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3-30 健康報報
    • 2023-03-29 健康報報
    • 2023-03-28 健康報報
    • 2023-03-27 健康報報
    • 2023-03-26 健康報報
    • 2023-03-25 健康報報
    • 2023-03-24 健康報報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丹凝

文章 參考資訊



作者/醫療改革基金會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年丟棄的藥品重量高達193公噸。然而為何這些幫助控制疾病的珍貴的藥品就這樣被丟棄了呢?原因是在於拿藥成本太低,用藥出現問題還是因為自我照護識能不足呢?

慢性病控制為何這麼困難? 根據醫改會2019年的調查中,民眾剩餘藥品以藥品最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但2018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發表的台灣糖尿病登入計畫報告中,卻顯示國人約有六成患者血糖控制未達標。

細究其原因,並非全然是因為患者未遵醫囑服藥所致。運動、飲食、用藥,三者對於糖尿病控制都極其關鍵,民眾在飲食觀念與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常存在一些誤謬,以為只要避開高「糖」食物就可以了,不自覺讓血糖控制屢屢不佳、進而對醫囑或是藥品療效產生懷疑。

延伸閱讀:

再者,糖尿病並不常有立即的危險或明顯的病痛,往往讓糖友或照顧者忽略併發症的風險,導致血管、視力或神經系統的病變。更遑論有許多患者是高齡長者,也會增加自我照護的困難度。而現行約有一百種慢性疾病,在許多慢性病控制上,都會面臨到像糖尿病一樣的狀況。

民眾常見的用藥問題 無可否認,藥物仍是慢性病控制極為重要的一環。因此過往諸多健保政策設計初衷,像是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免收部分負擔,皆是希望能夠鼓勵患者規律服藥,以利提升慢性病照護品質。既然如此,民眾常見服藥順從度性不佳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可歸納3點: 1. 複雜用藥疑慮:患者可能偶爾忘記吃藥,導致出現餘藥。尤其部分長者可能無法對自身服用的多項藥品進行分類管理,若原本已有餘藥問題,碰上醫師換藥或加減藥品,反更易加深用藥的複雜度。 2. 常見用藥迷思:部分患者認為藥物傷害肝、腎,或擔心藥物累加性,因而自行減量或乾脆跳過。 3. 慢病觀念不足:慢性病不若一般急性疾病,民眾常常未必會有明顯不舒服的症狀,因此降低規律服藥與領藥動機,反導致在無預期的情況下,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追根於病患對慢性病照護瞭解不夠。以糖尿病為例,研究顯示早期控制得越好,加藥的速度就越慢,越早控制好血糖,藥也能吃越少。

藥品成本或許占慢性病控制部分因素,卻可能並非全部的原因。除了提升自我照護、遵照醫囑用藥外,家人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關鍵。若遇到疾病控制不佳的的問題,建議可先蒐集相關的疑慮,向定期看診的醫療團隊諮詢。慢性病控制是條複雜的漫漫長路,疾病獲得良好控制,才能在保障健康的同時,也珍惜寶貴醫療資源,達成最好的效果。

延伸閱讀:

#1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醫改會與病友聯盟發表共同聲明,呼籲食藥署「正視基層缺藥危機降低病友健康風險」,陸續有病友向我們諮詢特定藥品供應狀況,因此醫改會想跟大家分享,怎麼利用食藥署 ...
#2 關於我們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人們共同經驗到的是醫療品質的低落和醫療過程的粗糙。
#3 24 小時線上申請醫療爭議諮詢服務
24 小時線上申請醫療爭議諮詢服務 遇到醫療爭議不知道該找誰協助?該如何處理?
#4 諮詢服務簡介
☎ 電話諮詢:02-27091329 · (週一至週五正常上班日9:00-12:00、13:30-17:00) · (收 ...
#5 醫改期刊
出版品 · 醫改期刊 · 就醫安全宣導摺頁 · 《醫療爭議處理參考手冊》 · 《醫改十年紀念特刊》 ...
#6 支持醫改
醫改基金會公益影片 支持醫改會,投資您的未來田秋堇前立法委員眼中的醫改會樣貌.
#7 醫療爭議
健保署每年都會收集統計民眾申訴案件,作為下年度與醫界協商總額預算之評核標準與依據 ...
#8 董事會成員
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第七屆董事會成員 任期:109.07.06 - 112.07.05.
#9 歷年醫改
健保署以「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與「使用者付費」為由,預計最快5月起,將調漲多項 ...
#10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2001年10月,一群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學者、賢達發起成立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簡稱醫改會),期望在台灣的小島上,有秉持非營利精神經營的醫院,醫護人員擁有合理的報酬 ...


醫療改革基金會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遇到醫療糾紛,「醫預法」能幫上忙?醫改會教你「3步驟」自保 醫療改革基金會
8 個月前

遇到醫療糾紛,「醫預法」能幫上忙?醫改會教你「3步驟」自保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看診收據除保險理賠外還有「隱藏用途」?醫改會揭「這點」最關鍵 醫療改革基金會
6 個月前

看診收據除保險理賠外還有「隱藏用途」?醫改會揭「這點」最關鍵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醫療改革基金會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她10年來一直覺得累!突暈倒醫查「是罕病」 8症狀別當老化
她10年來一直覺得累!突暈倒醫查「是罕病」 8症狀別當老化
醫界也有BLACKPINK? 醫師透露何時可以看到「她」
醫界也有BLACKPINK? 醫師透露何時可以看到「她」
「工作越認真越胖」是真的!5大原因曝 專家:這些食物不能放桌上
「工作越認真越胖」是真的!5大原因曝 專家:這些食物不能放桌上
2023春夏「奶油白精品」包款推薦!CHANEL可愛度破表,LADY DIOR 、GUCCI 耐看又百搭
2023春夏「奶油白精品」包款推薦!CHANEL可愛度破表,LADY DIOR 、GUCCI 耐看又百搭
她半年暴瘦10kg好嗨!健檢醫見「1部位黃黃的」 竟罹癌王第二期
她半年暴瘦10kg好嗨!健檢醫見「1部位黃黃的」 竟罹癌王第二期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