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炎夏熱傷害 水分、鹽分都要補

▲在鐵皮屋悶熱的環境工作,要小心熱急症。(照片提供/黃鎧翊)
文/黃鎧翊

▲夏天注意補充水分,也要注意鹽分攝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黃鎧翊)
40歲陳先生的工作是在密閉的鐵皮屋及貨櫃搬貨,他擔心夏天高溫容易中暑,工作時都有喝水,卻仍在日前突然四肢肌肉抽筋,被同事攙扶來掛急診。經過診斷,陳先生是熱痙攣及熱衰竭,雖然他已經有所警覺,補充水分,但仍不足,加上未補充鹽分,還是發生了熱傷害,此病例提醒民眾在夏天補充水分要足夠,鹽分也很重要。

▲熱痙攣及熱衰竭就醫後,打點滴補充水分及鹽分。 (照片提供/黃鎧翊)
鹽分不足易抽筋 引發熱痙攣陳先生一進到急診室,四肢肌肉抽筋疼痛,整個人看起來非常痛苦而且虛弱。急診醫護團隊一邊讓陳先生躺上病床測量體溫、血壓,一邊詢問病史。他的體溫正常、血壓偏低,意識仍然清楚。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先生說,他的工作要經常搬貨,鐵皮屋和貨櫃都沒有窗戶,非常悶熱,汗流浹背是家常便飯,當天也流了不少汗,其實,他擔心夏天高溫容易中暑,工作時,都有喝水,沒想到會突然四肢肌肉都抽筋。
陳先生的診斷為熱痙攣及熱衰竭,和熱中暑都屬於熱急症。人體的核心體溫約為36-38℃,體內多餘的熱,約有60%由皮膚熱輻射排出,30%由汗水蒸發排出。
在悶熱的環境,這兩種方式和效率都變差。身體一直大量流汗,造成鹽分隨著汗水流失,肌肉細胞內鹽分不足,就會容易抽筋,叫做熱痙攣;身體水分鹽分流失,造成身體脫水,就會產生頭痛、頭暈、噁心、疲勞、虛弱等症狀,叫做熱衰竭;身體排熱機轉失靈,造成核心體溫超過40℃的危險狀態,就叫熱中暑。
體溫過高熱中暑 傷害腦部、內臟熱中暑是嚴重的急症,屬於急診檢傷一級,需要立即救治,因為過高的核心體溫會對腦部和內臟產生嚴重的傷害。
陳先生持續大量流汗,補充水分卻沒補充鹽分,且水分仍然不足,最後造成熱痙攣及熱衰竭,幸好體溫正常,及時就醫,沒有惡化成熱中暑。在急診室補充水分及鹽分後出院。
工作環境若是高溫悶熱,千萬要小心熱急症,不只要大量喝水,也要補充鹽分,如果不方便,就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千萬不要嫌麻煩。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急診室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分享職安新聞>預防炎夏熱傷害水分、鹽分都要補. 40歲陳先生的工作是在密閉的鐵皮屋及貨櫃搬貨,他擔心夏天高溫容易中暑,工作時都有喝水,卻仍在日前突然四肢肌肉 ...
其實,夏季喝水也需講究技巧,掌握好喝水的技巧,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能起到更好的養生作用。 ... 適當地喝一些淡鹽水,以補充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
2011年6月7日 — 民眾撐傘遮陽,是炎夏常見的防曬抗暑景象。 ... 此外,在高熱環境下的人,大量排汗,體內鹽、水分耗損過多,電解質不平衡,使身體出現抽筋、抽搐, ...
關於炎夏二三事大家一定發現,過立夏後,天氣開始越來越熱! 預估這個夏天,供電量吃緊的狀況下,一定會被熱得頭昏腦脹….. 關於熱衰竭及中暑大家一定不陌生在盛夏揭開 ...
2022年6月3日 — 預防熱傷害,要記得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 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及早就醫。
2021年3月18日 — 嚴重鹽分缺乏的病人則應考慮送醫,以靜脈輸液補充電解質及水分。 熱中暑的定義是核心體溫大於40.5℃,且出現中樞神經症狀及意識障礙(如混亂、譫妄、急性 ...
2022年6月3日 — 預防熱傷害,要記得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 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及早就醫。
東方醫學裡水分循環不好排不出去的狀態叫做「水毒」,與寒性體質有深刻的關係。從這點來看,也要注意鹽分,順順的排出水分很重要。 不是流汗的工作之外,炎夏也鹽分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