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泉談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
2021年4月28日,腫瘤領域品牌患教欄目TopMD《約吧大醫生》第77場患教直播探討的內容是:有關肺癌的新研究,與你我息息相關。
本期直播為TopMD《約吧大醫生》2021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特別策劃之「對話肺癌名家專場」,做客《約吧大醫生》直播間的專家是:著名胸外科專家、復旦大學胸部腫瘤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陳海泉教授,在TopMD全媒體矩陣:搜狐健康、搜狐視頻、新浪新聞、騰訊新聞、健康中國TV、騰訊視頻、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百度健康9家平台進行首頁同步直播,在線觀看量高達1330338次。
為方便病友們觀看,我們將本次直播的精華內容剪輯成了抗癌公開課,並在全網二次播出,今天的第(5)集我們來聊聊:關於亞實性肺癌的精準診斷和治療,陳海泉教授也有了新的發現。這項研究將會對亞實性肺癌的診斷治療產生怎樣的幫助和啟發?
陳海泉教授本系列的節目今天接近尾聲了,無論是本次節目還是之前的幾次節目,我們都可以看到陳海泉教授那些顛覆認知的研究結論,真的是從臨床當中發現了很多實際問題,並通過研究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不僅是小編和廣大網友對他由衷敬佩。國際上的同行們也對陳教授的研究高度關注和認可。
在剛剛過去的5.5日,陳海泉教授受到美國哈佛大學 邀請,在Brigham和Dana-Farber 2020 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進行了專題講座,在這之前他已經在世界舞台多次發出中國醫學界的聲音。這次陳教授以「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為題,以他大量的臨床研究和臨床經驗從三方面與世界醫學同道們進行了分享:
一是胸外科疾病譜的變化,早期肺癌比例明顯增加了,病理及生物學行為和原來的早期肺癌大不相同。
二是學科發展中的「Translation knowledge」,我們不僅要學習世界好的知識和經驗,更要把我們中國好的經驗和研究告訴全世界。
三是臨床研究要與實踐相輔相成,所有研究都來源於臨床問題,這些好的研究結果可以改變臨床實踐,最終使病人活得更長更好。
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學術活動的背景。「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rship」自1990年起,每年會邀請一位全世界胸外領域著名專家進行講座交流和臨床教學,之前受邀的專家有提出「皮爾森操作法」的F. Griffith Pearson教授、發明電視縱隔鏡的Toni.Lerut教授等這樣的著名專家。
每位受邀講習專家的照片和履歷都會被貼在一面榮譽牆上。本來應該是要到當地進行現場講習,但由於疫情因素,本次的活動在線上舉辦。
這次受邀講習是對陳海泉教授及其團隊國際影響力的認可,更是對我們中國胸外科學的認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通過東西方之間的交流學習,使世界胸外科學越來越強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更多未知的謎團被解開,造福世界人民。
【法律聲明】本欄目為TopMD原創,版權歸出品方所有,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剪輯及修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本期節目為醫學科普目的,不可代替醫生面診。相關資料由專家提供、診治信息和建議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供您參考,必要時應進一步到醫院諮詢專家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