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3-30 健康報報
    • 2023-03-29 健康報報
    • 2023-03-28 健康報報
    • 2023-03-27 健康報報
    • 2023-03-26 健康報報
    • 2023-03-25 健康報報
    • 2023-03-24 健康報報

治邪抗煞「鬼穴13針」非傳說!中醫揭「真正穴位」你其實摸得到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以荷

文章 參考資訊



精神官能疾病舉凡憂鬱、躁鬱、強迫症等等,在現代醫學已有適當的治療方式。但在古代,諸如思覺失調、癲癇或中風後口歪眼斜的病理症狀時,往往會被當成「中邪」、「鬼附身」。當時的醫學專家其實會在病患13個特殊穴位下針,緩解癲狂現象,即為「鬼穴13針」,是傳統中醫裡最博大精深的古老針灸技法之一。 本篇文章目錄

京都堂中醫師林巧薇說明,古代人對於精神病癥往往與鬼邪畫上等號,患者無法得到正確治療,還會因邪煞之名承受不白之冤。唐代著名醫學家「藥王」孫思邈在多年研究後,發展出「鬼穴13針」的針灸技法,命名源於古時將精神疾病視為鬼神作祟所致,所以治療穴位均冠上「鬼」字為名,而其數為13,故又稱「13鬼穴」。

延伸閱讀:

「13鬼穴」指哪些穴位?

林巧薇表示,根據這13個穴位下針可治療「百邪癲狂」,對照現代醫學病症,其實就是指:精神官能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強迫症,以及中風的後遺症如口眼歪斜、口噤不開、肢體偏癱等;亦或是急性高熱造成的神志模糊與癲癇發作等等,也在治療範圍內。是針灸學中的特殊治療,在古代更是醫玄之家不傳秘技,在世界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3個穴位與其對應的症狀如下:

人中穴:面部人中溝,可治昏迷、暈厥、暑病、癲狂、牙關緊閉。 少商穴:手拇指末節,可治咽喉腫痛、咳嗽、鼻塞、發熱、昏迷、癲狂。 隱白穴:足大拇趾末節內側,可治腹脹、便血、尿血、月經過多、癲狂、多夢。 大陵穴:腕掌橫紋中點處,可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胸脅痛、腕關節疼痛。 申脈穴:足外側部,可治頭痛、眩暈、癲狂、腰腿酸痛、眼腫痛、失眠。 風府穴:頭項部,可治癲狂、中風不語、驚悸、半身不遂、眩暈、頸痛、咽喉腫痛、眼腫痛。 頰車穴:面頰部,可治口歪、齒痛、頰腫、口噤不語。 承漿穴: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可治口眼歪斜、唇緊、面腫、齒痛、流涎、口舌生瘡、小便失禁、癲癇。 勞宮穴:手掌心,可治中風昏迷、中暑、心痛、癲狂、口瘡、口臭。 上星穴:頭部正中線,可治頭痛、眩暈、眼腫痛、面腫、鼻痔、癲狂、小兒驚風、瘧疾、熱病。 會陰穴:會陰部,可治溺水窒息、昏迷、癲狂、小便難、漏尿、陰痛癢、脫肛、疝氣、痔疾、遺精、月經不順。 曲池穴:肘外側,可治咽喉腫痛、齒痛、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腹痛吐瀉、高血壓、癲狂。 海泉穴:舌下繫帶中點處,可治舌腫脹、喉閉、嘔吐、腹瀉、消渴、祛邪開竅、生津止渴。

林巧薇提醒,有些穴位觸手可及,民眾確實可以自行按壓,但有些位置仍建議由專業中醫師根據病況評估下針,才能獲得療效。

精神耗弱靠日常減壓,中醫2種安神湯

林巧薇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很容易處於精神耗弱的狀態,中醫鼓勵動其機,萬化安,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把握適合的時機開始行動,萬事萬物的生成變化就會平安順利,也能常保身心的健康。並建議日常生活中可適度的緩解情緒與釋放壓力,比如:

練習氣功、瑜伽、打坐:有助於靜氣凝神,呼吸吐納之間穩定情緒。 多曬太陽:陽光可促進血清素的分泌;平時多接觸大自然,讓地球的負離子,中和掉體內因為不正常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發炎而產生的正離子。 做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可協助血清素、多巴安、腎上腺素的分泌,提高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減少抑鬱的狀態。 情緒要有出口:藝術欣賞、音樂、諮商,都是調節情緒的好辦法。 勿熬夜午睡、縱欲過度:把握陰陽調和,維持生理健康的平衡。

