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液堵塞造成水腫「象腿」 超顯微淋巴重建手術助患者重獲新生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人體的淋巴系統遍布全身,當循環功能失調時,淋巴液無法順利回流,就會造成水腫,產生俗稱的「象腿」,臨床上常見的病因包括癌症、傷口感染等;台大雲林分院採超顯微淋巴重建手術,讓病患重新拾回人生。
目前導致淋巴水腫最常見的原因有乳癌治療後造成的上肢淋巴水腫,還有婦癌治療後造成的下肢淋巴水腫,占病例約7成。過往治療方法只有復健和穿著彈性衣,不過復健費時,彈性衣由於台灣天氣濕熱,病患大多無法久穿。最近幾年開始有使用顯微手術治療淋巴水腫。其中有一個做法是在顯微鏡下將淋巴管吻合至靜脈,讓阻塞不通的淋巴液可以藉由暢通的靜脈回流,減少肢體的腫脹。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林穎聖醫師專長為頭頸部重建與淋巴水腫治療,2017年從日本習得「超顯微淋巴重建手術」歸國後,看到屏東縣有個象腿病患,雙腿比一般正常人腫脹好幾倍,更因為長期臥床而失去求生意志。得知這樣的情形後,主動向院方爭取前往屏東探視並收治,收治林先生後,院內即刻啟動團隊醫療模式,患者術後也能行走宛如重生。
黃瑞仁表示,這些精細的手術方式,不但需要昂貴的顯微鏡設備,一次手術需6到7小時,術前評估、術後照護及復健,都是繁雜又長遠的工程,需要整個醫療團隊參與。而為了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在不計成本下,也引進這項技術。之後還會陸續添購相關的設備與器材,期待能為雲嘉南地區的淋巴水腫病患帶來更好的治療環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