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賺進4千萬、買3間房!7年級生超強選股密技大公開

不敵金融風暴,爸爸的退休金賠掉了一半
除了暴發戶之外,平凡人想致富是許多人不敢做的夢,但是用對方式,或許並非想像中的遙不可及。陳飛龍在《單身行不行》節目分享,2007年股市火熱時,他的父親剛好屆齡退休,母親認為可以把退休金買入鴻海股票,當時從200元一路漲到300元,對他們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後來下跌再下跌,陳飛龍的家人認為龍頭股終究有一天會漲回來,因此不疑有他繼續加碼買進;但是好景不常,金融海嘯發生時,鴻海股價一路跌到50元,眼看態勢無法回升,陳飛龍的家人只好忍痛賣掉,最終慘賠百萬。 這也讓陳飛龍開始反省,以往買賣股票都是以技術分析為主,股價漲就開心,下跌就開始焦慮,心情起伏如同猜謎般的不穩定;他認為這並不能讓他長期獲利,就算是大型的權值股,遇到空頭市場,也是必死無疑。 因此,原本念電子系的他,決心了解金融知識,在插大時選擇與自己本身專業相近,又可以學習理財的資管系,從此踏上投資之路。用第一桶金賺到4000萬,買下3間房
一心想改善家裡財務困境的陳飛龍,卯足全力鑽研投資學問,剛好那時遇到深諳投資市場的教授黃錦川,開啟了拜師學藝之門;根據《鏡週刊》報導,他當時白天上基礎財報課,晚上再選修在職專班的投資實務課,但是扎實的課程訓練還不夠...... 陳飛龍學以致用,跟著銘傳大學資管系黃錦川教授研究產業發展、財務體質、公司價值,從中找出績優股,當時瑜伽、登山蔚為風潮,黃錦川教授看中生產機能衣的儒鴻,建議學生可以透過基本面來檢視。 陳飛龍謹慎追蹤其營收表現,發現儒鴻已經超越同業,於是,他在70元時分批買進,隔年就漲到250元以上;他在這時開始賣出,資產就此瞬間增長4千萬,實現他當初想替家人雪恥的目標,也買下三間房子,那年他26歲。(編輯推薦: 投資踩雷血淋淋教訓!低風險投資該知道的25個「定律」,賺到錢也享受人生!)
投資股票不是看波動!少年巴菲特的超強選股秘技
一次的成功可能是幸運,要長期致勝就得靠真本領了,陳飛龍買下三間房,並不掉以輕心,為了發掘更多潛力股,他效法巴菲特投資法,從生活中找投資機會,積極參加各大企業論壇、法說會,甚至直接到公司拜訪。 落實價值投資的精神,他持續看財報選股,2019年,資產從400萬再次成長到3000萬,顯見其投資眼光精準,就算遇到新冠肺炎這個不速之客,他仍然緊抱成長股與價值股;他表示,如果帳面虧損,就要回去檢視公司營運狀況,有些公司產業特性較強,業績穩定發展帶動防禦率持穩,這類型的公司在恐慌時較為安全。
第一步:看報表三大指標
陳飛龍表示,判斷一家公司是否穩定成長,有三個指標需要檢視,包含毛利率、營收成長率與營業利益率,三項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容易達到規模經濟。 毛利率20%: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毛利率越高代表這家公司賺錢與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強。陳飛龍表示,毛利率20%以上,代表這家公司的產品競爭力不錯。毛利率公式:(銷售收入淨額-銷售成本)÷銷售收入淨額 x 100%
營收成長率公式:公式:(當年年營收-去年年營收) ÷ 去年年營收 x 100%
營業利益率公式:(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費用)÷ 總營收
第二步:分析產業是否成長
除了檢視財務報表之外,陳飛龍選股也很注重產業的成長性,這方面可以參加法說會(法人說明會)、致電給公司詢問營運相關資訊,如果沒辦法接觸這些管道,也可以關注新聞報導,從中去了解以下資訊,若有,代表該產業具有成長性:- 市場需求大幅提升,但目前產量不足
- 同業有相同狀況(意味著產業成長機會大)
- 新產品未來3~5年進入高度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