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有望被消滅?新研究發現冠狀病毒致命弱點
導語:科學家找到了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的「致命弱點」。
某些病毒,如冠狀病毒和HIV,依賴「移碼」調節病毒蛋白的水平。例如,新冠病毒嚴重依賴其RNA摺疊引起的「移碼」來合成蛋白。因此,由於「移碼」對於病毒是必不可少的。近期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認為,這種移碼機制可能為對抗新冠感染提供一個良好靶標。
冠狀病毒穗狀(S)蛋白(紅色)與人類細胞上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藍色)結合的分子模型。S蛋白存在於病毒外殼上,它們與宿主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幫助病毒進入細胞。一旦進入細胞,病毒就會利用細胞的機制來製造更多的自身副本。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病毒和新冠病毒SARS-CoV-2都是這種受體結合形式。clinical omics
所有冠狀病毒均使用程序化的移碼過程,這是生產病毒RNA依賴性RNA聚合酶以及生產病毒在其宿主中存活所需的蛋白質所必需的。然而,在正常的哺乳動物蛋白質翻譯過程中,移碼現象非常罕見,如果發生移碼,會因蛋白質生產功能失調而導致嚴重健康問題。
出於這個原因,來自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伯爾尼大學、洛桑大學和來自愛爾蘭的科克大學組成的一支研究團隊認為,未來有望促進通過干擾「移碼」過程而抑制病毒複製的藥物的開發。
DOI: 10.1126/science.abf3546
研究小組使用高質量的冷凍電子顯微鏡,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了哺乳動物對新冠病毒RNA的翻譯過程。他們發現,該病毒使用一種假結,停留在核糖體mRNA通道的入口處,能夠在核糖體中產生張力,並促進移碼,以翻譯病毒RNA。他們還觀察到,新生的病毒蛋白似乎與核糖體結構有相當特別的互動。
SARS-CoV-2假結與核糖體相互作用,並在光滑部位的上游暫停翻譯
作者指出,當核糖體接近滑移位點時,假結作為一種障礙物可以減緩翻譯速度。「由於假結是mRNA中的穩定結構元件,它會抵抗解摺疊並因此在病毒RNA上產生反推,導致tRNA移位時-1移碼的機會增加。」
偽結介導的暫停發生在-1移碼事件之前
研究作者解釋說:「使用計算模型和報告基因分析,描述了已預測結合假結並抑制SARS-CoV-2移碼的化合物,但尚未測試過其抑制病毒複製的能力。」
為了證明SARS-CoV-2移碼可能是治療COVID-19藥物的理想靶標,科學家們在受感染的猴子細胞上測試了兩種良好候選藥物的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似乎都是無毒的,並將細胞中的SARS-CoV-2水平降低了3-4倍。其中一個化合物——美拉沙星,似乎是針對移碼變化的更好候選者,因為它顯示出與濃度有關的移碼作用的特定降低。另一種化合物MTDB似乎也可以通過不同途徑降低病毒水平。
這項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目前這些化合物的效力尚不足以開發出儘可能多的藥物,但它為開發COVID-19的新療法提供了良好的起點。由於所有冠狀病毒都有移碼過程,因此這類藥物也可能具有治療其他冠狀病毒的潛力。
未來研究工作將側重於理解抑制病毒移碼的細胞防禦機制,因為這對於開發具有類似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是有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