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求求你們別再把舊筷子、舊毛巾、舊枕芯用到天荒地老了!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玉

文章 參考資訊

你的筷子用了多久了?

你的毛巾多長時間沒換了?

你天天睡的枕頭,清潔、消毒過嗎?

你的洗碗海綿,是不是要用爛了才換?

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但有時候「節約」過度未必是好事。比如天天都在用的筷子、毛巾、枕頭、洗碗海綿,都是有一定使用期限的。

今天,華西醫院感染管理部朱仕超、華西臨床醫學院張治偉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些日用品到底用多久就該換!

一、筷子

有研究對餐館使用三年以上的木筷進行菌落計數,發現一根筷子有上萬個細菌,儘管這些細菌大部分都不致病,但細想一下,感覺有點下不去嘴。

1. 舊筷子最容易「藏污納垢」

每一次搓洗筷子,都能在筷子表面留下裂痕。裂痕會逐漸積聚食物殘渣、油污,再遇上洗完筷子後沒有晾乾、擦乾的水漬,又懶得日常消毒,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的溫床就慢慢形成了。

使用的時間越久,木筷的裂痕就會越深、越多,對微生物的「容納能力」也就越強,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桿菌甚至黃曲霉(可產生能致癌的黃曲霉毒素)出現的概率也就越大。

當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一定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但在機體免疫力低下時,這些微生物可以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或是在胃裡興風作浪,引發胃部炎症,破壞腸道微環境引起嘔吐、腹瀉等。

2. 沸水消毒的舊筷子,一樣會滋生微生物

不管是新筷子還是舊筷子,浸泡在沸水中煮至少15分鐘,的確可以清除掉使用過程中沾染到的大部分細菌、真菌、部分病毒及化學物質。但有些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超乎你想像,尤其是在已經藏污納垢的有裂痕舊筷子里。

當筷子出現下面兩種情況,請及時更換:

①筷子表面出現斑點

只有當微生物堆積到一定數量,才會導致木筷出現這種變化。

②筷子出現變形,明顯凹槽

這樣的木筷比沒變形的更容易滋生微生物。

建議:

維持筷子乾淨、定期消毒、保持筷子乾燥都能保證筷子的衛生,但筷子的使用壽命有限,幾乎每天都使用的竹筷、木筷,建議3~6個月更換一次。

二、毛巾

2014年中國紡織品協會對五個城市的人群使用毛巾的習慣和毛巾上的菌落數做了深度調研,發現多數毛巾含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

而在這些含病原微生物的毛巾中,許多人一條毛巾的使用壽命都超過一年,有的人更是堅持沒爛就不換。毛巾用得越久,上面的病原微生物數量就可能越多!

毛巾上的微生物一般不會致病。但當有傷口或者免疫力下降時,大量的微生物還是有可能致病的。

建議:

使用時間越長的毛巾上附著的微生物數量就越多,建議3個月換一次毛巾。

三、枕芯

很多人都覺得枕頭只要經常換洗枕套、曬一曬枕芯就可以了,但真的沒那麼簡單。

1. 枕芯中的塵蟎

不管是棉的、乳膠的,還是羽絨、化纖、決明子等,任何枕頭都可能變成塵蟎成堆的地方。

雖然塵蟎不會咬人和傳播疾病,但它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原,會引起過敏人群出現相關癥狀。

如何控制塵蟎的數量和生長?

較高的溫度(50℃以上至少10分鐘)和保持乾燥(相對濕度保持至少低於50%)是殺死塵蟎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這樣做:

①可以水洗的枕芯,建議定期(如每三個月,塵蟎過敏者還可以增加頻率)在50℃-60℃的熱水裡清洗枕芯;

②不適於水洗的枕芯(包括被褥)則可以經常曝晒,雖然溫度達不到50℃,但曬太陽可以去除枕芯里的水分,使塵蟎脫水而死;

③在卧室內使用除濕機或空調除濕功能;

④給枕芯使用孔徑小於20微米的防蟎材料包裝套。

這些處理塵蟎的有效麻煩方法,即使你堅持得再好,也是抵擋不住時間的積累,它們的屍體和廢物還是會越來越多的。所以終極解決辦法還是:換枕芯!

