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11-30 健康報報
    • 2023-11-29 健康報報
    • 2023-11-28 健康報報
    • 2023-11-27 健康報報
    • 2023-11-26 健康報報
    • 2023-11-25 健康報報
    • 2023-11-24 健康報報

每天要吃三餐營養才夠?幫助身體掃除該做一周三次「小斷食」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新聞中心蔡經謙

文章 參考資訊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現代人常常3頓正餐俱全,並且總是大魚大肉,過著以醣類為中心、營養過剩的飲食生活。然而,長期過著這樣的生活不僅容易引發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生活習慣病,細胞的一項神奇掃除機能也無法發揮作用。接著,來讓日本專家告訴我們如何打開這個現代人的身體難以開啟這個超強的細胞掃除機能吧!

美國生物科學研究家James W. Clement 20年來致力於了解長壽的科學,他發現,長壽的人有一個食物模式的共通點,也就是一天當中,不吃3次正餐與零食。實際上,每天都吃3次正餐的話將使細胞的「某個重要機能」難以工作,這個機能便是「自噬作用」(Autophagy)。

細胞開啟自噬作用的好處

自噬作用已於2016年,由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大隅良典闡明,簡單來說,自噬作用就是「細胞的掃除、回收機能」。

人類的身體是多達40兆的細胞之集合體。透過自噬作用,能去除細胞中不需要的物質和老舊廢物以及入侵的危險物質(病原體和病毒等),並回收有用的物質以進行再利用,可說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

James W. Clement表示,自噬作用具體的過程非常複雜,可以想像成,為了分解並再利用日常生活中所生出的垃圾,「細胞與生俱來所準備的回收裝置」就容易理解多了。

日本內分泌專科醫師青木厚表示,自噬作用是一種能將細胞內老舊而壞掉的壞蛋白質作為能量源處理後,製作出新蛋白質的機制。

琦玉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大西正夫也指出,已有動物實驗證明,自噬作用對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因細胞內的異常蛋白質與粒線體累積而成的難解疾患,透過活化自噬作用治療有所效果。此外,脂肪肝也是因自噬作用機能低下,而使得本應被處理的垃圾累積在體內所引起,因此開啟自噬作用能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自噬作用能讓我們的身體常常處於良好的狀態。James W. Clement解釋,自噬作用可以去除細胞內的缺陷物、鎮靜身體中發生的發炎反應、延緩老化、保持新陳代謝正常、預防肥胖和糖尿病,減少生病的風險,使得身體機能最佳化。

現代人難以開啟自噬作用

儘管自噬作用對人體有這麼多的好處,然而可惜的是,現代以醣類為中心、營養過剩的飲食生活,無法讓自噬作用好好地工作。因此,細胞的掃除便不夠充分,引起生活習慣病等各類疾病。

James W. Clement表示,人體內有一種除了血球外,幾乎所有細胞都有的物質,稱為,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這個蛋白簡單來說是細胞的「成長模式」與「掃除模式」的切換開關。

若一直不停地吃東西,常常血糖值維持高峰,就會分泌促進成長的荷爾蒙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細胞將變為成長模式。在此模式下,會促進蛋白質的生產、能量(葡萄糖與脂肪)的累積、細胞的生成等,也就持續抑制了細胞修復及自我淨化(開啟自噬作用)。

開啟自噬作用從不吃早餐開始

那麼,到底該如何開啟細胞的掃除與回收機能呢?James W. Clement表示,可以藉由斷食做到。不過,抗拒斷食的人很多,因此建議從不吃早餐開始。

晚上7點時吃晚餐,並且隔天早上不吃早餐。像這樣小小的斷食不論是誰都可以輕鬆做到。James W. Clement建議一周進行3次。

不過,內分泌專科醫師青木厚表示,若真的無法承受斷食的飢餓,稍微吃一點堅果與優格是沒關係的。一篇刊載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習慣吃堅果的人與不吃的人相比,減少了20%的死亡率。此外,優格也是好選擇,吃少量的優格即可緩和空腹感,並補給身體必要的營養素。

