U愛大使為HIV感染者發聲,他表示,有超過3成感染者主動告知親人後,遭家人疏遠或失去朋友,「要消除偏見的第一步,就是理解與信任。」

資料來源: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美國愛滋病毒傳染國衛院不具

尖銳濕疣病毒會終生攜帶嗎 病毒
2 年前

尖銳濕疣病毒會終生攜帶嗎

吃減肥藥物讓人出現腹瀉、油便? 國衛院解答原因 國衛院
3 年前

吃減肥藥物讓人出現腹瀉、油便? 國衛院解答原因

春節後腹瀉增!單週就醫破13萬人次 酒精、乾洗手殺不死諾羅病毒 病毒
3 年前

春節後腹瀉增!單週就醫破13萬人次 酒精、乾洗手殺不死諾羅病毒

吹風機吹乾私密處?濕紙巾擦拭更乾淨?美國婦科權威告訴你為何別這樣做 美國
2 年前

吹風機吹乾私密處?濕紙巾擦拭更乾淨?美國婦科權威告訴你為何別這樣做

鳳山大樓5人染疫!醫驚揭「電梯病毒亂噴」關鍵:不只按鈕 病毒
2 年前

鳳山大樓5人染疫!醫驚揭「電梯病毒亂噴」關鍵:不只按鈕

謠言終結站》印度人吸牛尿蒸氣殺武肺病毒?查核中心:錯誤 病毒
2 年前

謠言終結站》印度人吸牛尿蒸氣殺武肺病毒?查核中心:錯誤

新冠病毒又變異,核酸檢測可能無法檢出 病毒
3 年前

新冠病毒又變異,核酸檢測可能無法檢出

中研院研發出A型流感廣效疫苗 可對抗異株和亞型A流病毒 病毒
3 年前

中研院研發出A型流感廣效疫苗可對抗異株和亞型A流病毒

嬰幼兒急性腹瀉 要注意這四件事 病毒
5 年前

嬰幼兒急性腹瀉 要注意這四件事

保養隱形眼鏡就用它 美國眼科醫師信賴推薦、銷售No.1的愛爾康多功能保養液 美國
4 年前

保養隱形眼鏡就用它 美國眼科醫師信賴推薦、銷售No.1的愛爾康多功能保養液

「降糖」更要「護心」 美國心臟病學學會推薦兩類降糖葯 美國
4 年前

「降糖」更要「護心」美國心臟病學學會推薦兩類降糖葯

【重播】新冠病毒不斷變種 正突破人類防線 美國
3 年前

【重播】新冠病毒不斷變種正突破人類防線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