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醫療信息不對稱的三工具
作者:蔡卓 鎂信健康產品創新中心總經理
盼望更多交流,結識更多同道者
如果突然重病來臨,你,你的親人突患大病,你會怎麼辦?你需要的是什麼?
如果你對醫生的治療要求或效果,不理解不明白不接受,你可以問誰?
你如何獲得幫助?你如何判斷醫生的專業性如何相信你面對的醫生?
你依然只能去搜索去查找信息去托朋友找關係,或者就是跑到大醫院排隊掛專家看職稱找主任。
誰能幫你?誰是可信任的?為什麼是可信任的?父母心的醫者在哪裡?有著赤誠父母心的醫者何來動力堅持?
醫療行業專業化程度高,醫患雙方存在強烈的、普遍的信息不對稱,普通患者的醫學決策參與能力幾乎為零。即便你是名婦科名醫,也可能對家人的肺病束手無策。醫療行業是特殊市場,專業壁壘極強,醫療提供者具有高度話語權,醫生對病人的權威,有個詞叫「誘導需求」,醫療服務供給方有引發醫療服務需求的極強能力和絕對權威。
作為患者,你需要,與你利益一致、站在你的角度,站在醫患之間的真正有用的醫療決策幫助。
作為醫生,你需要真實準確證明你的技術和專長的價值認可,更完整的病人患病治療預後的全過程信息,以獲得技術提升。
醫患共生,醫生離不開患者的滋養和反饋,患者更需要醫者的妙手和仁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學生的誓言。可是當生態扭曲,劣幣驅逐良幣,所有人都會是受害者。
醫療行業需要政府的管制和有效監管,需要維護安全、公平、秩序的醫療環境的公共力量。
在有秩序的環境下,對於醫療信息不對稱特殊性的解決,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1 金融工具
在醫患關係之間構建利益關聯的第三方機制去弱化醫患信息不對稱,這個角色最好的扮演者是與患者構建利益關聯關係的金融工具:健康保險。
健康保險原理都會提及一個三角形,醫療供給方(Provider)、患者(Patient)、保險方(Insurance)分別位於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保險人將醫患點對點的兩元關係變為三元,作為醫患關係中的橋樑,籌集被保險人的保費,向醫療方支付被保險人群中患者的醫療費用。
通過聚合疾病暴露人群,健康保險不僅分擔了不確定的發病風險,提高了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購買力,而且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患者在醫患兩元關係中的的弱勢地位,弱化信息不對稱的特殊性。
將利益與患者捆綁一致,成為了疾病暴露人群的代言人,有著幫助患者選擇判斷最合理、最經濟、最有效的衛生資源的動力。利用專業知識和能力,參與醫療決策,避免醫患雙方都可能誘發的醫療濫用,站在患者利益角度,第三方的客觀、專業性幫助衡量那份醫者父母心,評估醫療供給的效率、效果,篩選最佳匹配效率的衛生資源,引導合理就診,規範醫療行為。讓你的客戶患病時能成為聰明的病人,讓你真正成為患者的盔甲,不僅在財務上支持危難中的家庭,更要為醫療信息不對稱市場中迷茫無知的醫療服務需方提供指南和真正的保護,更要保護真正的優質醫療資源。
此外,醫療人員的執業責任保險是從醫生角度,保護醫生的一種手段。
2 信息工具
作為信息工具,互聯網醫療仍是國內投資、創業最熱的詞兒,互聯網的本質是開放、共享、流動的信息生態,是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先天優勢的生產工具。
而工具只是工具,需要符合社會價值、歷史潮流的價值觀和經濟機制,需要純凈公平的秩序環境,去發揮信息工具優勢,而不是被特殊行業特殊性去利用。
以打破醫療信息不對稱為己任,不是爭搶那少的可憐的優質衛生資源,而是利用公開開放的信息工具,保護最赤誠的仁心妙手,是利用開放、流動的信息生態去促進真正的醫者父母心孕育、壯大、堅定,是利用醫者父母心的力量去傳播健康教育、患者認知,以病人為中心的公開、透明、客觀評價信息,作為另一種新型的衛生資源去滿足國內的種種不可控醫療體制下的大眾醫療需求,去彌補去架構醫患間的信任橋樑。
比如,在循證醫療體系下,第三方角度提供醫療行為的權威規範指引文本,利用信息工具廣泛公開臨床診療規範,醫療者和患者都提供查詢、告知或指引,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對醫療過程的無力感和不切實際的過高預期。
比如,向患者提供既有醫療服務供給方之外的第三方意見,幫助患者獲得更多醫療信息、更多的醫療選擇,提高患者的醫療參與和決策能力,也一定程度上牽制醫療服務供給者的行為。
比如,記錄醫生的病曆數據,建立醫生信息庫,通過分類、分析、追蹤、比較,多維度的評價醫生,形成醫療職稱之外的評價體系,影響醫生的價值取向,進而引導培育更多的醫者仁心。
3 人文工具
醫患共同的敵人是疾病,醫療是以病人為中心,醫生的技藝是靠病人的鮮血、軀體的痛苦點滴積累而來。醫療不僅是門技術更是人文藝術,是人的科學。
建立病友間、醫患間的多樣溝通橋樑是增加信任多方式之一。此外,曾看過協和名醫張羽大夫的《只有醫生知道》,生動翔實,醫療、預防,生活為患者為健康人群提供幫助指導。
醫療科普善莫大焉,通過某種激勵讓好醫生有動力有意願有精力去說去寫那樣的文字去做患者教育的工作,成全真正好醫生的醫者父母心。
還有多少年輕的生命焦慮的家庭繼續面對著屏幕,帶著對未知世界求助的渴望,等待著你真正有價值的商業創造。還有多少求真愛善的白衣天使日夜操勞,救死扶傷,追求自我價值,盼望著你真正改善醫療事業的智慧力量。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學生的誓言,每一位健康產業從業者,請默念請深思,我們該做什麼我們可以做什麼?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