2. 枕芯中的真菌孢子

除了塵蟎外,枕頭中還存在著真菌孢子,塵蟎可以以真菌孢子為食物,真菌孢子可以以塵蟎糞便為氮源。

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一個使用超過1.5年的枕頭裡,可能有百萬個真菌孢子。這些真菌孢子分裂出的真菌可能進入你的呼吸道,在一定程度上誘引哮喘和鼻竇炎的發生。其中常見的煙麴黴還是可引起肺麴黴病的致病菌。

建議:

半年到兩年更換一次枕頭。

四、洗碗海綿

在廚房裡,食物、人體表面和廚房環境微生物組間存在微生物的相互交換,再加上潮濕、曬不到陽光、食物殘渣多等因素,讓廚房有著微生物繁殖的適宜環境條件。而洗碗海綿又成了微生物繁殖的重災區。

在廚房裡,最常見的有不動桿菌、莫拉氏菌、金黃桿菌、黴菌和酵母菌,它們都喜歡廚房的環境,可以導致多種感染類疾病。

比如不動桿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敗血症、腦膜炎、心內膜炎、感染性腹瀉、傷口及皮膚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而所有廚具中,孔徑複雜、吸水性好、難以徹底清理的洗碗海綿病原菌檢出率往往最高。這些病原菌都可以通過海綿-手或碗-口的途徑進入人體而致病。

建議:

定期更換洗碗海綿,至少1個月換一次。(來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轉自健康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毛巾筷子枕芯天荒地老

7旬嬤突然不會寫line、拿筷子 並非失智而是腦中風! 筷子
5 年前

7旬嬤突然不會寫line、拿筷子並非失智而是腦中風!

發糕懶人做法,一碗麵粉3個雞蛋,筷子一攪,鬆軟不塌陷,超好吃 筷子
3 年前

發糕懶人做法,一碗麵粉3個雞蛋,筷子一攪,鬆軟不塌陷,超好吃

擰毛巾、轉門把都使不上力? 可能是「三角軟骨」受傷了 毛巾
4 年前

擰毛巾、轉門把都使不上力? 可能是「三角軟骨」受傷了

筷子防止發霉的方法:新筷子這樣處理不發霉 筷子
5 年前

筷子防止發霉的方法:新筷子這樣處理不發霉

出去吃飯,開水燙餐具、白酒擦筷子,真能殺菌消毒嗎?你太天真了 筷子
2 年前

出去吃飯,開水燙餐具、白酒擦筷子,真能殺菌消毒嗎?你太天真了

很多人洗碗筷的方法錯了!教你正確清洗妙招 筷子
2 年前

很多人洗碗筷的方法錯了!教你正確清洗妙招

與心臟病、失智症都有關!毛巾擰不乾、走路變慢…5件事小心肌少症上身 毛巾
2 年前

與心臟病、失智症都有關!毛巾擰不乾、走路變慢…5件事小心肌少症上身

楊丞琳秀減肥餐這碗是亮點!4大好處也成譚敦慈餐桌必備 毛巾
2 年前

楊丞琳秀減肥餐這碗是亮點!4大好處也成譚敦慈餐桌必備

臟也就算了!用酒店擦過馬桶的毛巾直接擦臉,會傳染疾病嗎? 毛巾
3 年前

臟也就算了!用酒店擦過馬桶的毛巾直接擦臉,會傳染疾病嗎?

改善臉歪動作必學!咬筷子、拉提顴骨矯正大小臉,臉型對稱、下顎線緊緻有感小臉 筷子
2 年前

改善臉歪動作必學!咬筷子、拉提顴骨矯正大小臉,臉型對稱、下顎線緊緻有感小臉

毛巾沒洗「像用馬桶擦身體」!網友最常踩3陷阱 病菌由外→內爬滿 毛巾
2 年前

毛巾沒洗「像用馬桶擦身體」!網友最常踩3陷阱 病菌由外→內爬滿

健身男摔車後沒力擰毛巾 竟是三角纖維軟骨撕裂 毛巾
3 年前

健身男摔車後沒力擰毛巾竟是三角纖維軟骨撕裂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