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 2023-09-18 健康報報
    • 2023-09-17 健康報報

余苑綺癌逝!直腸癌「初期常無症狀」 醫示警:3前兆是警訊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千天

文章 參考資訊

▲▼余天,李亞萍,余苑綺出席「當陽光依舊燦爛 為愛抗癌心靈」講座-余天,余苑綺,李亞萍。 (圖/記者黃克翔攝)

▲余苑綺抗癌8年,不幸病逝。 (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已經抗癌8年的余苑綺,今(21)不幸病逝,留給親友無限哀痛。歷經70次化療間,曾一度抗癌成功的她,懷孕生子後,卻發現癌細胞擴散,直腸癌復發轉移肝肺,屬於第四期。由於大腸直腸癌已蟬聯多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冠軍,醫師也不斷衛教,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

大腸癌已經連續14年蟬聯國內癌症發生排行第一,數據指出,台灣平均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照元教授表示,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有時會有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陸續發生,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科醫師蔡欣恬指出,大腸癌的臨床表現經常伴隨著「腹脹、腹痛」,「血便、黏液」,「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等交替發生。或是本來糞便形狀都粗壯成形、卻有變小的情況,甚至體重減輕、貧血等都是警訊;若摸到腫塊,則代表病況較為嚴重。

▲廁所,便秘,大便。(圖/記者周宸亘攝)

▲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的初期幾乎無症狀,但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可早期發現並治療。(示意圖/記者周宸亘攝)

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列舉直腸癌10種常見症狀:

1.排便習慣改變:例如突然發生慢性腹瀉、便秘。這常是腸道的腫瘤引起狹窄,或有不正常的分泌物。

2.糞便形狀改變:當糞便漸漸變細,常是腸道發生了狹窄,有了病變,雖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因例如腸道結核,慢性大腸炎等疾病導致的狹窄,但大多數還是因為腸道內有了不正常的組織。

3.排泄黏液:腹瀉,腸炎時常也會產生一些黏液,而在腸癌、息肉也會發生會發生。

4.便血或糞便帶血。

5.裹急後重:這是指常有便意,肛門裡老是有東西的感覺,常要上廁所,又解不大出來,常是直腸癌的症狀之一。

6.腹痛。

7.貧血:臨床上許多大腸癌的初始症狀就是貧血,尤其是在右側大腸病灶。由於瘤慢性出血,量較少,糞便顏色改變不多,不易以肉眼從糞便發現出血,常須靠潛血反應檢查。若再加上營養不良,貧血就會更明顯。但是因為症狀是漸進的,當出現症狀時,貧血都有相當程度了。

8.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大腸直腸癌在早期體重減輕情形,一般說來並不明顯,但可因腫瘤阻塞,腹痛,導致營養攝取不良,或腫瘤轉移而引起而使體重逐漸下降。

9.腹部腫瘤:少數的大腸直腸癌以腹部腫瘤表現,有些是腫瘤本身太大,或轉移至其他臟器的表現,有些是因腸阻塞,大便堆積於腸內,腹部可觸診到腫瘤狀的病灶。

10.轉移至其他器官:少數病人在發現有腫瘤時已是末期的病患,因為一些臟器轉移症狀來就診方診斷出來,例如轉移至肝臟引起黃疸,轉移至肺部引起呼吸困難,轉移至骨頭而導致疼痛。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琮琨醫師也提到,大腸直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仍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根據統計,每二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下降35%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根據2014至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國人兩年做一次大腸直腸癌篩檢,每年發生率趨緩,且確診時多為早期,治癒率高,可見篩檢政策奏效。

張琮琨也呼籲,要預防大腸直腸癌,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50歲以上民眾可按時接受兩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高風險族群如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應主動接受健康檢查、積極追蹤,若有腸道相關症狀,如大便中有血或黏液、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癌症便祕直腸癌大腸排便余苑綺

