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倒流、夜咳膿痰「拖逾●個月」醫:恐成慢性鼻竇炎 NEW
鼻竇炎恐併發「鼻塞、嗅覺異常、暈眩、頭痛」3成需開刀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若本身有過敏體質且鼻竇炎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未改善,就可稱為「慢性鼻竇炎」,使患者無論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常深受其症所苦。主要併發症狀有:
鼻竇流出膿液且倒流到咽喉部 常覺得喉嚨有痰、異物感 經常夜咳 鼻塞 嗅覺異常 耳鳴 暈眩 頭痛目前慢性鼻竇炎在治療上,主要靠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為主,但若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患者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息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其中約有2~3成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開刀,以手術方式切除鼻內約1~2cm以上的息肉,與清除鼻竇內膿液,以改善症狀。
手術僅能治標!暗藏視神經、顱底動脈損傷風險張耕閤指出,鼻竇炎雖是常見疾病,但因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因此手術需相當謹慎,須避免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而引起嚴重併發症。
「若排除黴菌性感染病因,門診中罹患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多是因過敏體質所引起,隨季節變化症狀也會加重。」張耕閤說明,其實手術只能治標,由於其症屬於無法根除的疾病,且因每次開刀過程中,都會損及部分鼻腔黏膜組織及纖毛功能。若患者術後於日常中未持續做好保養和定期追蹤,很容易再度復發,到時就算二次或多次開刀,對症狀改善也難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