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骨鬆性骨折警報也升級!定期骨密度檢測,守護母親健康
疫情下,小心骨質疏鬆症警戒風險也跟著升級!由於疫情加嚴,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隨著增加,根據《自然評論 – 內分泌學》期刊指出,民眾待在家缺乏身體活動量,可能中斷骨鬆治療,導致骨折機率增加,其中髖部骨折對患者,尤其老年人的影響最大。
新冠疫情為全球帶來很大影響,骨鬆的治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調查研究也指出,疫情降低了民眾回診的意願,間接影響到骨鬆的診斷與治療,骨鬆患者將有更高的機會暴露於骨折風險中。
長輩骨鬆切勿中斷治療,讓骨鬆性骨折警戒隨疫情「升級」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表示,曾收治1位確診骨鬆的70歲張阿嬤,因腰椎骨折就醫而確診,經穩定藥物治療後,骨密度有顯著的增強;然而,由於疫情關係,去年開始中斷治療長達8-9個月,沒想到回診時,竟是腰椎再度骨折,險面臨嚴重失能風險。提醒民眾,需時時留意長輩骨鬆症狀,切勿中斷治療,讓骨鬆性骨折警戒隨疫情「升級」。
黃兆山理事長強調,骨鬆本身不會增加COVID-19感染或併發症的風險,醫院相關防疫規範非常嚴謹,千萬不要因為疫情而自行停藥或中斷回診,若因疫情中斷治療而導致疾病惡化反而得不償失,建議與主治醫師詢問及討論,持續治療,避免更多因骨鬆造成的風險出現。
骨鬆患者建議需持續接受藥物治療,維持骨密度不骨折更是重要。部分治療藥物如中斷或延遲,將會造成骨質流失、增加骨折風險,若使用適當的骨鬆藥物治療,死亡風險可大幅下降3成,有規律使用的患者甚至可以下降7成以上 。
骨質密度檢測儀器普遍性高,在各大醫療院所都有提供檢測。(圖片提供/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
骨質密度檢測儀器普遍,依據代表骨密度的T值給予治療
目前骨質密度檢測儀器有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普遍性高,在各大醫療院所都有提供檢測,另外也有移動式的DXA檢測專車深入鄉里,為民眾提升醫療可近性;檢測完成後醫師會依據代表骨密度的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T值若在-1與-2.5之間,表示骨質正在逐漸流失、骨密度已變低,若T值低於-2.5就可確診為骨質疏鬆症。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都需進行檢測,評估骨質狀況與未來10年骨鬆性骨折的風險。
骨骼健康至關重要,骨鬆防治刻不容緩。建議民眾定期進行DXA骨密度檢測,也可經由骨折風險評估表估算未來10年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如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並配合醫囑使用適當藥物治療,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預防骨折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