蔡萬才癌症大樓冠名揭牌暨北醫質子中心啟用 打造全方位癌症治療 癌症
12 個月前

蔡萬才癌症大樓冠名揭牌暨北醫質子中心啟用打造全方位癌症治療

長腫瘤=癌症?從「出現3部位」初判罹癌機率高低 旋風式爆長慘了 癌症
3 年前

長腫瘤=癌症?從「出現3部位」初判罹癌機率高低 旋風式爆長慘了

罹癌想申請「身心障礙鑑定」該怎麼做?醫親解流程、考核原則一次看 癌症
1 年前

罹癌想申請「身心障礙鑑定」該怎麼做?醫親解流程、考核原則一次看

你怎麼看待一家五兄弟4人患癌?癌症家族遺傳性到底有多強? 癌症
5 年前

你怎麼看待一家五兄弟4人患癌?癌症家族遺傳性到底有多強?

大小毛病一堆,怎麼才算「自律神經失調」醫師親解3大定律辨真假 癌症
1 年前

大小毛病一堆,怎麼才算「自律神經失調」醫師親解3大定律辨真假

身體出現這9種癥狀要重視,越早重視越好,癌症治癒率會更高 癌症
4 年前

身體出現這9種癥狀要重視,越早重視越好,癌症治癒率會更高

少年1天拉屎30次「竟是終生性疾病」 醫嘆難以根治:很多人中招 大腸
2 年前

少年1天拉屎30次「竟是終生性疾病」 醫嘆難以根治:很多人中招

警惕:這7種病毒竟會引起癌症 癌症
5 年前

警惕:這7種病毒竟會引起癌症

晚期大腸直腸癌免驚! 多專科治療團隊集結助攻「腸」久健康 直腸癌
3 年前

晚期大腸直腸癌免驚! 多專科治療團隊集結助攻「腸」久健康

肝包油是癌症推手!醫師用三寶湯教你養肝解毒 癌症
3 年前

肝包油是癌症推手!醫師用三寶湯教你養肝解毒

癌症的病因多種多樣,大部分和吃喝有關,這些食物要避免進食 癌症
3 年前

癌症的病因多種多樣,大部分和吃喝有關,這些食物要避免進食

把握排便最佳時機!睡前、起床做2件事 有助解決便秘困擾 便祕
5 年前

把握排便最佳時機!睡前、起床做2件事 有助解決便秘困擾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泡泡尿、血尿、水腫…及早揪出腎臟病!8大高風險族群防中鏢
泡泡尿、血尿、水腫…及早揪出腎臟病!8大高風險族群防中鏢
高射砲變水龍頭?蔡鋒博醫師揭:影響男人射程4大原因
高射砲變水龍頭?蔡鋒博醫師揭:影響男人射程4大原因
護膚防曬、保濕還不夠!一天吃2根香蕉,輕鬆吃出肌膚彈性
護膚防曬、保濕還不夠!一天吃2根香蕉,輕鬆吃出肌膚彈性
他口腔潰瘍竟致心臟感染險沒命! 醫籲「日常1事」莫輕忽
他口腔潰瘍竟致心臟感染險沒命! 醫籲「日常1事」莫輕忽
高血壓等三高病人,可以吃柚子嗎?醫師:這6種藥物別和柚子併用
高血壓等三高病人,可以吃柚子嗎?醫師:這6種藥物別和柚子併用
不只子宮頸癌!這4大癌症也難逃!全球約有4.5%癌症與HPV感染有關
不只子宮頸癌!這4大癌症也難逃!全球約有4.5%癌症與HPV感染有關
眼角膜輪部缺損影響視力 「高壓氧輔助治療」助重現視界
眼角膜輪部缺損影響視力 「高壓氧輔助治療」助重現視界
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醫院、西醫基層喬不攏 僅中醫、牙醫門診達共識
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醫院、西醫基層喬不攏 僅中醫、牙醫門診達共識
XBB疫苗9/26開打!新北65歲以上可領500元禮券+快篩 領取辦法曝
XBB疫苗9/26開打!新北65歲以上可領500元禮券+快篩 領取辦法曝
瑞芳2山友遭虎頭蜂螫死,凶手確認了!急診醫師:4招自救免驚慌
瑞芳2山友遭虎頭蜂螫死,凶手確認了!急診醫師:4招自救免驚慌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