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喉嚨有痰!醫建議:吞下去 做錯「細菌狂噴」引感染災難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夜雪

文章 參考資訊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氣溫下降,許多人的感冒症狀一一浮現,其中讓人最困擾的,莫過於又稠又黏的痰液吐不出來,又咕溜的滑進喉嚨,真的超噁心。究竟痰要吐出來還是吞下去,在網路上也掀起一番論戰,台大醫師兼YouTuber《》認為各有優缺點,吞痰是個安全的做法,並不會造成二次感染,答案讓網友超意外 。

究竟痰該吐出來還是吞下去呢?曾有醫師建議「痰要吞下去」,因與大多數民眾的觀念背道而馳,遭到砲轟。身為醫師的蒼藍鴿也拍攝影片緩頰,解釋「痰液」是空氣中的汙染物、氣管分泌的黏液以及一堆細菌、病毒所組成,因此吐痰很正常,但若沒有公德心沒用衛生紙包好就隨地吐痰,恐讓充滿病原體的痰液變為感染源到處擴散,引發災難。

因此,才會有更多學者提倡「可以把痰吞下去」!蒼藍鴿表示,痰液由氣管出來,而吞下肚則是經由食道進入充滿胃酸的胃部,人體的胃是「天然的強酸殺菌場」,終年超低的pH值,胃酸可將痰液中的絕大多數病原體殺死,而剩下的殘廢病原體也不會致病,因此吞痰的確算是安全的做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痰。(圖/吳昭寬醫師提供)

▲痰液由氣管產出,吞下肚則是進入胃部,而非氣管。(示意圖/吳昭寬醫師授權提供)

由於產出痰的地點及吞下肚的路線「完全不相干」,因此並不會造成二次感染。蒼藍鴿也強調,不會因為將痰吞下肚導致痰越積越多,假設喉頭出現一口痰,且手邊剛好有衛生紙及垃圾桶,或是小心吐進洗手檯、馬桶後沖掉;但若手邊空無一物,這時將痰吞下也可以,唯一請求就是別隨地吐痰遺害人間。

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也曾表示,痰是包括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細胞所分泌的黏液物質,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所分泌的痰液約500c.c.,主要功能則用來吸附呼吸道的病菌、代謝後的組織碎片及部分的微塵粒子,使得氣道的刺激減少,營造呼吸道一個相對健康、乾淨的環境;再來可讓下呼吸的黏膜維持水潤舒適。

▲吞嚥障礙恐把肺炎細菌「吃下肚」。(圖/陽明大學提供)

▲醫師認為,在沒有衛生紙及垃圾桶情況下,吞下肚很安全。(示意圖/陽明大學提供)

吳昭寬醫師解釋,痰液由氣管咳出,若未完全吐出又吞回肚子,則會經由食道、再到胃部,不會再掉入氣管、回到肺部,因此不會有再度感染、或是痰液越積越大的疑慮。大多數人都可將痰咳出,唯有幼童,或是久臥病榻的患者、老人,因為咳痰力道不足,而容易出現痰液積肺的情況,必須經過拍痰、甚至抽痰機輔助。

至於咳出的痰該吐掉或吞往肚子呢?吳昭寬醫師認為,兩種方法都可行,「吐出來當然會讓人覺得比較輕鬆自在,只是如果在公共場合似乎比較有礙觀瞻,直接往肚子裡吞也無妨。」畢竟胃酸的pH值接近2,吞下去的細菌和病毒大多都會被分解殺光,因此民眾不需太擔心把痰液吞下去,而讓細菌病毒在體內繼續茲生。



細菌喉嚨建議災難

別讓洗衣機成為細菌的溫床!醫師提醒3細節,污垢黴菌byebye 細菌
9 個月前

別讓洗衣機成為細菌的溫床!醫師提醒3細節,污垢黴菌byebye

間質性膀胱炎 建議這樣吃 建議
4 年前

間質性膀胱炎 建議這樣吃

他染腸病毒「喉嚨無法吞」!醫驚:門診好多個 1特性噴酒精沒用 喉嚨
3 個月前

他染腸病毒「喉嚨無法吞」!醫驚:門診好多個 1特性噴酒精沒用

腦出血部位快速辨識,腦出血的預防,建議應做到以下幾點 建議
5 年前

腦出血部位快速辨識,腦出血的預防,建議應做到以下幾點

對抗細菌病毒,狂吞保健品求自保?
博士:補充3種營養素及纖維質助增加免疫力 細菌
3 年前

對抗細菌病毒,狂吞保健品求自保?
博士:補充3種營養素及纖維質助增加免疫力

為什麼不建議女人割「雙眼皮」?聽內行人分析,慶幸自己知道及時 建議
3 年前

為什麼不建議女人割「雙眼皮」?聽內行人分析,慶幸自己知道及時

緊急擴散!這些水果別吃了,細菌感染波及全美10家大超市 細菌
5 年前

緊急擴散!這些水果別吃了,細菌感染波及全美10家大超市

糖尿病合併高脂血症?指南建議優選中等強度他汀! 建議
3 年前

糖尿病合併高脂血症?指南建議優選中等強度他汀!

健康網》心血管患者泡湯掌握「3要6不要」 營養師還建議多吃這些 建議
3 年前

健康網》心血管患者泡湯掌握「3要6不要」營養師還建議多吃這些

秋季艾灸正當時!中醫建議:老人長期堅持艾灸,可防治超過9種疾病 建議
4 年前

秋季艾灸正當時!中醫建議:老人長期堅持艾灸,可防治超過9種疾病

醫病》這4種癌會遺傳 有家族病史建議可基因檢測 建議
5 年前

醫病》這4種癌會遺傳有家族病史建議可基因檢測

喉嚨干癢發炎?嘴裡含一顆它,嗓子清涼舒暢,口臭也沒了! 喉嚨
5 年前

喉嚨干癢發炎?嘴裡含一顆它,嗓子清涼舒暢,口臭也沒了!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