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癌,大便告知:大便出現3種異常,該重視腸道健康
今年33歲的李先生,近半年來,每次大便都感覺不太舒服,而且每天要跑好幾趟廁所,有時候大便還會出現暗紅色的血,黏黏的,粘在馬桶很難沖走。
起初,李先生以為是長了痔瘡,不太在意,但隨著癥狀不斷加重,李先生害怕了,趕緊去醫院做腸鏡檢查,檢查結果讓李先生吃驚不已,這壓根不是痔瘡,而是腸癌,並且已經到了晚期。
李先生有點想不通,為什麼得了腸癌沒有其他的癥狀,只是大便出現了異常。
那麼,什麼樣的大便是腸癌出現的信號?有沒有什麼具體癥狀呢?
大便出現這些情況是腸癌的信號
大便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腸道的健康,而大便的改變也是腸癌給我們發出的信號。如果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不規則、排便不幹凈或是有便血等異常情況,都應該及時做腸鏡檢查。
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十男九痔」這一說法,痔瘡,在很多時候會讓大部分男性錯過腸癌的最佳治療時期。所以,即使只是出現便血,也需要及時到醫院做大便潛血檢查,以排除大腸癌的風險。
其次,經常出現腹脹也可能是腸癌的信號,尤其是老年人。在臨床上還發現有很多腸梗阻患者出現結腸癌,因此,有腸梗阻的人群要格外留意腸癌出現的信號。
腸癌青睞哪些人群?
大部分的癌症都有遺產因素,腸癌也不例外。所以,家族有腸癌史的人群就是腸癌的高發人群。臨床發現,40歲以上也是腸癌的高發人群。
除此以外,腸癌也青睞有腸息肉史、炎症性腸病史、血吸蟲病、闌尾切除史等人群。
另外,喜愛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的人群,也是腸癌極其青睞的對象。
有長期吸煙和酗酒習慣的也是腸癌青睞的人群,而久坐也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
預防腸癌應該怎樣做?
腸癌的年輕化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有很大部分年輕人不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一坐就是一天,還熱衷熏烤、腌制、油炸等食物,而這恰巧就是腸癌青睞的因素。
因此,預防腸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在飲食上,可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但可以幫助腸道內致癌物質的排泄,還會稀釋腸腔內的致癌物質。
另外,少吃熏烤、腌制、油炸等食物,預防腸癌,應減少煙酒的攝入,可以的話最好戒煙戒酒。
想要預防癌症,堅持運動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每天抽出半小時運動,跑步、游泳、瑜伽都可以,有條件者,還可以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資料:
[1]高子劍;劉洪濤.不同原發部位結直腸癌差異性研究[J].臨床軍醫雜誌.2020-02-15
[2]胡夏榮;黃石川;謝楚平;梁子君;陳思遠.腹腔鏡下不同入路手術治療右半結腸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刊.2020-02-01
[3]老年人為什麼要進行大腸癌篩查[N].家庭醫生報.2020-01-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