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先軍解讀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 估計今年談判成功率不會很高
談判期間,國家醫保局將會對藥品的經濟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更為嚴格的考核,比如臨床有效性、價格測算等,估計今年談判成功率不會很高。
新一輪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即將開始。8月17日晚,國家醫保局網站公布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8月28日,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就調整方案進行了解讀。
去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首次全面調整醫保目錄,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醫保目錄發布後,首次對目錄品種進行的一次全面梳理,而今年則是醫保目錄回歸常態化調整的第一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這次調整的時間表總體延後,大約是年底前完成調整,明年落地。
根據工作方案,本輪目錄調整分為準備階段、申報階段(2020 年 8-9 月)、專家評審階段(2020 年 9-10 月)、談判和競價階段(2020 年 10-11 月)、公布結果階段(2020 年 11-12 月),目前正處於申報階段。
本應是常態化調整,但因實際情況,和往年甚至是去年相比,今年的醫保目錄調整政策在調整範圍、方式、程序等方面都有較大幅度變動。
△2019年醫保目錄調整談判結果發布會現場,熊先軍司長正在宣布結果。吳靖攝。
納入品種更聚集 儘力滿足行業呼聲
今年調整的側重點之一無疑是新冠肺炎相關的用藥。正在實施的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有一部分品種尚在醫保目錄之外,國家醫保局此次將這一部分藥品納入了醫保目錄調整的範圍。此外,對於疫情發生的費用,國家醫保局單列預算,預付近194個億給專治新冠肺炎疫情的醫療機構。
今年開始,醫保局對納入醫保目錄內的藥品品種設置了門檻,品種也更加聚焦。符合7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即可。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用藥、臨床急需境外新葯、兒童短缺葯等條件,可以看到,國家醫保局正在儘力滿足此前政策中行業的一些呼聲:比如帶量採購政策中那些醫保目錄外的藥品將有機會納入,享受到醫保支付。國家醫保目錄也逐步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銜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也有機會進入醫保目錄。
給予新上市創新葯更多機會
更值得關注的是,去年首次大規模調整的時候,選取的藥品有的已經上市10年甚至更久,起初有上萬種,再逐漸篩選淘汰。回歸常態化調整後,今年國家醫保局設置了上市時間門檻,給予更多創新葯機會,將2015年以來到截至2020年8月17日的新上市或者適應證/功能主治發生重大變化的藥品均納入評審範圍。也就是說,這對於一大批近5年有新葯上市的企業來說,可以借這次醫保目錄調整的機會,迅速擴大市場。
此外,以往醫保調整,准入門檻一般截至上一年的年末,當年新批准上市的藥物只能等到下一次醫保目錄調整。而這次,直接把時間擴大到方案公布之日(8月17日),這是首舉。
此後,企業有了更多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若想進入醫保目錄評審範圍,並非由相關專家遴選,而是實行准入制度,由企業自主申報,按照要求提交申報材料,符合條件後可以進入評審的名單。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可能會更強。
估計今年談判成功率不會很高
雖然創新葯企有了更多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創新葯的准入門檻就降低了。相反,在接下來的談判期間,國家醫保局將會對藥品的經濟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更為嚴格的考核,比如臨床有效性、價格測算等,「今年在醫保目錄談判中,組織專家嚴格把握標準和條件,估計今年談判成功率不會很高」。這也側面說明創新葯企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去年的談判成功率為64.7%,參與談判的150個藥品中,共有97個談判成功。其中,119個新增藥品中,有70個談判成功,包括52個西藥和18個中成藥。31個續約藥品中,有27個談判成功。從總體數據上看,70個新增藥品平均降價60.7%,27個續約藥品平均降價也達到26.4%。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對創新葯談判實行更加嚴格的談判門檻,主要還是考慮到其龐大的支出對醫保基金可能產生的影響。這也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保基本」的定位。
熊先軍提到,從醫保部門的角度來講,希望有更多更好的藥品能夠及早上市、及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但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基本醫保的籌資有限,2019年居民醫保人均籌資只有800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財政補貼。必須強調和堅持基本醫療保險「保基本」的定位,能夠儘力而為,量力而行,價格合理。「創新葯的可及性不能只通過基本醫療保險這一條道路,可以通過商業保險等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
風險大於收益的藥品可能會被調出目錄
醫保目錄「調進調出」的總原則不變。比如專家評估出來的那些風險大於收益的藥品可能會被調出目錄。去年醫保目錄調出的150個品種,其中約一半是被國家葯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其餘調出的79個品種主要是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的藥品,以抗生素、營養製劑、中藥注射劑等為主。
新冠疫情對醫保基金的三方面影響
熊先軍提到,今年新冠疫情的治療和防控會對醫保基金的影響有三個方面:
直接對疑似和確診患者的費用支出17.3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約18億,基本醫療保險12.7億,各地將新冠肺炎檢測費用納入支付範圍。
減稅降費減少基金收入,醫保部門提出,各地從2月起,對參保單位減半徵收費用,減征1500億 。
上半年常規醫療費用支出,有所減少,比如發生的醫療費用有所減少,上半年的整個醫療費用有所下降,但是下半年估計會反彈。
從以上三方面的情況來看,今年醫保基金處於僅平衡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