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做胃鏡,就想打「退堂鼓」?提醒:出現這4個現象,勸你別懶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一日三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雖然看起來吃飯這件事稀鬆平常,其實有很多人都在吃飯這件小事上會受到不少困擾。
而在這其中有五類人,更是格外需要注意,如果出現了這四個癥狀,體檢就有必要做一個胃鏡了!
日常的飲食習慣在很多時候都決定了我們胃部能不能保持一個有活力的狀態,而對於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來說,簡單可以分為五類,暴飲暴食型、不知節制型、飢餓節食型、油膩飲食型和營養不均型。
這樣的習慣會給胃帶來不小的負擔,這五類人更是要小心以下的這些癥狀:
癥狀一:上腹疼痛
有時候我們吃了過辣或者過冷的食物之後,胃粘膜受到刺激,所以就會表現出來強烈的上腹疼痛感。
這種因食物刺激所產生的疼痛,在改善飲食之後很快就會消退,如果平時飲食並沒有刺激到胃粘膜的話,就有必要做個胃鏡檢查確定胃部狀態了。
癥狀二:食慾差
很多人會因為天氣溫度的變化而影響食慾,表現就是會很明顯的感覺到自己不餓,所以看什麼食物都沒有想吃的慾望。
但是這種食慾差只是吃的相對變少了,而如果是胃部已經有了疾病的話,食量則是明顯大打折扣,身體吸收不到每天所需要的合理營養,所以人也會因此暴瘦。
癥狀三:反胃嘔吐
吃飯時如果會覺得有強烈反胃的感覺,甚至會中斷進食開始嘔吐起來,那就一定要小心了。
我們的食道平時坐著或者站著的體位時,其實是直立朝下的,吃進去的食物一般是不會出現反向朝上翻湧的情況。
一旦吃飯時頻繁反胃嘔吐不止,吐完很難感覺有所緩解的話,就要注意是不是有胃部疾病發生的可能了。
癥狀四:嘔血
雖然我們胃粘膜比較薄,比起來身體的其他部位顯得很脆弱、很嬌嫩。
實際上平時吃進去的食物硬度,幾乎不會在正常飲食中給胃粘膜划出傷痕或者傷口,更不會有明顯鮮血蘊含在胃裡,一旦發現自己吃飯時有嘔血的現象,很有可能是胃粘膜受到了嚴重損傷,這時做胃鏡檢查就很有必要了。
胃鏡檢查可以確切的觀察到胃內部當前的真實狀態,有助於分析和判斷胃部不適的感受,以及其原因,只有確定問題之後才能更加準確的去解決它,改善以上這4種日常飲食中非常差的體驗。
同時,定期的體檢有助於我們了解身體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避免把細小的、能解決的問題,逐漸拖到嚴重,發展成難以治療的疾病,又傷身體又耗費錢財。
對於以上這五類人來說,當發現這些情況在吃飯的時候同時出現,千萬不要忽視它們的嚴重程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