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葯企拿下全國五一勞動獎!5個品種被踢出省級集采,128個抗菌葯被重拳監管
看點
view
本周,《2021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對外發布,今年重點打擊拿回扣、收紅包;160個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正式頒布,11月起實施。重慶市牽頭的11省帶量採購納入53個葯,注射劑佔比達七成;甘肅128個抗菌葯納入分級管理,目錄外品種原則上不推薦使用。上市葯企業績雷人,康弘葯業從預盈秒變虧損,雲南白藥一季度炒股大虧7億…………醫藥行業一周大事件,精彩不容錯過!
米內一周TOP榜
市場數據
葯企動態
審評葯聞
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來了
近日,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評審工作已經完成,據全國總工會透露,今年將表彰全國五一勞動獎狀397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197個、全國工人先鋒號1297個。從名單中查得,吉林敖東、貝達葯業、振德醫療、四川科瑞德製藥、貴州萬勝葯業等國內明星葯企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華全國總工會官網)
2021年表彰人選(集體)醫療及醫藥部分(不含醫衛)
如有錯漏,敬請指正
國家衛健委今年重點打擊拿回扣、收紅包
4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1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今年的工作主要有十項,其中明確:整治收受「紅包」、打擊「回扣」、深入開展定點醫院規範使用醫保基金專項治理、加大不正之風案件聯合懲戒力度、全面構建「親清」型廉潔規範的醫商關係。(健識局)
劃重點:
國家衛健委將進一步暢通針對「紅包」、回扣等問題的投訴舉報渠道,對實名舉報優先辦理,嚴查快結。此外,相關企業給付回扣、捆綁推銷藥品耗材等商業賄賂違法線索,移交市場監管部門處理。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亮相
4月28日,人社部發布公告,國務院任命王賀勝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沈洪兵、孫陽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據悉,任命湖北疫情期間火線入鄂官員為首任局長,新設「國家疫病預防控制局」,「一正三副」疾控經驗豐富,可以看出,國家對於疾控改革勢在必行。(E葯經理人)
160個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11月起實施
4月29日,NMPA官網發布消息,近日批准頒布了第一批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160個)。據悉,該准頒布後設置6個月的過渡期,將於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按照相關規定,自實施之日起,省級葯監部門制定的相應標準即行廢止。標準執行過程中生產企業進一步積累數據並報送國家藥典委員會以逐步完善和提高標準,後續國家葯監局將加快推進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制定工作,保障配方顆粒結束試點工作順利實施。(醫藥經濟報)
觀點:
隨著統一標準出台,市場混亂、研發重複浪費等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將解決,未來的競爭需要的是合規參與、技術競爭、實力背書。此外,隨著試點政策的結束,未來中藥配方顆粒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現有格局有望被打破。
2051個醫保藥品被關閉採購
4月25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了關於關閉無採購記錄藥品(醫保藥品)採購資格的通知。此次核查出來的品種共計有2051個批次,涉及的藥品生產企業多達1000家,值得注意的是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江蘇亞邦愛普森葯業、辰欣葯業、石葯歐意葯業、江西青峰葯業、山西雲鵬製藥、福州海王福葯製藥、江蘇漣水製藥均有超7批次被暫停採購,但可保留藥店採購資格。(匯聚南葯)
劃重點:
被關閉採購資格的藥品中也包括許多被註銷註冊證、用藥禁忌多、價格低廉的品種。醫師在開藥時為了規避這類禁忌和不良反應,會自動減少這類藥品的處方開具,自然市場需求就減少了;對於便宜葯減少的原因大多與藥品利潤微薄,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廠家不願意生產有關。
53個大品種,11省帶量採購開始
4月29日,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發布消息,11省市區常用藥品和短缺藥品聯盟帶量採購將依託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綜合服務平台,採取線上填報的方式。從此次聯盟囊括的省份來看,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比以往的省際聯盟帶量採購要高。從品種本身來看,此次11省帶量採購共納入53個葯,注射劑佔比為77%。(賽柏藍)
觀點:
2021年以來,單個省份的地方集采開始逐漸減少,在省際之間的聯盟集采越來越多成為地方集採的主流。隨著省際集采工作的不斷加快,葯企未來面臨的市場門檻將會不斷變高。
128個抗菌葯納入分級管理,目錄外品種壓力山大
