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明起氣溫降低 氣喘患者注意3件事預防發作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玉

文章 參考資訊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明天最低溫將降到攝氏23度,國健署提醒,天氣轉涼溫差大,做好3件事控制氣喘不發作:保暖、清晨運動先暖身、按時回診就醫。

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今起冷空氣報到,北部、東北部轉濕涼天氣,高溫從33度降到明天最冷為23度,氣象局也表示,週二至週六均受東北風影響,北部、東北部涼,其他地區早晚也較涼,國民健康署長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注意氣溫下降多變,適時增減衣服保暖,以防因溫差過大,促發氣喘疾病發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氣喘是一種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可能合併痰音,由於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且許多氣喘患者會因平時沒有症狀發生或暫時緩解,因而擅自停藥或減量用藥,導致氣喘反覆發作,嚴重時更可能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根據國健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12歲以下兒童氣喘的盛行率是5.6%,為避免氣喘發作,氣喘患者平時除避免碰觸誘發因子,包括塵蟎、灰塵、花粉、氣溫急遽變化、病毒感染及二手菸、三手菸、空氣汙染等因素,另外也應當規律就診,以及遵從醫師指示按時用藥。

面對氣溫變化大的時節,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應有效控制疾病,並牢記配合三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而引發氣喘發作,包含適時的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圍巾,外出時戴口罩,避免接觸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以及吸入乾冷空氣,導致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

此外,王英偉表示,淸晨運動前要暖身,及避免從事劇烈運動,由於清晨吸入大量較冷較乾燥的空氣,就可能引發呼吸道的變化,此外也應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段或路段,從事激烈運動;最後別忘了按時回診就醫,並遵醫囑正確及規律用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1 氣溫溜滑梯,提醒氣喘患者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氣喘5 ...
#2 氣溫溜滑梯,提醒氣喘患者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氣喘5 ...
#3 天氣轉涼溫差大做好3件事穩穩控制氣喘不發作
第一: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的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圍巾,外出時戴口罩,避免接觸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以及吸入乾冷空氣,導致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 第二: ...
#4 天氣冷溫差大,氣喘來找碴!專家建議用4 招來預防
2022年1月18日 — 行:出門應避免溫差過大,或日光照射等,誘發蕁麻疹發作。 除此之外,患者應放心配合醫師、耐心持續用藥、安心日常生活,提高疾病認知,並以積極、正確 ...
#5 天氣轉涼溫差大易誘發氣喘做好3件事控制氣喘不發作!
2020年10月6日 — 天氣逐漸轉涼,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氣喘患者,注意氣溫下降多變,適時增減衣服保暖,以防因溫差過大,促發氣喘疾病之發生。 氣喘是一種常見且可 ...
#6 天氣變化就會喘醫師談氣喘症狀與治療
2021年5月18日 — 如果病人感冒,劇烈運動,或遇到天氣變化時也都有可能氣喘發作。 邱華彥醫師說明,由於氣喘沒發作時患者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並不會回診或使用藥物 ...
#7 天氣轉涼氣喘又開始發作? 別擅自停藥.日常做到3件事就能穩定 ...
氣喘是1種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可能合併痰音。由於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且許多氣喘患者會 ...
#8 明起氣溫降低氣喘患者注意3件事預防發作
2020年10月5日 —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明天最低溫將降到攝氏23度,國健署提醒,天氣轉涼溫差大,做好3件事控制氣喘不發作:保暖、清晨運動先暖身、按時回診 ...
#9 天氣轉涼溫差大做好3件事穩穩控制氣喘不發作
2020年10月5日 — 氣喘是一種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可能合併痰音。由於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 ...
#10 氣溫溜滑梯,提醒氣喘患者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氣喘5 ...
#11 氣溫溜滑梯,提醒氣喘患者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氣喘5 ...
#12 天氣轉涼溫差大做好3件事穩穩控制氣喘不發作
面對氣溫變化大的時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氣喘患者應有效控制疾病,並牢記配合三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而引發氣喘發作。 第一:早晚氣溫變化大, ...
#13 氣溫溜滑梯,提醒氣喘患者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氣喘5 ...
廣告國民健康署提醒氣喘患者,因為氣溫變化或空氣污染等刺激容易誘發氣喘,需注意口、鼻、頸及身體保暖,並且藉由中央氣象局溫度預報及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來調整戶外 ...
#14 小心季節交替的氣溫震盪氣喘個案與高危險群須提高警覺!
運動前暖身,不要太激烈:冬天運動引發氣喘發作的原因是因為在劇烈運動時,吸入大量較冷較乾燥的空氣而造成呼吸道的變化。大部分的氣喘患者都能從事體育活動,但有嚴重 ...
#15 防疫期間氣喘患者4招防護要做好!
出門戴口罩,避免刺激呼吸道:除了氣溫變化及花粉外,戶外環境也隱藏許多影響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如汽機車廢氣、二手菸等,氣喘患者出門時戴上口罩,不僅保暖還能保護 ...
#16 天氣冷溫差大,氣喘來找碴!專家建議用4 招來預防
2022年1月18日 — 為了防治氣喘發作,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4 大絕招,幫助民眾良好的控制氣喘,將風險降至最低。 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 ...
#17 天氣變化就會喘醫師談氣喘症狀與治療
2021年5月18日 — 如果病人感冒,劇烈運動,或遇到天氣變化時也都有可能氣喘發作。 邱華彥醫師說明,由於氣喘沒發作時患者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並不會回診或使用藥物 ...
#18 天氣轉涼溫差大易誘發氣喘做好3件事控制氣喘不發作!
2020年10月6日 — 天氣逐漸轉涼,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氣喘患者,注意氣溫下降多變,適時增減衣服保暖,以防因溫差過大,促發氣喘疾病之發生。氣喘是一種.
#19 天氣轉涼溫差大做好3件事穩穩控制氣喘不發作
2020年10月5日 — 面對氣溫變化大的時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氣喘患者應有效控制疾病,並牢記配合三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而引發氣喘發作。
#20 天氣轉涼氣喘又開始發作? 別擅自停藥.日常做到3件事就能穩定 ...
面對氣溫變化大的時節,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應有效控制疾病,並牢記配合3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而引發氣喘發作。 【第1件事】保暖衣物不可少: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 ...


