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罹癌院長談癌》生活和飲食很重要 但養生也不代表不會罹癌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冰夢

文章 參考資訊

記者吳欣恬/專訪

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本身是胃腸肝膽科醫師。他指出,早年胃腸肝膽相關疾病多是傳染病或衛生習慣所造成,近年已轉為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是主因。

最遺憾救不回外甥女

黃暉庭提到,罹患胃癌的族群有兩個高峰,一是30歲前後的年輕女性,另一則是5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其中,年輕女性罹患的胃癌常是浸潤比較嚴重、擴展速度快的,又叫皮革胃,胃整個被侵蝕像皮革,都硬掉。黃暉庭的外甥女就是在29歲時由他親自診斷出胃癌。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回憶,一開始外甥女有胃出血的狀況,通常年輕人出血大概都是胃潰瘍,當時黃暉庭人在歐洲,她找其他醫師診治後,出血情況停止,但黃暉庭回台後不久,又出血了,黃暉庭意識到狀況不對,親自幫她診斷,後來仍不幸轉移至全身,病重離世。沒能救回外甥女,也成了黃暉庭心中的一大遺憾。

近年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成致病主因

從醫40年來,黃暉庭也注意到國內常見的胃腸肝膽的疾病有所轉變,以前都是肝膽結石為多,可能因為飲用井水、泉水、傳染病或衛生習慣等原因所致,很多病人來到醫院都已是黃疸,膽管都被結石堵住,處理起來頗為棘手。

轉變到現在,則是以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引起的疾病比較多,像是大腸癌、胰臟癌或食道癌等,以前大腸癌沒那麼多,可能跟肉食較少有關。

養生不代表永保健康

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是不是就能避免疾病上身?黃暉庭說,養生當然是好的,好的生活型態對預防疾病有很好的幫助,特別現在常見的三高、慢性病等,如果本身有家族性病史或基因,可能透過養生讓基因不顯現或延緩疾病出現。

但黃暉庭也強調,養生不代表就能一直都很健康,因為疾病的產生有很多因素,無法完全掌控。他說,遇過一些病人注重養生仍罹癌,譬如說年輕族群。他解釋,大部分年輕族群會罹癌,都是家族性或基因造成,跟生活型態比較少相關性;如果年紀大罹癌,就可能是因為經年累月不好的習慣加上有不好的基因,以致產生癌症或一些慢性疾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1 罹癌院長談癌》生活和飲食很重要但養生也不代表不會罹癌
2020年11月3日 — 轉變到現在,則是以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引起的疾病比較多,像是大腸癌、胰臟癌或食道癌等,以前大腸癌沒那麼多,可能跟肉食較少有關。 養生不代表永保健康.
#2 蔡松彥院長的「防癌餐盤」5大飲食守則戰勝肺癌健康2.0
#3 癌後生活回歸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黃國埕親自解答,與病友談談究竟該如何解讀這些飲食研究。 2019.12.01. 年輕罹癌,有體力卻沒資源,3 大困境 ...
#4 每天喝這杯抗發炎!戰勝肝癌30年、他腫瘤完全不見!
2023年1月11日 — 2018年回診時,醫師甚至告訴他們,丈夫癌症的元兇「B肝帶原病毒」已經完全消失!清除病毒並非偶然,除了丈夫,陳月卿師身邊幾位癌友也是在調整飲食之後, ...


飲食生活院長代表談癌

飲食進補不僅是冬季才需要,三伏天養生,可以這麼吃 飲食
4 年前

飲食進補不僅是冬季才需要,三伏天養生,可以這麼吃

「5種致癌物」比阿斯巴甜還危險! 營養師示警:生活隨處可見 生活
2 個月前

「5種致癌物」比阿斯巴甜還危險! 營養師示警:生活隨處可見

老年人無牙生活無樂趣?種植牙可能可以幫到你! 生活
3 年前

老年人無牙生活無樂趣?種植牙可能可以幫到你!

「168斷食法」人人都可以?營養師指出4種人不適合 飲食
2 年前

「168斷食法」人人都可以?營養師指出4種人不適合

第2型糖尿病找上門有元凶!胰島素阻抗害血糖升高,低醣飲食幫忙踩剎車 飲食
3 年前

第2型糖尿病找上門有元凶!胰島素阻抗害血糖升高,低醣飲食幫忙踩剎車

出現3種症狀代表大腦營養不良!3顆雞蛋補給最重要的蛋白質 代表
2 年前

出現3種症狀代表大腦營養不良!3顆雞蛋補給最重要的蛋白質

限時6天!麥當勞McCafé咖啡買一送一!特選那堤、黑咖啡通通買一送一快搶喝 生活
3 年前

限時6天!麥當勞McCafé咖啡買一送一!特選那堤、黑咖啡通通買一送一快搶喝

健康網》「性早熟」恐釀各種疾病! 爸媽應從改變飲食、行為著手 飲食
2 年前

健康網》「性早熟」恐釀各種疾病!爸媽應從改變飲食、行為著手

肥胖是脂肪肝溫床,早餐1關鍵吃錯減肥難成功 飲食
3 年前

肥胖是脂肪肝溫床,早餐1關鍵吃錯減肥難成功

胎兒營養關鍵 懷孕分期飲食報你知 飲食
5 年前

胎兒營養關鍵 懷孕分期飲食報你知

立秋來臨!4個「立秋養生術」一次告訴你,蜂蜜、蓮子滋潤養肺是關鍵,進補禁忌「防燥不膩」 飲食
2 年前

立秋來臨!4個「立秋養生術」一次告訴你,蜂蜜、蓮子滋潤養肺是關鍵,進補禁忌「...

罹癌要遠離癌症惡病質!劉博仁醫師:3大飲食方式,打造防護罩 飲食
1 週前

罹癌要遠離癌症惡病質!劉博仁醫師:3大飲食方式,打造防護罩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