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只是基因!WHO癌症研究:後天2件事可能養出乳癌 新聞 投稿作者 文章 參考資訊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談到女性健康天敵,乳癌絕對是第一,平均4位女性就有1位是乳癌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的統計,2020年即有230萬名女性被確診乳癌,全球發生率首次排前於肺癌。 在台灣,乳癌居於女性癌症病發率高位,平均好發年齡在45歲到65歲間,相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不過從醫界的臨床觀察,30歲左右的女性案例也不少,顯示乳癌有年輕化趨勢。在已知的致癌因素中,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表示,體重超標又不運動是最需要控制的兩點因子;另外醫師也提醒勿輕忽環境荷爾蒙催生乳癌的危險性! 乳癌多注意肥胖又不愛運動的危害 不規律的生活飲食習慣、肥胖、家族病史等都可能是誘導乳癌發生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最新研究則指出,其中肥胖和不運動更需要注意。 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暨副院長鍾元強於《三立新聞》受訪時表示,體重過重、BMI值超過25的女性,會增加1.3倍的乳癌風險。 根據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的說法,肥胖是多種癌症的地雷,建議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標準體態,而活動量低也會助長脂肪囤積,進而影響身體分泌荷爾蒙、提高發炎機率。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醫師提醒,是否有肥胖問題應採用BMI數值(身體質量指數)的方法評估,取代肉眼讀取或體重數字;此外,腰圍也可以當作參考數值,男性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要當心自己的體型。 更多預防乳癌的重點提醒,下一頁繼續了解 隱性危害因子:環境荷爾蒙助長乳癌發生 面對乳癌,總有無法掌握和可以控制的情況,如家族病史、性別、初經停經的時間點等是先天條件較無法改變的事情,而提高乳癌預防力的控制項目,則包含生活飲食、運動和避免肥胖,但罹癌危險因子裡,較常被忽略的環境荷爾蒙其實也應列在其中。 張金堅醫師曾表示,長期讓自己暴露於環境荷爾蒙,是助長乳癌發生的關鍵要素之一,即使是熱食放在塑膠袋、蔬果未清洗乾淨而吃進殘留農藥等,都是環境荷爾蒙常見的錯誤行為。 此外,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曾在健康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名上班族媽媽因平時忙碌,晚餐慣於買自助餐、且用塑膠袋裝熱湯帶回家和家人共享,沒想到卻罹患子宮內膜癌,得切除子宮保命,後來又發現自己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有提早發育的跡象,與門診醫師檢視生活習慣,推測可能跟荷爾蒙有關,再經過檢查,發現母女二人體內的環境荷爾蒙DEHP鄰苯二甲酸酯濃度都偏高3~5倍! 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陳韻之醫師則指出,生活中常見卻認為無傷害性的寶特瓶、塑膠飲料杯、香水、止汗劑、潤膚霜、指甲油等都外部化學物質,會干擾體內雌激素的運作,導致影響乳腺的發育,進而增加衍生癌症病發的風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振興五倍券要上場了嗎?最快上路時間見曙光,振興券4大關注點搶先了解 乳癌前兆是不痛的硬塊!7種最易忽略疾病,這種症狀超過兩週馬上就醫 30歲就得乳癌!醫點名9大禍源干擾雌激素,癌症無形中上身 胖又不運動最危險!避免乳癌找上門還有這個因子要避開more 文章標籤 運動癌症肥胖乳癌荷爾蒙研究致癌保健新聞基因WHO後天塑膠袋寶特瓶環境荷爾蒙運動不足 癌症不只是基因!WHO癌症研究:後天2件事可能養出乳癌 相關文章 運動 3 年前 人到了中老年做什麼運動最好?別覺得尷尬:盆底肌訓練男女都有益 癌症 5 年前 常吃剩飯剩菜會致癌?醫生:比起癌症,你應該關心這個問題 癌症 4 年前 癌症飲食學問大!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期這樣吃補對營養 研究 5 年前 中國醫學科學院:將抓緊研究制定基因編輯技術規範與倫理指南 肥胖 5 年前 Omega-3幫妳甩掉經痛!香煎鮭魚山藥健脾胃、消水腫 運動 6 年前 運動後補充巴西莓 減輕代謝壓力 運動 1 年前 心念和諧,免疫系統跟著穩定!掃帶脈能量運動,用心念自癒力抗發炎 癌症 3 年前 癌症是直接來的?醫生給你答案:來之前有三個信號,提高警惕 研究 3 個月前 豆漿不只養顏美容,研究:喝豆漿能緩解更年期不適 乳癌 1 年前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研究 3 年前 50歲婦突「怕吃苦」驗出8公分肝癌!研究:對苦味敏感罹癌機率高6成 癌症 1 年前 肺腺癌患者9成沒抽菸!肺炎嚴重會變癌症?醫師親解因果關係 有人正在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