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死亡年齡中位數不到60歲!最短命的頭頸癌6徵兆超像普通感冒

  •   新聞
  • 投稿作者

文章 參考資訊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新冠疫情在國際間持續延燒,影響許多慢性疾病患者回診追蹤的行動,也打亂不少癌友們治療時程的節奏,其中有「最短命」之恐怖稱號的頭頸癌,根據國外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在疫情干擾之下,患者就診意願偏低,因此病患確診時,多有個案腫瘤體積有明顯長大的情況,對已確診的患者更可能因為療程耽擱,增加3~9%的死亡風險!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表示,頭頸癌於第一、二期確診的5年存活率,可達60~90%,但晚期才發現的話僅剩下40%存活率,同時復發及死亡機率相當高。

頭頸癌病程不能等!疫情間耽擱療程恐提升死亡風險 

頭頸癌泛指腫瘤見於病患頭頸部位置,包含口腔、口咽、喉及鼻腔等,最容易好發的位置依序為口腔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喉癌、下咽癌、口咽癌、唾液腺癌和鼻竇及鼻腔癌。通常男性罹患機率比女性高,發生率和死亡率連9年都排名第四,且每年的確診數大約會增加萬名。

而由於新冠疫情影響,頭頸癌患者可能擔心受感染而延誤療程,但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婁培人教授即引述英國醫學期刊研究的數據,指出頭頸癌手術治療若延誤4週,會提升6%的死亡風險;即使是輔助性治療,有延遲的狀況也會提升近3%的死亡風險。

症狀初期不明顯 易復發轉移增加奪命速度

此外,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曾撰文解釋頭頸癌「短命」的原因,多是初期症狀不太明顯,患者較容易忽略或不以為意,發現時病程已到晚期;還得納入術後容易復發、擴散及轉移的因素,一旦轉移到肺部、骨頭、肝臟等部位,五年內的存活率約落在20%以下,治療腳步很可能跟不上癌細胞取命的速度。

婁培人教授也進一步說明,台灣頭頸癌男性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9歲,國人男性平均餘命為77.3歲,兩者平均餘命相差約18.3歲,短命癌稱號其來有自。

雖然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仔細留意還是能觀察到異常跡象,6點異常徵兆速就醫檢查!


6點異常徵兆速就醫檢查

雖然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仔細留意還是能觀察到異常跡象,根據三軍總醫院網站衛教資訊指出,當發現以下六點徵兆時,務必提高警覺,並盡速安排就診檢查,不要因為延誤而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1. 頸部出現不對稱性腫塊。
  2. 口咽腔內潰瘍、凸起、斑點出現且超過兩星期未消退。
  3. 聲音開始沙啞。
  4. 單側鼻塞、反覆地流鼻血。
  5. 單側聽力受影響、單耳積水、耳脹、耳悶。
  6. 沒有上呼吸道感染,卻持續性的感到喉嚨痛、耳朵痛。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小資族存零股,養出金雞母!買零股好在哪?6個優點絕不只門檻低
  • 耳朵痛竟是口咽癌作祟?從3點觀察是中耳炎還是癌症警報
  • 港星54歲癌逝…腫瘤科醫師告訴你「短命癌」有10大警訊

兩大特徵讓它被封「短命癌」!六大徵兆注意頭頸癌防快速奪命

more



癌症口腔癌鼻咽癌致癌頭頸癌頭頸死亡率保健新聞年齡喉癌徵兆甲狀腺癌普通癌轉移中位數

飯後降血糖,日名醫:飯後20分鐘深蹲20下最好! 保健新聞
5 年前

飯後降血糖,日名醫:飯後20分鐘深蹲20下最好!

最新研究:病毒這狀態竟能活7天!想重複用口罩僅2招可行 保健新聞
3 年前

最新研究:病毒這狀態竟能活7天!想重複用口罩僅2招可行

出現這些癥狀,警惕「癌症」來襲! 癌症
3 年前

出現這些癥狀,警惕「癌症」來襲!

雖是普通葯,但長期用影響營養素吸收,這樣食補可有效避免 普通
5 年前

雖是普通葯,但長期用影響營養素吸收,這樣食補可有效避免

普通體檢和防癌體檢傻傻分不清?請把這張錶轉給所有人! 普通
3 年前

普通體檢和防癌體檢傻傻分不清?請把這張錶轉給所有人!

「降膽固醇藥」與癌症、憂鬱症有關?日本醫師解析藥物副作用 癌症
4 年前

「降膽固醇藥」與癌症、憂鬱症有關?日本醫師解析藥物副作用

肝癌能不能治好,看糞便就知道?研究證實「便便細菌」成預測指標 癌症
1 年前

肝癌能不能治好,看糞便就知道?研究證實「便便細菌」成預測指標

睡錯更傷身!研究:睡太少、睡太久增70%癌症風險 癌症
5 年前

睡錯更傷身!研究:睡太少、睡太久增70%癌症風險

日行萬步難達標?新研究:每天7千步最高降7成死亡率 保健新聞
2 年前

日行萬步難達標?新研究:每天7千步最高降7成死亡率

愛嚼檳榔「紅唇族」當心罹患口腔癌!4大徵兆自我檢測 口腔癌
4 年前

愛嚼檳榔「紅唇族」當心罹患口腔癌!4大徵兆自我檢測

千萬別催吐!誤吞「乾燥劑」正確處理這樣做 保健新聞
6 個月前

千萬別催吐!誤吞「乾燥劑」正確處理這樣做

癌症患者想要長期生存,這五點至關重要,但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癌症
2 年前

癌症患者想要長期生存,這五點至關重要,但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