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短的人,走路會有三個姿態,若你沒有,恭喜是長壽體質!
血管就像是人體內的大小路段交通,血管的健康牽一髮而動全身。
血管一旦發生堵塞,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哈爾濱市曾經公布了一組數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77860次的急救病例中,心腦血管疾病佔到了近三分之一,有專家呼籲要重視血管的健康,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但是血管深藏在體內,看不見也摸不著,怎麼判斷血管堵沒堵呢?
其實血管堵沒堵,身體早就告訴你了。
每天沒事走一走,評估血管健康,簡單精準
走路看似比較簡單,但它需要身體上多個肌肉之間的相互協調,需要時刻獲取充足的血氧供應,所以走路可以反映血管的健康問題。
當走路出現這3個姿態,可能是血管不太好
走路跛腳血管有問題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下肢靜脈血管出現堵塞,當血氧不能及時運輸到下肢時,就會造成小腿和腳麻木乏力。
一般常見於一側出現堵塞,當左右腳感覺不同時,就會出現跛腳的癥狀,這種情況需要重視,表明你的血管功能已經大幅下降,急需養護。
2.腿腳無力
可能會突然感覺下肢麻木無力,站不穩,這都是血管堵塞造成的癥狀。
這種情況在血栓患者中比較常見,身體的一側出現麻木,使不上力氣,可能會在走路或者做事的過程中出現問題。
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還會出現腳踝冰涼,經常下肢無力的癥狀,需要引起重視。
3.拖把步
通常看起來是一條腿「拖著」另一條腿行走,這樣的癥狀在血管患者中並不少見。
還是因為平時對血管的養護不當,造成血管內形成斑塊、血栓,血液在循環流通時受到阻礙。
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步伐,必須要嚴格謹遵醫囑,進行治療,避免血管疾病不斷加重。
若以上3點你沒有,恭喜是長壽體質!
養生有道,做到這四點,血管還能年輕十歲,長壽也不難
一、經常步行
步行可以增強身體代謝,保護血管:
增強心臟功能
增強血管彈性
加速血液循環
減少血凝塊形成,降低心梗發病率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給出了一個每天步行量的推薦範圍:
老年人:每天≥4000步
身體虛弱者:每天≥5500步
身體健康者:每天≥8000步
每天步行量達標,就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養護血管。
二、注重飲食
有證據表明:經常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按照《中國膳食指南 2019》給的建議: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保證每天攝入:
30g~50g大豆
300g~500g蔬菜
200g~400g水果
250g~400g穀類食物
2.適量魚、禽、蛋、瘦肉
3.清淡少鹽,食不過量
4.足量飲水,合理食療
三、喝水保養
水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喝水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達到稀釋血液、沖刷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一般身體到了50歲,各項臟器的功能開始慢慢衰退,容易有疾病纏身,關於食補的選擇一定要慎重小心,可以試一試老中醫的法子,幫助降低血液膽固醇,調節血糖平衡。
菊花:降血壓、降血脂、清熱解毒、軟化血管、增強心肌收縮;
枸杞:補充氣血、擴充血管、降低血糖、抗氧化、預防硬化;
決明子:明目、降膽固醇、促進排毒、穩定血壓、滋養血管;
牛蒡根:健腦、抗菌消毒、預防高血壓、增強血管韌性;
苦丁茶:降血壓、散風熱、清頭目、消炎解毒、降壓降脂;
四、嚴格戒煙
煙對血管的傷害太大了,據數據統計,每日吸煙 20 支及以上的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男性心梗疾病發作風險高出 3 倍,女性高出 6 倍。
吸煙會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增強血小板粘性,加速血管硬化,給安全埋下無盡隱患。
不過,身體是具備修復能力的,儘早戒煙,身體會得到一部分修復,降低患病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