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腫近50斤,膜性腎病患者身上到底能有多少水?
「我感覺現在好太多了,之前剛來醫院的時候,連路都走不了,你看現在,跟正常人一樣……」
李先生這次回來複查,心情大好,跟主管醫生蘇娟熟絡地聊起天來。
的確,第一次見到李先生,用大腹便便都不足以形容,這次回來複診,簡直判若兩人。經過治療,出院時體重從80.4kg降至67.6kg,回家繼續帶葯鞏固治療一段時間,這次複診時,體重已經降至56.9kg,共計消腫47斤。
醫院建議透析,他拒絕了
李先生是一位膜性腎病、腎病綜合征患者,在發病5、6年時間裡,他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四處求醫,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逐漸加重,由於周身高度水腫,醫院建議他進行透析治療,他果斷拒絕了,決定再嘗試一下中醫治療。
水腫、血壓高、貧血,病情棘手
入院時,李先生周身高度水腫、腰酸乏力、行走困難,活動後胸悶、氣急,時常噁心、反酸、腹脹等。
除此以外,他的血壓也很高,波動於170-180mmHg,據他自己口述,這已經算好的了,平時高的時候都能到260、270mmHg,因為口服降壓藥不奏效,他所幸也不管了,還曾因此有過兩次腦出血,這樣的經歷讓經驗豐富的醫生都吃了一驚。
除此以外,患者腎性貧血嚴重,李先生的主管醫生介紹說:「作為慢性腎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腎性貧血會造成紅細胞數量減少,產生缺氧,對全身系統、各個臟器帶來危害。」 據了解,輕度腎性貧血會出現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引起貧血性心臟病、出現認知方面問題等。
後續鞏固治療不可懈怠
根據李先生 血壓高、高度水腫、貧血嚴重 的實際情況,同時鑒於患者本人不透析的強烈要求,我院專家制定了以中醫特色「循經護腎療法體系」為主,輔助西醫西藥的對症治療方案。
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手足發熱,全身毛孔打開,通過出汗,調動全身內臟、皮膚緊急參與排毒,出現排氣、排便的現象,從而使「脾腎虧虛,濕濁淤阻」的患者脾腎功能得到調養恢復,病情逐步康復。
經過半個月左右的治療,李先生病情得到極大好轉,水腫已消除大半,出院時不適癥狀減輕,行動也自如了。如今回來複診,血壓控制穩定,貧血得到良好糾正,體重也恢復到了患病前的正常體重。
腎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要看到指標下降,就認為已經痊癒,鬆懈病情,後續的鞏固治療切不可怠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