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6 健康報報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她「臉歪嘴斜」竟罹癌!搶救顏面神經麻痺 醫曝按4部位助復原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玉

文章 參考資訊

▲顏面神經麻痺在台灣不算少見。(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顏面神經麻痺在台灣不算少見。(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顏面神經麻痺在台灣不算少見,有些人感冒或是生產後都有可能會發生,近期新冠肺炎疫苗罕見副作用中也有顏面神經麻痺。醫師提醒,一般顏面神經麻痺2至3個月就會康復,若久病不癒應進一步檢查。此外,按摩臉部4部位有助加速復原。

博仁醫院副院長康志森在中透露,有一名張姓婦人右臉半癱,以為是顏面神經麻痺,治療了兩年都沒有復原,之後這名婦人因為右耳痛到其他醫院就診,才發現她右耳前方有一個約3.5公分的腫瘤壓到神經,確診為腮腺癌,之後治療時必須將神經挖除,並搭配化、放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康志森說明,臉頰兩側的唾液腺包含了腮腺、顎下腺與舌下腺,若腮腺有腫瘤,手術難度高,可能會造成顏面麻痺;顎下腺腫瘤雖然不多,但會影響唾液分泌;舌下腺若有腫瘤,多會是惡性。

▲▼顏面神經麻痺。(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3大唾液腺腫瘤。(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此外,康志森指出,國產高端疫苗有兩種罕見副作用,一為眼壓高,另一個就是顏面神經麻痺,目前醫學上推測,有可能是因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就有一些潛在病毒,疫苗可能再度喚醒或是活化這些潛在病毒,造成水腫或顏面神經發炎。

康志森也補充,事實上今年4月,就有男子接種AZ疫苗後發生右臉顏面神經麻痺,另根據英國醫藥期刊報導,有一名61歲男子在接種第一劑BNT疫苗5小時後,與接種第二劑BNT疫苗隔日,都發生對側顏面神經失調。

不過雙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鄔定宇提醒,顏面神經麻痺本來就不是一個少見的疾病,台灣每年大約有6000~7000人會發生,目前BNT、莫德納等其他病毒疫苗發生機率約為千分之6,略高於背景值,而高端機率是千分之一,「沒有特別危險,民眾不用特別恐慌」。

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表示,顏面麻痺可分為風寒、風熱、風痰、瘀血四種類型,風寒風熱症狀像是一般病毒性感染感冒,會怕冷痠痛;風痰會有臉部麻木、舌體僵硬;瘀血則會讓皮膚麻痺沒有知覺,批夫顏色暗沉。

▲▼顏面神經麻痺。(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顏面神經麻痺可按摩四部位肌肉 。(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在治療上,傳統針灸會針攢竹穴、絲竹空、瞳子髎、顴髎等穴位,沈瑞斌也分享,民眾可以透過把手伸進嘴巴內,按摩顴骨到嘴角刺激顴大肌,按摩眼眶骨到上嘴唇刺激顴小肌,按摩嘴角刺激笑肌,另外也可以透過近端指節按摩眼眶周圍,與用大拇指輕揉腮幫子的咬肌,加速恢復。



癌症疫苗腮腺高端顏面神經麻痺輝瑞新冠肺炎BNT

該等次世代疫苗嗎?學者拋擔憂「保護力恐隨時間消失」再等來不及 新冠肺炎
1 年前

該等次世代疫苗嗎?學者拋擔憂「保護力恐隨時間消失」再等來不及

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好!? 身體可能缺乏了關鍵代謝物質 癌症
2 年前

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好!? 身體可能缺乏了關鍵代謝物質

健康網》不要再挑疫苗了! 醫揭你不知道的「4個危險」 疫苗
2 年前

健康網》不要再挑疫苗了!醫揭你不知道的「4個危險」

癌症治療小心有心臟病發作風險!醫:治療前積極作為,避免心臟毒性 癌症
1 年前

癌症治療小心有心臟病發作風險!醫:治療前積極作為,避免心臟毒性

不菸不酒,58歲男星肺癌病逝...博士:預防肺癌這樣吃 癌症
4 年前

不菸不酒,58歲男星肺癌病逝...博士:預防肺癌這樣吃

高端疫苗解盲結果出爐,重症醫師簡單告訴你什麼是「解盲」? 疫苗
2 年前

高端疫苗解盲結果出爐,重症醫師簡單告訴你什麼是「解盲」?

確診康復「長新冠」後遺症⋯中醫教「4穴位」按摩改善腦霧、胸悶 新冠肺炎
1 年前

確診康復「長新冠」後遺症⋯中醫教「4穴位」按摩改善腦霧、胸悶

疫情大流行恐未結束⋯醫點名3件事警告:今年冬最大威脅是「這病」 新冠肺炎
1 年前

疫情大流行恐未結束⋯醫點名3件事警告:今年冬最大威脅是「這病」

他們把癌症賣給了你,還說有利健康 癌症
3 年前

他們把癌症賣給了你,還說有利健康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新增351例、死亡15例 陳時中:疫情預計將趨緩 新冠肺炎
2 年前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新增351例、死亡15例陳時中:疫情預計將趨緩

癌症真的時絕症嗎? 癌症
3 年前

癌症真的時絕症嗎?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新冠肺炎
1 年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王心凌出道20年,體重從未破44kg!永保女神身材2大運動秘訣公開
王心凌出道20年,體重從未破44kg!永保女神身材2大運動秘訣公開
每天加班久坐10小時!26歲女「屁股死了」罹患死臀綜合症
每天加班久坐10小時!26歲女「屁股死了」罹患死臀綜合症
小耳症飽受異樣眼光 《原子少年》孟維重建手術蛻變明星
小耳症飽受異樣眼光 《原子少年》孟維重建手術蛻變明星
喝豆漿就肚子痛? 醫證實4原因:腸道無法吸收
喝豆漿就肚子痛? 醫證實4原因:腸道無法吸收
愛吃「4類食物」養大子宮肌瘤!她示警:肥胖女機率也高
愛吃「4類食物」養大子宮肌瘤!她示警:肥胖女機率也高
失眠、睡不好怎麼辦?可從飲食下手! 營養師指出5種食物有助改善睡眠
失眠、睡不好怎麼辦?可從飲食下手! 營養師指出5種食物有助改善睡眠
50%↑國人有脂肪肝! 醫認證「做4件事」消滅新國病
50%↑國人有脂肪肝! 醫認證「做4件事」消滅新國病
失智不等於失業 46歲失智者「職務再設計」重返職場
失智不等於失業 46歲失智者「職務再設計」重返職場
幼貓上吐下瀉拉到脫水! 獸醫囑當心「熱傷風」6症狀
幼貓上吐下瀉拉到脫水! 獸醫囑當心「熱傷風」6症狀
侯友宜拋「凍卵補助」!國健署列「4大風險」:恐加劇晚生
侯友宜拋「凍卵補助」!國健署列「4大風險」:恐加劇晚生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