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6-01 健康報報
    • 2023-05-31 健康報報
    • 2023-05-30 健康報報
    • 2023-05-29 健康報報
    • 2023-05-28 健康報報
    • 2023-05-27 健康報報
    • 2023-05-26 健康報報

乳房常疼痛,是乳癌嗎?專家揭真相:更可能是「這3原因」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凝翠

文章 參考資訊



想到乳房的疾病,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乳癌。的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機構發布的癌症「負擔數據」,乳癌首度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的癌症。但其實乳房疾病不只有乳癌,而且還有其他常見的疾病。 本篇文章目錄

乳房疼痛是女性常見的就醫主訴。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潘俊亨指出,根據國內統計,女性因乳房問題就診的比例中,乳房疼痛位居第1,占了表示,根據臨床統計,乳房疼痛常見的原因,包括:乳房囊腫、乳房纖維囊腫、乳腺炎。

乳房囊腫

乳房囊腫是女性常見的乳房良性變化,發生率相當高。潘俊亨指出,根據文獻研究顯示,每3~4名女性就有1人有乳房囊腫,常見於20到35歲年齡的女性。

由於乳腺液體蓄積造成乳房囊腫,內容物的充滿液體,並形成圓形或橢圓形,外觀看類似水球,又俗稱為「乳房水瘤」或「乳房水泡」。

潘俊亨說明,乳房囊腫的發生原因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因為雌激素的過度刺激,造成分泌失調或吸收不良,導致乳腺管擴張、阻塞,腺體與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就容易產生囊腫。

乳房囊腫會隨著月經週期變化,月經來時,乳房囊腫變大、明顯乳房疼痛、乳房抽痛月經結束後,乳房囊腫變小;到了停經後,逐漸緩解或消失。

9成以上的乳房囊腫為良性,通常表面平滑、觸摸會滑動,且與周邊組織有明顯分界,一般來說追蹤即可、不需要治療。如果乳房囊腫超過1公分以上,或是發生劇烈乳房疼痛,才會考慮使用藥物治療,非常少數需要手術切除;若是乳房囊腫有實質組織成分,可採取超音波及細針抽吸,評估是否有癌化細胞。

乳房纖維囊腫

根據醫師臨床觀察,到乳房外科就診的女性中,高達9成有乳房纖維囊腫的問題。在女性乳房腫瘤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乳房纖維囊腫及乳房纖維腺瘤,最大的差別在於,乳房纖維囊腫會有疼痛感,而乳房纖維腺瘤通常沒有症狀。

潘俊亨表示,乳房單一水泡為乳房囊腫,成串的水泡則是乳房纖維囊腫,又稱為「乳房纖維囊性病變」,是女性最常見乳房良性腫瘤,好發於30到50歲的婦女,主因是乳腺受到荷爾蒙分泌失調的刺激,產生的乳房良性退化,而並非一種疾病。

乳房纖維囊腫是充滿液體的囊腫,形狀為圓形可移動,視囊腫內的液體量觸感堅硬或柔軟不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乳房疼痛,通常兩側都會發生。月經來前會明顯出現乳房疼痛、乳房腫塊,可以熱敷及按摩方式獲得緩解;若是乳房纖維囊腫的大小超過1公分,可以針對症狀使用止痛藥物治療。

乳房纖維囊腫在月經周期結束、懷孕期及哺乳時,乳房疼痛的不適症狀,就會自行消失。

乳腺炎

乳腺炎是產後婦女發生乳房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9成患者為產後婦女。乳腺炎是指乳腺周圍組織發炎,是女性常見的化膿性疾病,發生率約為2~10%,多數原因是乳腺堵塞或哺乳方式不當,引發細菌感染所致,少數可能是乳頭皮膚擦傷、外傷造成。

潘俊亨表示,乳腺炎好發於初次生產的女性,通常發生在產後2至3星期,僅會影響單側乳房,常見的症狀為乳房患處皮膚發紅、乳房腫脹、乳房疼痛、乳房灼熱感,以及腋下淋巴腫大,可能伴隨全身發燒、畏寒、倦怠感、肌肉酸痛。

乳腺炎的治療以退燒、止痛及消炎藥物為主,並搭配口服抗生素至少需要7~10天的療程,嚴重化膿則需手術切開引流。

潘俊亨建議,日常生活最好穿戴較舒適的胸罩,並於患部做局部熱敷,可以幫助減少乳房疼痛、脹痛感。另外,經常哺乳、排乳,可以避免母乳囤積,以及哺乳後注意清潔、消毒,就能有效降低乳腺炎的發生。

