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憂鬱症常見4大症狀 醫授預防之道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出現心情不好的情緒時,會懷疑是否得了憂鬱症,但你知道憂鬱情緒與憂鬱症有什麼不同嗎?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李旻珊在臉書粉專「身心科 李旻珊」發影片說明,憂鬱情緒是指出現異常疲倦、心情持續低落甚至胸悶心悸等狀態,若未仔細照顧可能會演化成憂鬱症,建議平時可透過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心裡韌性與及時就醫,才能預防憂鬱症復發。
憂鬱症引發症狀多 頭暈、失眠、想自我了斷1、情緒症狀:心情持續低落、提不起勁、悶悶不樂、焦慮煩躁、容易起口角爭執、生活沒樂趣、失去活下來的動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2、思考症狀:強烈負面思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強烈的罪惡感、拖累別人、自我否定、出現活著很累、自我了斷的想法、也常常會被自己自我了斷的想法嚇到。
3、動力症狀:
●食慾方面:暴飲暴食、沒有胃口、什麼都吃不下、體重減輕。
●睡眠方面:怎麼都睡不飽、沒精神、異常疲倦、想睡卻睡不著造成失眠。
●性慾方面:性慾減低、性行為障礙。
4、身體症狀:憂鬱症造成的影響可能是五花八門,頭暈頭痛、胸悶心悸、手麻腳麻、不明身體肌肉疼痛。
預防更勝於治療 建議提高心理韌性李旻珊表示,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有急性治療期、緩解期、康復期,可能還會有復發期;根據長期追蹤研究顯示,有一半憂鬱症患者,會在半年內再次復發,85%的個案會在10年內復發,所以憂鬱症治療是一個慢性且長期性的,我們不只要針對急性期,還要做一個長期性的保養,避免它復發。
憂鬱症治療分為藥物與非藥物;李旻珊說明,許多人聽到藥物治療會有「吃藥會不會變笨?會提早失智與老化嗎?」等疑問,其實不必擔心,醫師會針對每個人狀況,提供適合的藥物與劑量,且每種藥物在出廠前,都有經過藥廠長期的追蹤研究才能上市;而非藥物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微電流腦刺激、大腦營養素補充、芳香療法、運動計畫執行。
李旻珊指出,預防復發是治療憂鬱症關鍵,因為每次憂鬱症復發對大腦都是一次不可逆的傷害,而且會對藥物反應越來越差,復發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治療憂鬱症,要持之以恆長期保養,平時建立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心裡韌性,留意早期憂鬱症徵兆,若出現徵兆要及時就醫,這才是預防復發的不二法門。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021年4月22日 — 健康網》憂鬱症常見4大症狀醫授預防之道 · 1、情緒症狀:心情持續低落、提不起勁、悶悶不樂、焦慮煩躁、容易起口角爭執、生活沒樂趣、失去活下來的動力。
2023年1月6日 —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說明,憂鬱症是一種持續的情緒障礙,尤其若「超過2週」嚴重的影響生活,很可能就是。另外,她也分享面對憂鬱症有4招, ...
2022年8月23日 — 李旻珊指出,憂鬱症的症狀可能會有心情持續低落、強烈的無意義感、覺得自己不夠好、拖累其他人、明明很累但睡不好、異常疲倦、不想動、不想出門、沒有食慾 ...
2022年7月11日 —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兒童、青少年和年輕成人面臨愈來愈多的憂鬱和焦慮,但多數罹患憂鬱症的年輕人卻沒有接受治療,董氏基金會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 ...
2022年5月10日 —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對患有憂鬱症的輕少年提供了5顏6色的蔬菜、豆類、全麥、堅果以及魚類。並同時減少受試者對於垃圾食物、加工食品以及含糖飲料的攝取, ...
2023年4月2日 — 老年憂鬱症是1個常被忽略的疾病。依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約有3.8%人口(2.8億)受到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困擾。
2022年10月5日 —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覺心情憂鬱,且成人持續2年以上,孩童及青少年持續1年以上。 ○憂鬱時以下症狀同時會出現2種以上:食慾變差或大增、嗜睡或失眠、 ...
2018年9月19日 — 憂鬱症是受心理因素、社會及環境因素以及生理因素所影響,且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為除去民眾對憂鬱症的汙名化,並提醒民眾透過情緒檢視及建立紓壓 ...
2019年5月22日 — 因此我們自己,或我們身邊認識的親友,都很有可能受憂鬱症所苦。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憂鬱症將是 2020 年造成人類失能疾病的第一名,所以無論是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