氣溫患者氣喘發作

臨終期患者如何用藥?我國首部安寧療護患者用藥指南發布 患者
2 年前

臨終期患者如何用藥?我國首部安寧療護患者用藥指南發布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醫生給你安排:照這7點做,血糖會很穩定 患者
3 年前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醫生給你安排:照這7點做,血糖會很穩定

健康網》確診後患者仍需打2劑疫苗! 美研究:可減少6成再次感染機會 患者
2 年前

健康網》確診後患者仍需打2劑疫苗!美研究:可減少6成再次感染機會

庸醫自稱醫術高明,卻將40名患者整成「豬頭」還無法恢復 患者
5 年前

庸醫自稱醫術高明,卻將40名患者整成「豬頭」還無法恢復

癌症患者的福音,給放療安裝一雙「超聲的慧眼」! 患者
3 年前

癌症患者的福音,給放療安裝一雙「超聲的慧眼」!

首發後的十年:精神分裂症與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認知變化 患者
3 年前

首發後的十年:精神分裂症與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認知變化

骨質疏鬆而骨折 半數患者恐再次骨折 患者
5 年前

骨質疏鬆而骨折 半數患者恐再次骨折

心內知名專家解惑,心衰患者心率管理之β受體阻滯劑與伊伐布雷定 患者
3 年前

心內知名專家解惑,心衰患者心率管理之β受體阻滯劑與伊伐布雷定

夏季心梗發作,竟以為是空調吹多了?這些心梗「偽裝者」需認清! 發作
3 年前

夏季心梗發作,竟以為是空調吹多了?這些心梗「偽裝者」需認清!

為什麼痛風患者需鹼化尿液?真相已揭曉,多喝水可能還不夠 患者
2 年前

為什麼痛風患者需鹼化尿液?真相已揭曉,多喝水可能還不夠

肝硬化患者如何治療和預防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
2 年前

肝硬化患者如何治療和預防上消化道出血

痛風發作非常人能忍,想遠離痛風,這3件事一定不能做了! 發作
4 年前

痛風發作非常人能忍,想遠離痛風,這3件事一定不能做了!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