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11-30 健康報報
    • 2023-11-29 健康報報
    • 2023-11-28 健康報報
    • 2023-11-27 健康報報
    • 2023-11-26 健康報報
    • 2023-11-25 健康報報
    • 2023-11-24 健康報報

鳥類出沒注意「寄生蟲」躲衣物害你全身癢!醫建議「5招」殲滅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書翠

文章 參考資訊



晾曬衣物的場所、陽台若常有鳥類出沒,小心禽蟎沾附在衣物,爬到身上叮咬吸血。許多到皮膚科求診的患者,身上出現大片紅疹,密集分佈在腹部、腰部、手臂、大腿內側、腋下等部位,經醫師詢問,患者們不約而同都表示,家裡晾曬衣物的空間,確實有常見鳥類如珠頸斑鳩、鴿子、八哥出沒,或本身就飼養雞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禽蟎臨床案例每年4月底就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8月,以5月為高峰。時間分佈符合鳥類繁殖期,這時候求偶、築巢、覓食活動最為頻繁。

延伸閱讀:

禽蟎喜棉質布料、可鑽縫隙入侵家中

禽蟎是野鳥與家禽的體外寄生蟲,以吸食鳥血維生,但也會脫離鳥禽類宿主改吸食人血。被禽蟎寄生的鳥類,可能棲息或築巢於建築物屋頂上、屋簷下、窗台、陽台、或是窗型冷氣周邊,禽蟎因此能經由門窗縫隙、冷氣機、空調通氣孔或牆面空隙等侵入室內。一旦入侵家中,則喜歡停留在棉質和布料的家具、床褥上。

禽蟎有不同種類,在台灣以「熱帶禽蟎」最為常見。成蟲體長約0.7毫米(0.7mm)必須仔細觀察才能找到,8隻腳和一個尖銳的口器以便刺入皮膚吸血,蟲體肉眼可見為灰白色,吸飽了血會變成紅棕色。

禽螨雖小,但肉眼仔細觀察仍可發現。圖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潘企岳指出,禽蟎的生命週期從孵化至成蟲約1週,期間必須吸食禽鳥雞隻的血液才可以完成生命週期。成蟲若沒繼續吸血能存活至少1週。顯微鏡觀察發現肢體末端有傘狀吸盤,推測便於吸附於飛行的鳥類。生活習性為白天躲藏,晚上出來活動及吸血。

延伸閱讀:

禽蟎、跳蚤、臭蟲或疥瘡,差在哪?

潘企岳表示,禽蟎叮咬的疹子是丘疹樣蕁麻疹,通常成群地出現,也可能散在出現。常見出現在腹部、腰部、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叮咬特徵是停在衣褲、胸罩、肩帶邊緣出現軌跡。診斷禽蟎叮咬時,除了臨床特徵,還要仔細詢問鳥禽類相關蹤跡,例如住處周遭是否有鳥巢、鳥類出沒停留、是否於戶外晾衣、是否養雞等。如果病人抓到蟲子帶來,則更能立即辨認診斷。

遭禽螨叮咬,患者腰腹處出現大片紅疹,奇癢無比。圖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禽蟎叮咬經常和跳蚤、臭蟲叮咬及疥瘡混淆。該如何分辨呢?潘企岳解釋,雖然跳蚤、臭蟲叮咬反應也是丘疹樣蕁麻疹,不過疹子較大,也不如禽蟎叮咬這麼密集。病史詢問對鑑別診斷也很重要,譬如家中有老鼠出沒,則可能屬於跳蚤叮咬;曾看到貌似蟑螂的小蟲,則可能是臭蟲叮咬。疥瘡疹子相對小很多,且非丘疹樣蕁麻疹,另外可能產生棕色節結,加上好犯的典型部位也有差異,與禽蟎叮咬不難分辨。

如何擺脫、預防禽蟎的危害?

