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6-01 健康報報
    • 2023-05-31 健康報報
    • 2023-05-30 健康報報
    • 2023-05-29 健康報報
    • 2023-05-28 健康報報
    • 2023-05-27 健康報報
    • 2023-05-26 健康報報

壓力山大!手腳、頭皮冒出紅色斑塊,小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丹翠

文章 參考資訊

平時感覺壓力山大?是否發現軀幹、手腳,甚至頭皮突然冒出紅色斑塊?上面還覆蓋白色皮屑,而且四肢關節腫痛難受?有以上症狀,您可能不只得了「乾癬」,甚至有「乾癬性關節炎」。

皮膚乾癬可透過照光、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若引發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擇上除了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及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外,近20年來陸續出現多種新藥物後,也能達到皮膚及關節一起治療的效果。(圖片提供/蔡世滋醫師)皮膚乾癬可透過照光、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若引發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擇上除了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及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外,近20年來陸續出現多種新藥物後,也能達到皮膚及關節一起治療的效果。(圖片提供/蔡世滋醫師)

阿嬌(化名)今年56歲,在一家公司擔任主管,長年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她在44歲時罹患乾癬,除了皮膚癢之外,後續出現關節腫痛,兩腳關節的症狀嚴重到走路都不舒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進一步就醫檢查,才被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

由於阿嬌的體態較為豐腴,BMI值高達28,加上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C肝等共病,且又是B型肝炎帶原者,一開始僅以消炎止痛藥等傳統方式治療;但效果不彰。所幸阿嬌符合健保生物製劑治療資格,在醫師建議下先經肝膽腸胃科醫師治療,清除C肝、並將B肝病毒量壓低,後續採用生物製劑治療,讓她多年來的皮膚問題得以大幅改善、關節炎症狀也消退許多,阿嬌終於能恢復正常生活。

乾癬小心恐有共病!患者應留意「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診治個案阿嬌的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世滋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衡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造成皮膚細胞增生過快,身體各處出現一塊一塊或一大片紅腫皮疹,讓患者感到不適,尤其冬天時常見厚厚的銀色白屑、脫皮,在中國被稱為「銀屑病」。此外,乾癬也有可能併發關節紅腫熱痛及著骨處病變,形成乾癬性關節炎。在性別屬性上,男女病患約1:1、任何年齡層都有,而以40、50歲以上中壯年較多些。

全球約有1.25億人受乾癬困擾,約3成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

根據國外研究統計,全球約有1.25億人受乾癬困擾,全台則約有8到10萬名患者,其中約3成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如加上未經歷皮膚乾癬、直接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推估逾2萬人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

有此一說:「乾癬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佔冰山的一小部份,臨床上看到的皮膚乾癬只是冰山表面一角,除了注意表面的乾癬症狀,更要留意冰山下的其他共病。

乾癬疾病表現複雜 及時診斷與積極治療是關鍵

蔡世滋醫師表示,依疾病分類準則,患者有皮膚或指甲乾癬(包括點狀凹陷、甲床剝離、指甲板下角質增生、甲床鮭魚色斑等),併有關節炎(紅腫熱痛),就可說是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可以侵犯任何關節,好發於手指或腳趾關節,甚至有時關節及旁邊組織整個腫脹,外觀形狀類似香腸。臨床上乾癬性關節炎可分為五種樣態,包括不對稱性多發或少發關節炎、對稱性多發關節炎、脊椎關節炎、主要遠端指間關節炎、削殘性關節炎(骨頭關節嚴重破壞變形)。也因為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多樣,容易混淆為其他疾病,一旦關節受損,往往不可回復,需要及時診斷與積極治療。

皮膚及關節兼顧治療 新藥物提升生活品質

若得到乾癬性關節炎,該先治療皮膚還是關節?蔡世滋醫師說「兩者可以兼顧治療」。他解釋,皮膚乾癬可透過照光、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若引發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擇上除了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及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外,近20年來陸續出現多種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後,也能達到皮膚及關節一起治療的效果。

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健保已有給付上述藥物,可以改善患者關節症狀,並緩解關節破壞與變形。如患者經傳統治療方式無效或無明顯改善,經醫師完整的評估後,可使用這些藥物治療,以避免及減少關節變形,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即便是想懷孕或有生育計畫的女性患者,也有適合孕程及哺乳期間可以安全使用的生物製劑,可達到治療及懷孕兩全其美的目標。