飲食有規律,日常起居有常,人身上四肢百骸都能夠正常生長發育。

除此之外,在日常飲食上也可做些調整:

避免太酸、太苦、太甜、太辣、太鹹,口味過度引起身體刺激進而影響情緒。 適當補充維生素B群、魚油,滋養安定神經、改善身體發炎的情況。 補充血清素的食物改善抑鬱狀態,比如:瘦肉、鮭魚、鯖魚、鮪魚、雞蛋、牛奶、黃豆、豆腐、納豆、味噌;堅果類如南瓜子、芝麻、花生;穀類像是根莖類、雜糧、燕麥、香蕉都可考慮。

林巧薇另外還提供2種平日可飲用的定心安神湯,桂圓可養心安神、補益氣血及增加記憶力,百合有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效果:

甘麥大棗湯: 材料:甘草40克,小麥100克,10顆左右。 做法:1200毫升的水煮到剩600毫升,分成3次服用。 桂圓百合湯: 材料:桂圓50克,百合25克, 做法:1000毫升的水,煮沸關火悶一下即可。不夠味可以加一點蜂蜜。

延伸閱讀:



中醫穴道穴位憂鬱症躁鬱症針灸中風思覺失調精神官能症鬼穴十三針

吳明珠的「超簡單揉耳操」,按到雙耳痠脹熱,防中風、失智、更好眠! 中風
4 年前

吳明珠的「超簡單揉耳操」,按到雙耳痠脹熱,防中風、失智、更好眠!

土敘強震死亡破4.6萬人 倖存者恐出現多種身心傷害 憂鬱症
1 個月前

土敘強震死亡破4.6萬人 倖存者恐出現多種身心傷害

這體質讓你味道比別人重三分!中醫教你用食療藥膳、穴道清除 穴道
2 年前

這體質讓你味道比別人重三分!中醫教你用食療藥膳、穴道清除

孕吐小心腎氣弱或脾胃虛!中醫6個止吐穴位+食療遠離孕吐 中醫
8 個月前

孕吐小心腎氣弱或脾胃虛!中醫6個止吐穴位+食療遠離孕吐

健康網》爬山害怕膝蓋負擔大? 醫推3種養生保健方法 中醫
8 個月前

健康網》爬山害怕膝蓋負擔大?醫推3種養生保健方法

抓住中風的蛛絲馬跡,做到儘早預防,減少傷害 中風
3 年前

抓住中風的蛛絲馬跡,做到儘早預防,減少傷害

貪吃有救!按壓1穴位「食慾秒降」 醫認證:能幫助減重 中醫
1 個月前

貪吃有救!按壓1穴位「食慾秒降」 醫認證:能幫助減重

喉嚨老是有痰想咳?中醫教化痰「按1穴位」新冠後遺症也適用 中醫
9 個月前

喉嚨老是有痰想咳?中醫教化痰「按1穴位」新冠後遺症也適用

確診康復後又失眠,該怎麼辦?中醫師教你克服長新冠失眠後遺症 中醫
8 個月前

確診康復後又失眠,該怎麼辦?中醫師教你克服長新冠失眠後遺症

久坐肩痛、手肘痛 按壓肺經穴道紓緩 穴道
5 年前

久坐肩痛、手肘痛 按壓肺經穴道紓緩

秋冬更要舒心解壓!多吃5食物、按4穴道,更靜心好眠 穴道
2 年前

秋冬更要舒心解壓!多吃5食物、按4穴道,更靜心好眠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與奇異醫療結盟 創腦轉移瘤分析AI模型加速辨識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與奇異醫療結盟 創腦轉移瘤分析AI模型加速辨識
3歲女童先天罕病洗腎 「成人腎」植入搶救破國內紀錄!父母親曝治療歷程
3歲女童先天罕病洗腎 「成人腎」植入搶救破國內紀錄!父母親曝治療歷程
心跳不規律恐造成中風 台大團隊新技術治療心房顫動
心跳不規律恐造成中風 台大團隊新技術治療心房顫動
一上班就想睡?「有這9跡象」=你缺B群了 吃5類食物有救
一上班就想睡?「有這9跡象」=你缺B群了 吃5類食物有救
成為被社會需要的人 張榮發基金會助圓夢
成為被社會需要的人 張榮發基金會助圓夢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