潘企岳提醒,居家生活要預防和去除禽螨,可以參考以下作法:

防止鳥類於房子外棲息築巢,特別是窗外、冷氣旁、陽台等處。 若發現鳥巢可等小鳥成長離巢後,盡速清除。 暫時離開已被禽螨入侵的空間,使用殺蟲劑來清除禽蟎。 儘量避免於戶外晾曬衣物,尤其是鳥類出沒處所。 家中保持乾燥,使用空調及除濕機,可加速禽蟎死亡。



皮膚科蕁麻疹寄生蟲鳥類丘疹禽螨

謹慎管理飲食仍反覆發蕁麻疹?醫:找到真兇才是治療關鍵 蕁麻疹
2 年前

謹慎管理飲食仍反覆發蕁麻疹?醫:找到真兇才是治療關鍵

手臂向後抬高就痛、睡覺卻不痛⋯醫教1分鐘檢測恐「這部位」撕裂 皮膚科
1 年前

手臂向後抬高就痛、睡覺卻不痛⋯醫教1分鐘檢測恐「這部位」撕裂

感覺屁股怪怪的,一摸竟掉出蟯蟲!夜間這些症狀該警覺,5方法防感染 寄生蟲
2 年前

感覺屁股怪怪的,一摸竟掉出蟯蟲!夜間這些症狀該警覺,5方法防感染

皮膚科醫生:最常見的4個面部問題以及如何治療它們! 皮膚科
6 年前

皮膚科醫生:最常見的4個面部問題以及如何治療它們!

不敢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只因怕副作用?醫親解:不必單靠類固醇 皮膚科
1 年前

不敢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只因怕副作用?醫親解:不必單靠類固醇

蟯蟲的治療方法|全民愛健康 寄生蟲篇8 寄生蟲
5 年前

蟯蟲的治療方法|全民愛健康寄生蟲篇8

手臂向後抬高就痛、睡覺卻不痛⋯醫教1分鐘檢測恐「這部位」撕裂 皮膚科
1 年前

手臂向後抬高就痛、睡覺卻不痛⋯醫教1分鐘檢測恐「這部位」撕裂

手臂向後抬高就痛、睡覺卻不痛⋯醫教1分鐘檢測恐「這部位」撕裂 皮膚科
1 年前

手臂向後抬高就痛、睡覺卻不痛⋯醫教1分鐘檢測恐「這部位」撕裂

痘痘易長難消?皮膚科專家教你正確防痘抗痘,戰「痘」一族快收好 皮膚科
5 年前

痘痘易長難消?皮膚科專家教你正確防痘抗痘,戰「痘」一族快收好

蕁麻疹癢到睡不著?醫師6招保養 改善蕁麻疹 蕁麻疹
4 年前

蕁麻疹癢到睡不著?醫師6招保養改善蕁麻疹

臉紅、眼睛癢⋯恐已「蟲蟲爬滿臉」醫警告:狂擦保養品當心養爛皮膚 皮膚科
1 年前

臉紅、眼睛癢⋯恐已「蟲蟲爬滿臉」醫警告:狂擦保養品當心養爛皮膚

冬季謹防蕁麻疹「奇襲」 了解癥狀類型 輕鬆應對 蕁麻疹
3 年前

冬季謹防蕁麻疹「奇襲」了解癥狀類型輕鬆應對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越喝越傷腦!3類飲料增39%失智症風險「地雷名單」調味乳入列
越喝越傷腦!3類飲料增39%失智症風險「地雷名單」調味乳入列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減肥吃湯麵還乾麵?選錯多100大卡!加1樣小菜更刮油、細麵竟也NG
減肥吃湯麵還乾麵?選錯多100大卡!加1樣小菜更刮油、細麵竟也NG
鈣鐵供應量大跌、癌藥缺原料 竟跟珊瑚礁有關? 
鈣鐵供應量大跌、癌藥缺原料 竟跟珊瑚礁有關? 
全球45萬人命喪氣喘! 國衛院歷時10年找出致病關鍵
全球45萬人命喪氣喘! 國衛院歷時10年找出致病關鍵
登山會傷膝蓋?如何延長膝關節使用壽命?台大登山控教授醫師揭真相
登山會傷膝蓋?如何延長膝關節使用壽命?台大登山控教授醫師揭真相
婦騎車自摔又無故打人 竟是「胰島素瘤」惹的禍
婦騎車自摔又無故打人 竟是「胰島素瘤」惹的禍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