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3-30 健康報報
    • 2023-03-29 健康報報
    • 2023-03-28 健康報報
    • 2023-03-27 健康報報
    • 2023-03-26 健康報報
    • 2023-03-25 健康報報
    • 2023-03-24 健康報報

鄉下更適合失智症養病?英國權威醫揭「現實面」:先考慮這2點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又陽

文章 參考資訊



新生兒最讓父母勞累一大關卡,或許是「睡眠」,衍生出許多哄睡偏方,標榜100天內養出「一覺到天亮」寶寶。然而身為南韓精神科醫師的2寶媽金真善,在《放下過度努力!佛系育兒,讓爸媽更輕鬆》書中卻要老實告訴家長們,這是育兒必經之苦,孩子隨著成長自然會需要穩定睡眠,毋須勉強訓練孩子入眠。以下為原書摘文: 沒有做睡眠教育也沒關係

自從殷殷期盼的孩子誕生之後,作父母的就開始被恐懼圍繞。因為所謂的嬰兒,就是一種1天要吃8餐、屎尿不停歇的存在。會發生什麼狀況,是誰都無法預測的。最令人感到害怕的就是:在白天發生的所有過程,到了晚上還會一模一樣再發生一遍。

跟孩子「同睡」這件事,你是不是也發生過這麼血淋淋的狀況呢?小孩才剛睡著,結果半夜3、4點又醒來了。雖然父母們很想對小孩大喊「真的夠了!」(反正他們也聽不懂),但最後又硬是忍了下來。然後為了要好好睡覺,開始去找睡眠教育相關的書籍來看。

「喔?原來還有什麼百日奇蹟喔!原來哄小孩睡覺的祕訣有這麼多種⋯⋯歐耶!從今天起就是我不幸的終結日!我的幸福即將啟航啦∼我們全家終於可以有個安穩的夜晚啦!」於是乎開始照著書上寫的祕訣一個一個去執行。

什麼在小孩耳朵邊發出咻咻的聲音啦,打開吹風機啦,還有讓他哭一會啦,各式各樣的選項通通都試過一輪,然後呢?現實情況讓人超級挫折。「為什麼這些方法在我家孩子身上都沒用啊?什麼百日奇蹟怎麼都沒有降臨到我們家?」

其實我也是這樣!每個夜晚都超級鬱卒而且辛苦的要死。孩子出生滿百日了,甚至到4個月大、5個月大時,什麼奇蹟都沒有發生。到底是要抱著他哄他睡覺還是不要,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我只知道我的腰快要斷掉,黑眼圈已經掉到我的下巴。直到最後,我依然找不到能好好跟孩子溝通的祕訣,就這樣忍著忍著⋯⋯然後突然有一天,「咦?怎麼最近小孩似乎睡得滿好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自己之前瞎忙一場呢?但說真的,這也是沒辦法的。這就是現實啊!有人問說:「如果怎樣怎樣做,就真的能讓小孩好好睡覺嗎?」我也只能像這樣回答:「其實我不知道。反正到了某個時候,小孩就會好睡了。」有人可能想說我是精神科醫師,也算個專家,應該會懂比較多吧?懷抱著這樣期待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延伸閱讀:

精神科醫師這樣看「睡眠教育」

但話說回來,身為一名治療失眠症的精神科醫師,我自己是很好奇所謂的睡眠教育是不是真的有效。父母要控管孩子的睡眠?但我看不少大人連自己的睡眠狀況都無法控管欸?

各位也是一樣吧!有時候睡覺睡到一半會醒過來3、4次。有時候不知怎麼的,也可能連續好幾天都沒睡好。或許也有人曾經搜尋過類似「一夜好眠的10種方法」等資訊。那些資訊裡面說的,可能有睡前泡熱水澡,或喝一杯溫牛奶之類的方法。請問各位做了之後,有比較好睡嗎?