壓力小心關節炎乾癬手腳頭皮斑塊紅色

那裡長了「痘痘」,小心是尖銳濕疣!教你4件事,減少複發幾率 小心
2 年前

那裡長了「痘痘」,小心是尖銳濕疣!教你4件事,減少複發幾率

腦中風有這五種高發人群要小心 小心
5 年前

腦中風有這五種高發人群要小心

注意了!吃這6種菜必須焯水,嫌麻煩小心吃出事! 小心
4 年前

注意了!吃這6種菜必須焯水,嫌麻煩小心吃出事!

鬼壓床竟是心臟病「搞鬼」!這4種疾病讓你以為自己撞邪 壓力
3 年前

鬼壓床竟是心臟病「搞鬼」!這4種疾病讓你以為自己撞邪

活動半膝置換降低再置換率  活動自如趴趴走 關節炎
4 年前

活動半膝置換降低再置換率 活動自如趴趴走

多穿一件預防子宮肌瘤,三週改善8成手腳冰冷 手腳
5 年前

多穿一件預防子宮肌瘤,三週改善8成手腳冰冷

不向壓力低頭!4招紓壓飲食方法看這裡 壓力
5 年前

不向壓力低頭!4招紓壓飲食方法看這裡

常用又沒洗小心變成病菌溫床!保暖衣物也要注意的清潔要點 小心
2 年前

常用又沒洗小心變成病菌溫床!保暖衣物也要注意的清潔要點

戴帽子不只造型還幫頭皮防曬!這些錯誤夏日習慣小心傷髮 小心
3 年前

戴帽子不只造型還幫頭皮防曬!這些錯誤夏日習慣小心傷髮

搞懂6大頭皮屬性 挑洗髮精不出錯 頭皮
5 年前

搞懂6大頭皮屬性 挑洗髮精不出錯

賭博讓你超興奮?醫教你自問「2問題」:小心嗜賭症上身了 小心
8 個月前

賭博讓你超興奮?醫教你自問「2問題」:小心嗜賭症上身了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這食物集齊3種致癌物!不愛吃肉怎補蛋白質?專家清單2蔬菜也上榜
這食物集齊3種致癌物!不愛吃肉怎補蛋白質?專家清單2蔬菜也上榜
《壞媽媽》15句心痛台詞:「母親可以取代任何東西,卻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取代母親。」
《壞媽媽》15句心痛台詞:「母親可以取代任何東西,卻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取代母親。」
10位陸劇男星白髮造型!《護心》侯明昊驚豔,王鶴棣黑髮更帥,成毅&檀健次是真神仙吧
10位陸劇男星白髮造型!《護心》侯明昊驚豔,王鶴棣黑髮更帥,成毅&檀健次是真神仙吧
青春動滋券每人500元常態化!這族群165萬人可領,5個QA看怎麼領用
青春動滋券每人500元常態化!這族群165萬人可領,5個QA看怎麼領用
2023「IG粉絲數最多」韓劇女星TOP10!潤娥輸李聖經,宋慧喬沒前三,冠軍唯一破3000萬
2023「IG粉絲數最多」韓劇女星TOP10!潤娥輸李聖經,宋慧喬沒前三,冠軍唯一破3000萬
喝酒傷肝「還會長痔瘡」! 醫證實:3原因害風險增
喝酒傷肝「還會長痔瘡」! 醫證實:3原因害風險增
夏天必吃1水果!促進消化又降血壓 被讚是「天然威而鋼」
夏天必吃1水果!促進消化又降血壓 被讚是「天然威而鋼」
常頭暈注意!當心是「鏡像動脈瘤」惹禍 像炸彈隨時奪命
常頭暈注意!當心是「鏡像動脈瘤」惹禍 像炸彈隨時奪命
隨身補香好物!8款「香膏、小試管、滾珠香氛」熱賣品推薦,輕鬆持香一整天
隨身補香好物!8款「香膏、小試管、滾珠香氛」熱賣品推薦,輕鬆持香一整天
急診醫張文瀚接任馬偕醫院總院長!盼擦亮招牌 親揭首要任務
急診醫張文瀚接任馬偕醫院總院長!盼擦亮招牌 親揭首要任務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