延伸閱讀: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



乳房乳腺炎乳房疼痛常春月刊乳房囊腫

乳腺炎,「憋的」還是「氣的」?老祖宗早有定論 乳腺炎
5 年前

乳腺炎,「憋的」還是「氣的」?老祖宗早有定論

孕婦乳房冒腫塊害怕就醫 醫籲不要拖 乳房
3 年前

孕婦乳房冒腫塊害怕就醫 醫籲不要拖

高個子罹乳癌風險比較高?專家1表從體型、習慣測你是不是高風險 乳房
5 個月前

高個子罹乳癌風險比較高?專家1表從體型、習慣測你是不是高風險

朱俐靜罹患乳癌不幸病逝!40歲以下女性,超音波乳房檢查為第一線選擇 乳房
11 個月前

朱俐靜罹患乳癌不幸病逝!40歲以下女性,超音波乳房檢查為第一線選擇

該如何選對「運動時穿的胸罩」?醫教你「1張表」速查 乳房
1 年前

該如何選對「運動時穿的胸罩」?醫教你「1張表」速查

經前乳房發脹變痛和代謝物阻滯有關!日本婦科醫10步驟放鬆操消解淋巴結阻塞 乳房
2 年前

經前乳房發脹變痛和代謝物阻滯有關!日本婦科醫10步驟放鬆操消解淋巴結阻塞

哺育問題一籮筐!奶水不足?乳腺炎? 國健署專線立馬解答 乳腺炎
2 年前

哺育問題一籮筐!奶水不足?乳腺炎? 國健署專線立馬解答

乳癌重建乳房增信心 達文西機器手臂大功臣 乳房
5 年前

乳癌重建乳房增信心 達文西機器手臂大功臣

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影響外觀 重建手術有這4種 乳房
2 年前

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影響外觀重建手術有這4種

隆乳貴婦憂乳癌切除變「大小奶」 醫採「兩階段乳房重建」 乳房
5 年前

隆乳貴婦憂乳癌切除變「大小奶」 醫採「兩階段乳房重建」

天熱大口吃冰、猛灌冷飲當心「凍凍腦」!正確吃冰5招:先含再吞 常春月刊
10 個月前

天熱大口吃冰、猛灌冷飲當心「凍凍腦」!正確吃冰5招:先含再吞

中暑刮痧當心刮出壞死性筋膜炎!中醫曝「3忌」有傷口千萬別刮痧 常春月刊
10 個月前

中暑刮痧當心刮出壞死性筋膜炎!中醫曝「3忌」有傷口千萬別刮痧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這食物集齊3種致癌物!不愛吃肉怎補蛋白質?專家清單2蔬菜也上榜
這食物集齊3種致癌物!不愛吃肉怎補蛋白質?專家清單2蔬菜也上榜
《壞媽媽》15句心痛台詞:「母親可以取代任何東西,卻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取代母親。」
《壞媽媽》15句心痛台詞:「母親可以取代任何東西,卻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取代母親。」
10位陸劇男星白髮造型!《護心》侯明昊驚豔,王鶴棣黑髮更帥,成毅&檀健次是真神仙吧
10位陸劇男星白髮造型!《護心》侯明昊驚豔,王鶴棣黑髮更帥,成毅&檀健次是真神仙吧
青春動滋券每人500元常態化!這族群165萬人可領,5個QA看怎麼領用
青春動滋券每人500元常態化!這族群165萬人可領,5個QA看怎麼領用
2023「IG粉絲數最多」韓劇女星TOP10!潤娥輸李聖經,宋慧喬沒前三,冠軍唯一破3000萬
2023「IG粉絲數最多」韓劇女星TOP10!潤娥輸李聖經,宋慧喬沒前三,冠軍唯一破3000萬
喝酒傷肝「還會長痔瘡」! 醫證實:3原因害風險增
喝酒傷肝「還會長痔瘡」! 醫證實:3原因害風險增
夏天必吃1水果!促進消化又降血壓 被讚是「天然威而鋼」
夏天必吃1水果!促進消化又降血壓 被讚是「天然威而鋼」
常頭暈注意!當心是「鏡像動脈瘤」惹禍 像炸彈隨時奪命
常頭暈注意!當心是「鏡像動脈瘤」惹禍 像炸彈隨時奪命
隨身補香好物!8款「香膏、小試管、滾珠香氛」熱賣品推薦,輕鬆持香一整天
隨身補香好物!8款「香膏、小試管、滾珠香氛」熱賣品推薦,輕鬆持香一整天
急診醫張文瀚接任馬偕醫院總院長!盼擦亮招牌 親揭首要任務
急診醫張文瀚接任馬偕醫院總院長!盼擦亮招牌 親揭首要任務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