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多耐葯肺結核患者中的藥物暴露,孰輕孰重?
充足的藥物暴露對於確保結核病(TB)的治療效果和避免獲得性耐葯非常重要。儘管大多數抗結核藥物的暴露程度較低,但有關最低抑菌濃度(MIC)的藥物暴露數據卻很少。由於結核分枝桿菌(Mtb)對利福平和異煙肼耐葯,因此氟喹諾酮是治療多重耐葯結核病(MDR-TB)的基石。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活性可用遊離藥物與最低抑菌濃度(fAUC/MIC)的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面積來描述。
來自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胡屹教授團隊報告了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相對於感染Mtb分離株的MIC的個體藥物暴露情況,並探討了葯代動力學/藥效學(PK / PD)指標的目標達成情況。
研究方法
在2016—2018年,研究者在中國廈門的一家指定的結核病醫院進行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對象為HIV陰性的MDR-TB成年患者。採用微量肉湯稀釋法進行莫西沙星的個體MIC檢測,對未獲得MIC的氟喹諾酮敏感菌株採用試探性流行病學切割點(ECOFFs:莫西沙星0.5 mg/L和左氧氟沙星1 mg/L)。然後分別在給葯前和給葯後1,2、4、6、8和10h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測定法測量藥物濃度。
研究結果
?納入的32名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2.5歲(IQR為25.8-43.3),20名患者每天服用莫西沙星400 mg/d。0~24h的AUC中位數為36.1mg*h/L,fAUC中位數為18.0 mg*h/L。7例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500 mg/d。0~24h的AUC中位數為63.7 mg*h/L,fAUC中位數為44.6mg*h/L。所有患者的藥物暴露水平都低於推薦劑量(750-1000 mg/d)100-200mg*h/L的AUC。
?對於左氧氟沙星(0.125 mg/L、0.25 mg/L、0.50 mg/L和1mg/L)的 MIC,僅當MIC≤0.125 mg/L才能確保90%以上的服用500mg左氧氟沙星的患者達到fAUC/MIC≥146的目標。同樣,要使fAUC / MIC≥42的目標達到90%以上,則莫西沙星MIC≤0.25mg/L是必需的。
?每天使用400mg的莫西沙星和500mg的左氧氟沙星時,目標達成率較低,只有45-55%的患者達到了莫西沙星的暫定PK/PD目標,暫無患者達到左氧氟沙星的PK/PD目標。
研究結論
對於MDR-TB患者,莫西沙星治療的目標達成率較低,而左氧氟沙星治療的劑量存在不足。研究者建議在低水平耐葯突變中考慮使用更高劑量的氟喹諾酮類藥物(莫西沙星600-800 mg或左氧氟沙星每日1250-1500 mg)。因此,在未來的標準治療方案中,使用大劑量氟喹諾酮類藥物應該聯合治療性藥物監測,以進一步評價聯合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醫脈通編譯自:DaviesF L, Niward K, Kuhlin J, et al. Suboptimal moxifloxacin and levofloxacin drugexposure during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J]. Eur Respir J, 2021,57(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由於結核分枝桿菌(Mtb)對利福平和異煙肼耐藥,因此氟喹諾酮是治療多重耐藥結核病(MDR-TB)的基石。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活性可用游離藥物與最低抑菌濃度(fAUC/MIC)的濃度- ...
研究者建議在低水平耐藥突變中考慮使用更高劑量的氟喹諾酮類藥物(莫西沙星600-800 mg或左氧氟沙星每日1250-1500 mg)
儘管大多數抗結核藥物的暴露程度較低,但有關最低抑菌濃度(MIC)的藥物暴露數據卻很少。由於結核分枝桿菌(Mtb)對利福平和異煙肼耐葯,因此氟喹諾酮是治療多重耐葯結核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