4月28日,甘肅省衛健委發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21版),目錄包含25類128個抗菌藥物,目錄所列抗菌藥物為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藥物,不包括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製劑。據悉,未納入目錄的品種原則上不推薦使用,特殊情況下,因治療需要使用時,按「特殊使用級」管理,並報相關部門備案。(醫藥雲端、米內網)
數據說:
米內網數據顯示
,2019年在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全身用抗感染藥物銷售額為368億元,2020年疊加疫情影響,整體規模僅為294億元左右。隨著在國家不斷加強監管,我國抗菌藥物市場或將繼續收緊。
5個品種被「踢出」省級集采
早前,福建省決定開展第二批省級藥品集中帶量採購,4月29日,福建省醫保局發布通知,中/長鏈脂肪乳(C8-24)注射劑、帕洛諾司瓊注射劑、胸腺法新注射劑、蘭索拉唑注射劑、卡貝縮宮素注射劑5個品種不納入該省第二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範圍。據悉,上述5個品種已進入第五批國采報量目錄,故不重複開展集采也是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集采規則是分A、B兩組,原研和過評的藥品在A組,未進行一致性評價和未過評的產品在B組。如此看來,一些還未過評的企業也有機會報名參加,但歸入國采後,未過評企業將失去了競爭資格。(福建省醫保局)
6個暢銷抗腫瘤品種兒童可用
4月26日,CDE官網發布通知,經梳理品種清單審評篩選出6個抗腫瘤品種可直接修訂藥品說明書增加兒童適應症及用法用量等內容,現向行業和社會徵求意見。6個抗腫瘤品種分別為:順鉑、異環磷醯胺、美司鈉、硫唑嘌呤、門冬醯胺酶以及長春地辛,涉及恆瑞、齊魯、雙鷺葯業、白雲山、揚子江等國內巨頭。(米內網)
羅氏抗流感病毒創新葯獲批
4月29日,羅氏中國宣布,流感創新葯速福達(瑪巴洛沙韋)獲得NMPA正式批准,用於治療12周歲及以上急性無併發症的流感患者,包括存在流感併發症高風險的患者。瑪巴洛沙韋是一款創新的帽狀結構依賴性核酸內切酶抑製劑,是目前獲批治療流感的首個單劑量口服藥物。(中國網財經、賽柏藍)
觀點:
羅氏新型抗流感藥物瑪巴洛沙韋片獲批上市後,將使其在中國流感治療領域更具競爭力,不過對於東陽光葯來說壓力就大了。東陽光葯核心產品抗流感可威顆粒和膠囊佔據其近九成營收,去年可威顆粒和膠囊銷售額下降了65%。
華東醫藥研發轉型加速產
4月27日,華東醫藥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中美華東出資4.875億元,收購浙江道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股權。短短10天內華東醫藥達成了兩筆針對創新葯公司的股權收購交易,大約一周前,華東醫藥通過中美華東及公司參與的產業基金與諾靈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股權收購協議,出資3500萬元,合計持有諾靈生物10.4478%的股權,並在2026年之前享有諾靈生物相關產品的優先受讓權。(醫藥魔方)
觀點:
華東醫藥已實現ADC技術、多靶點技術、納米抗體高通量發現和改造、腫瘤精準治療等多項專利技術平台的搭建,這對於打通華東醫藥創新葯發現、篩選和優化、臨床研究的產業鏈生態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後續通過對公司創新葯研發生態圈資源的整合運營,將使華東醫藥在大分子藥物領域源頭創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雲南白藥一季度炒股大虧7億
4月28日,雲南白藥發布2021年一季度業績,公司的公允價值變動-7.9億元,其中投資小米集團虧損6.9億元,投資伊利虧損1.1億元,投資恆瑞醫藥虧損0.82億元。同時截至一季度末,雲南白藥持有的證券價值100.97億元,凈資產值為390億元。(北京商報)
觀點:
在傳統印象中,雲南白藥是當之無愧的醫藥巨頭,但實際上公司還是「炒股大戶」。2020年,在公司55億元的歸母凈利潤中,有26.18億元來自投資收益,佔比接近一半,但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康弘葯業從預盈8.4億秒變虧損2.7億
4月26日,康弘葯業披露業績修正公告,將此前披露的2020年預計凈利潤8.39億元修正為-2.7億元,直接減少了近11億元。此前,公司宣布終止其核心品種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震驚業界,這也直接導致公司股價在一個月之內腰斬。(金融投資報)
數據說: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於2014年在國內上市,2019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突破11億元。2018年5月,康弘葯業全資子公司康弘生物啟動「PANDA試驗」,2021年4月9日,PANDA試驗科學指導委員會認為該試驗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建議公司停止試驗。對於臨床失敗的原因,康弘葯業歸因於新冠疫情影響,最終只有40%受試者符合給藥方案。
三大上市連鎖藥店巨頭,2020年發起數十起併購
日前,老百姓、益豐以及大參林等上市連鎖藥店陸續發布2020年度報告。老百姓報告期內共完成19起併購項目,包括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參股等,合計金額12.12億元,收購門店510家。益豐共發生了16起同行業的併購投資業務,涉及門店415家。大參林主要發生了16起同行業投資併購業務,涉及門店數為467家(其中已簽約未交割門店174家)。(21世紀藥店)
稿件要求詳詢米內微信首頁菜單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