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丹玉

文章 參考資訊



隨著新冠疫情一波又一波,許多人習慣採購囤放各類防疫物資和緩解症狀的藥品,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藥師廖偉呈表示,有些藥品若未遵從專業指示使用,反而導致症狀越來越不適,或衍生其他傷害,並詳細解釋了鼻塞用鼻噴劑、發泡錠和化痰法未能正確使用的可能風險,以及正確又安全的使用方法。 本篇文章目錄 鼻噴劑連續使用,鼻塞反而更嚴重

無論是感冒或鼻炎、新冠確診,不少人會以鼻塞為症狀表現,無法呼吸又難入眠,但許多人會到藥局詢問:「鼻噴劑是不是沒用?我用了鼻塞卻越來越嚴重!」藥師廖偉呈在和提醒,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

鼻噴劑主要成分為oxymetazoline,是一種血管收縮劑,可以讓充血性鼻血管收縮,藉此改善鼻塞狀況。但值得注意的是,鼻噴劑使用3~5天就必須休息1天,切忌連續使用,以免藥物逐漸失去效果,收縮鼻血管的效果會越來越差,若連續使用5~7天以上後突然停藥,造成鼻血管突然擴張,導致反跳性鼻充血,形成所謂的藥物引發性鼻炎,反而使鼻塞更嚴重,也就是慣用者所說的「沒效」。

延伸閱讀:

發泡錠鈉含量高,喝多易水腫

疫情期間,民眾若想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D或鋅,發泡錠常常是購買選項,丟到飲用水裡,酸酸甜甜又帶有氣泡,十分好喝。不過廖偉呈解釋,發泡錠含有碳酸氫鈉,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蘇打」,弱鹼性小蘇打在水中碰到酸性物質,例如蘋果酸、檸檬酸,就會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出二氧化碳,也就是發泡錠丟到水中崩散產生氣泡的原因。

也因此,市面上每顆發泡錠的鈉含量就高達200~280毫克,約佔成人每日鈉建議量的八分之一,所以一天若多吃幾粒,就可能出現水腫狀況。尤其以下族群必須謹慎:

腎臟病患者 高血壓患者 醫生建議必須控管鈉含量攝取的患者

廖偉呈表示,發泡錠的設計適合長者或吞服錠劑有困難的族群選用,只是要避免誇大效果,例如宣稱可以取代每日飲用水,其實是不對的。應謹慎控制鈉含量,避免水腫。

延伸閱讀:

化痰粉應配水,乾吃小心灼傷喉嚨

小兒科常見化痰粉NAC日前被瘋傳成減少新冠死亡率的神藥,一度引發搶購熱潮,甚至傳出有快篩陽性患者吃了NAC卻在1小時後猝死的案例。廖偉呈說明,化痰粉主要作用在於破壞痰液結構,打斷雙硫鍵,藉此稀釋痰液,民眾卻會因此產生迷思,以為濃度高,效果就更好,所以自行決定少配一點水或直接乾吃。但這其實是大大錯誤的理解與使用方式。

廖偉呈解釋,化痰粉是透過血液再傳送至肺泡組織,進而達到化痰效果,濃度過高、乾吃反而灼傷喉嚨導致刺激,千萬不要這樣做。真正影響化痰粉效果的關鍵不在於「濃度」而是「劑量」,以及搭配使用說明上規定的水量,才能達成最佳化痰效果。



感冒水腫藥師鼻塞鼻噴劑發泡錠常備藥新冠肺炎化痰粉

親子居家「宅」料理時光 輕鬆吃出健康保護力 新冠肺炎
2 年前

親子居家「宅」料理時光 輕鬆吃出健康保護力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新冠肺炎
1 年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吃維生素D加劇失智風險?藥師親揭真相:「D有2種」這樣吃才對 新冠肺炎
1 年前

吃維生素D加劇失智風險?藥師親揭真相:「D有2種」這樣吃才對

最常見已不是發燒!一次看懂男女染疫徵兆差別在哪 鼻塞
3 年前

最常見已不是發燒!一次看懂男女染疫徵兆差別在哪

結石都是它害的?江坤俊警告:這些食物別吃過量 發泡錠
4 年前

結石都是它害的?江坤俊警告:這些食物別吃過量

使用抗凝血劑要小心什麼? 藥師教「防交互作用」撇步 藥師
2 年前

使用抗凝血劑要小心什麼? 藥師教「防交互作用」撇步

藥師解藥|房顫用抗凝治療,還是遭遇心梗,腫么破? 藥師
3 年前

藥師解藥|房顫用抗凝治療,還是遭遇心梗,腫么破?

揉接種處會血栓?手插腰注射才不會傷神經?專家為謠言釋疑 新冠肺炎
2 年前

揉接種處會血栓?手插腰注射才不會傷神經?專家為謠言釋疑

次世代疫苗》全台各縣市開打時程、預約方法一次看!(不斷更新) 新冠肺炎
1 年前

次世代疫苗》全台各縣市開打時程、預約方法一次看!(不斷更新)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 感冒
1 年前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

紫外線治療不同於曬太陽!醫親授「乾癬」夏日保養密笈 新冠肺炎
1 年前

紫外線治療不同於曬太陽!醫親授「乾癬」夏日保養密笈

確診留「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調理+穴道助改善 新冠肺炎
1 年前

確診留「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調理+穴道助改善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