不過,像這樣的斷食法是以成人為對象,成長期的小孩與孕婦等不能進行。此外,不論是進行這個小斷食或是進行其他的健康瘦身法,若已身體不適並對健康抱有不安,在開始之前與主治醫師討論才是個聰明的選擇。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 身體變新,壽命變長!讓細胞「自己吃自己」16小時修復新生
  • 膽固醇會高不是因為吃太多!降膽固醇先搞清楚4件事
  • 一刻都不能等:有這些症狀快掛急診!醫師1表告訴你

原文引自:失智、脂肪肝都因為毒素太多!一招輕斷食就能展開細胞大掃除



細胞營養毒素身體大掃除脂肪肝

讓水的威力幫你洗出毒素!醫:3個技巧「內服外用」會更有效 毒素
3 年前

讓水的威力幫你洗出毒素!醫:3個技巧「內服外用」會更有效

研究發現,自然產生的腸道細菌可以清除體內的化學毒素 毒素
3 年前

研究發現,自然產生的腸道細菌可以清除體內的化學毒素

這六個時間點入睡身體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建議收藏 身體
3 年前

這六個時間點入睡身體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建議收藏

這15種食物是脂肪的「剋星」,營養又減脂,減肥可以多吃 營養
3 年前

這15種食物是脂肪的「剋星」,營養又減脂,減肥可以多吃

豆類營養大不同 想減重注意份量 營養
5 年前

豆類營養大不同想減重注意份量

當身體開始出這4種汗時,就需引起重視了,有可能是體虛的表現 身體
3 年前

當身體開始出這4種汗時,就需引起重視了,有可能是體虛的表現

肝不好,身體有6個反應,別視而不見,4項檢查可能幫到你 身體
3 年前

肝不好,身體有6個反應,別視而不見,4項檢查可能幫到你

Cell子刊:導致肥胖的關鍵機制被發現——脂肪細胞向巨噬細胞的線粒體轉移受損 細胞
3 年前

Cell子刊:導致肥胖的關鍵機制被發現——脂肪細胞向巨噬細胞的線粒體轉移受損

別小看身體中這些「包藏禍心」的肉,有些癌變風險很高 身體
4 年前

別小看身體中這些「包藏禍心」的肉,有些癌變風險很高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開啟癌症治療新希望 細胞
3 年前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開啟癌症治療新希望

臉上長黃痣,到底怎麼了?多是身體遇到「麻煩事」了 身體
4 年前

臉上長黃痣,到底怎麼了?多是身體遇到「麻煩事」了

男人喝酒時,身體出現兩紅兩大,很遺憾,你的肝臟可能已經硬化 身體
3 年前

男人喝酒時,身體出現兩紅兩大,很遺憾,你的肝臟可能已經硬化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越喝越傷腦!3類飲料增39%失智症風險「地雷名單」調味乳入列
越喝越傷腦!3類飲料增39%失智症風險「地雷名單」調味乳入列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減肥吃湯麵還乾麵?選錯多100大卡!加1樣小菜更刮油、細麵竟也NG
減肥吃湯麵還乾麵?選錯多100大卡!加1樣小菜更刮油、細麵竟也NG
鈣鐵供應量大跌、癌藥缺原料 竟跟珊瑚礁有關? 
鈣鐵供應量大跌、癌藥缺原料 竟跟珊瑚礁有關? 
全球45萬人命喪氣喘! 國衛院歷時10年找出致病關鍵
全球45萬人命喪氣喘! 國衛院歷時10年找出致病關鍵
登山會傷膝蓋?如何延長膝關節使用壽命?台大登山控教授醫師揭真相
登山會傷膝蓋?如何延長膝關節使用壽命?台大登山控教授醫師揭真相
婦騎車自摔又無故打人 竟是「胰島素瘤」惹的禍
婦騎車自摔又無故打人 竟是「胰島素瘤」惹的禍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