也沒有嘛!如果睡眠能像這樣隨心所欲地調整,那麼全世界的精神科醫師們就都準備吃土了啦!睡不好真的很折騰人,因為這樣而不得不前往醫院尋求幫忙的人真的是大有人在。

從人類的睡眠週期來看,隨著年紀增長,大部分的人的睡眠週期會固定下來。出生滿6個月之前都會很常醒過來,但到了青少年時期就常有爬不起來而遲到的狀況,然後過了50歲之後,又會回到經常醒來的狀態了。腦部會從發達的狀態進入老化,這是人體自然的變化。

再說,腦部若變得成熟,就可以藉由調節來讓自己好好睡覺,這跟有沒有做睡眠教育無關。要到這樣的階段,一般來說會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大約有3分之2的嬰兒到了這個時期就可以睡得很沉了。

也就是說,滿百天左右的孩子大多無法進入父母們所期待的那種「沉睡」狀態。如果說真的有能睡得香甜的例子,那真的可以說是奇蹟了。奇蹟呢,只會叩被它選中的家門。就是因為發生奇蹟的機率相當稀少,所以才說那是奇蹟嘛!如果很常見,哪算是什麼奇蹟呢?

延伸閱讀:



新生兒育兒台灣廣廈教養家庭教育親子溝通親職睡眠教育睡眠學習

你的孩子不是別人的孩子 面對正義魔人、熱心親戚意見一籮筐你可以這樣做 教養
3 年前

你的孩子不是別人的孩子 面對正義魔人、熱心親戚意見一籮筐你可以這樣做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台灣廣廈
7 個月前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孩子犯錯別急著糾正!阿德勒建議父母:用「2原則」避免養出巨嬰 育兒
7 個月前

孩子犯錯別急著糾正!阿德勒建議父母:用「2原則」避免養出巨嬰

新生兒血便、呼吸喘…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心導管手術成功救治 新生兒
4 年前

新生兒血便、呼吸喘…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心導管手術成功救治

孩子有「開學症候群」嗎?專家建議爸媽「4招」降低上學焦慮 育兒
7 個月前

孩子有「開學症候群」嗎?專家建議爸媽「4招」降低上學焦慮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壓力?專家揭親子溝通「真實情境」:先做1動作 親子溝通
7 個月前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壓力?專家揭親子溝通「真實情境」:先做1動作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台灣廣廈
7 個月前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台灣廣廈
6 個月前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台灣廣廈
6 個月前

想「斷捨離」又懶得動手?專家戳破「7個藉口」讓你馬上開始做

寶寶趴睡在爸媽身上畫面很溫馨? 醫師提醒危險性 育兒
5 年前

寶寶趴睡在爸媽身上畫面很溫馨? 醫師提醒危險性

「切除乳房」乳癌仍可能復發!台大名醫揭「真正關鍵」卻勸不動患者 台灣廣廈
7 個月前

「切除乳房」乳癌仍可能復發!台大名醫揭「真正關鍵」卻勸不動患者

寶寶健康成長 名中醫家傳50年育兒秘笈 育兒
4 年前

寶寶健康成長 名中醫家傳50年育兒秘笈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成為被社會需要的人 張榮發基金會助圓夢
成為被社會需要的人 張榮發基金會助圓夢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她10年來一直覺得累!突暈倒醫查「是罕病」 8症狀別當老化
她10年來一直覺得累!突暈倒醫查「是罕病」 8症狀別當老化
醫界也有BLACKPINK? 醫師透露何時可以看到「她」
醫界也有BLACKPINK? 醫師透露何時可以看到「她」
「工作越認真越胖」是真的!5大原因曝 專家:這些食物不能放桌上
「工作越認真越胖」是真的!5大原因曝 專家:這些食物不能放桌上
2023春夏「奶油白精品」包款推薦!CHANEL可愛度破表,LADY DIOR 、GUCCI 耐看又百搭
2023春夏「奶油白精品」包款推薦!CHANEL可愛度破表,LADY DIOR 、GUCCI 耐看又百搭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