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病重點在於調血,月經不停中醫是這樣治療,婦科病好藥方
月經不定時來,有諸多原因
中醫上認為,最常見的是熱擾血海,導致氣血不平衡多見。還有女子的身體主要生以血為用,血常不足,氣常有餘,「氣有餘,便是火」。火熱重了,血液就不安穩了。

月經來的不停的我們歸結為火,有實火有虛火。
還有就是體質比較陽剛的,若過食溫燥;脾胃之火。或脾氣暴躁的,肝郁化火;或房室過度、產乳過眾致肝腎陰虛,相火偏旺。
均可致火熱內熾,血液不得安寧,由於熱盛可傷陰血,陰虛又可致血熱。

故治之要根據陰津虧損和血熱之孰輕孰重,或以滋養為主,或以泄火為先,滋中寓清,泄中有養,務使陰平陽秘,血海安寧,月事循常。

一位病號19歲,14歲初潮則經行欠規律,出現經量增多、經行超前半月以上,曾用西藥卵巢素片及黃體酮治療無效。末次月經未及半月經水又來了,迄今仍淋漓未凈,現在出現心煩難眠,大便乾結,舌淡紅、苔薄黃,脈細數。
證屬肝腎不足,陰虛血熱,迫血妄行。
治擬涼血清熱,固沖調經。

生地黃 丹參 當歸 白芍藥 牡丹皮 地骨皮 益母草 荷葉 甘草 水煎服,日1劑。葯進3劑後血止,大便軟,守方與歸芍地黃湯、二至丸交替服用,共服藥10餘劑後經水如期,諸證消失,隨訪1年,療效鞏固。
用藥原理
1、證為血熱偏盛者,常選用牡丹皮、丹參、梔子、荷葉、白茅根、側柏葉等清熱涼血瀉火,佐以麥門冬、生地黃、北沙參等甘潤生津,以水濟火,阻止火勢燎原之勢;
2、證屬肝腎虧損,相火偏旺者,則用玄參、生地黃、麥門冬、白芍藥、女貞子、旱蓮草、山茱萸等滋陰壯水,佐以地骨皮、知母、黃柏、凌霄花等涼血泄熱,使真水充而虛火熄。
總結:根據病情之緩急,或以丹梔四物、地骨皮飲清火為先,繼用歸芍地黃、二至、增液湯滋水善後;或用左歸、二地湯滋腎固沖,佐以異功散、四物湯益氣養血,攝血歸經;造方用藥力倡甘潤為主,清滋相兼,既可達滋水抑火之功,又無傷血損陰之弊。
#快問中醫超能團#
#科學X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2016年12月29日 — 主要症狀:氣滯血瘀患者經前症候群明顯,經前容易乳房脹痛、心情煩悶易怒、頭痛、全身痠痛;月經期間下腹容易悶脹痛,經血帶有血塊。 日常保健:中醫理論 ...
2023年3月9日 — 許多人都聽過「月經過後要抓幾帖四物湯補補身體」,所以許多媽媽會在經期 ... 重點是要強調的是到不同藥房買的「四物湯」,買到的藥方可能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