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3-30 健康報報
    • 2023-03-29 健康報報
    • 2023-03-28 健康報報
    • 2023-03-27 健康報報
    • 2023-03-26 健康報報
    • 2023-03-25 健康報報
    • 2023-03-24 健康報報

吃維生素D加劇失智風險?藥師親揭真相:「D有2種」這樣吃才對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初卉

文章 參考資訊



近日一則關於「維生素D真相」的研究,提到「老人補充越多維生素D恐越加劇失智症風險」論點,引起不少爭論。為避免誤解,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師趙順榮,特來函《優活健康網》,就學理及臨床提出數據及論點,為讀者說明「維生素D」的核心營養價值。以下為投稿照登。 本篇文章目錄

【釐清】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是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及進一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可能有增加風險的提醒。(再度強調:此研究是針對處方用藥「活性維生素D3」而不是日常所吃的營養保健品「非活性維生素D3」。)

延伸閱讀:

維生素D3有分2種

藥品級活性維他命D 食品級維生素D3:即是「營養性(非活性)D3」

人體在皮膚下合成的是「非活性」維生素D,要到肝轉化成25(OH)D(此階段仍為非活性),到腎臟才轉化成1,25(OH)D,再來才會釋放到血液中,這就是所謂的「活性維生素D」,會影響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所以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會產生高血鈣的問題。

而當我們食用「非活性的維生素D」,人體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在細胞內轉成活性而發揮作用,所以比較沒有副作用。

什麼是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

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在人體主要負責增加腸道對鈣、鎂和磷酸鹽的吸收,以及其他多種生物效應,維持適當的血鈣與磷濃度,讓骨頭的礦物化正常,也能預防低血鈣引起的肌肉抽搐等。

因此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是骨骼發展的必需營養素,可維護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避免骨質疏鬆。近年醫藥界發現維生素D,不僅是「維生素」或營養素而已,也已被證實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

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的重要性

想正確預防骨鬆,進而達到所謂的「護骨」,必須是維生素D加上鈣,才有效果。維生素D主要作用在「護骨」的部分,是協助「鈣」的轉換。

主要因維生素D類似於荷爾蒙作用,它對身體的好處不僅有幫助骨骼生長,也作用於每個細胞中。當細胞需要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就會透過接受體,進入細胞而被利用。

維生素D除了維持鈣、磷平衡,及骨骼健康之外,還有許多非骨骼健康方面的功能。以下彙整多篇臨床研究,列出維生素D對健康的10大好處:

降低骨折風險及減緩慢性疼痛 預防發炎 預防呼吸道感染 降低心臟血管、失智症風險 減少癌症風險及腎友死亡率 提升男女生殖能力 降低幼兒過敏反應 改善多囊性卵巢症 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新冠肺炎及重症 降低的風險

延伸閱讀:

維生素D真的有助預防失智

失智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在1992~1993和1999年之間,美國華盛頓大學進行前瞻性臨床研究,分析維生素D的濃度,與發生血管性失智症、神經影像學異常之間的關係。當血清維生素25(OH)D的濃度,提高到50納克/毫升的範圍內時,結果證實,維生素可顯著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根據南澳大利亞大學(UniSA)的遺傳研究發現,痴呆症和缺乏維生素D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該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共294,514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攝取較少維生素D,尤其維生素D濃度較低(<25 納摩爾/公升)的民眾,會明顯增加失智症及中風的風險。

所以,食用營養性維生素D對於年長者來說,長期補充並不會有加速腦神經退化失智的風險,反而是有幫助。

補充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可降低流感、新冠感染風險的證據

目前全世界分析,維生素D對於感染冠狀病毒的臨床試驗中,自2021年共有22國、43組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總計有48,488位參與者,正在進行受試。

而2022年,一篇刊登於國際科學期刊《營養學》(Nutrients)的文章,統整並回顧了維生素D的研究成果,並指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較高的25(OH)D濃度,與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有關。該成果顯示,維生素D缺乏症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之間,存在強烈的關聯。

為了降低感染的風險,有充分的文獻證據支持並建議,那些患有流感、已確診或有新冠肺炎感染之高風險者,應考慮服用較高劑量的維生素D3,並持續服用數週,以迅速提高25(OH)D的濃度;然後再降低但維持一定劑量繼續服用,且每天需固定攝取補充劑;此做法比起偶爾才攝取維生素D3的人來說,效果更加顯著。並且應將25(OH)D的濃度目標,提高到40~60納克/毫升。

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的安全攝取量是多少?

成人每日攝取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的劑量,建議為800~2,000 IU。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國人膳食營養素之維生素D的參考攝取量,上限為2,000 IU。

不過仍應注意,口服維生素D的中毒風險,存在有個體差異。在安全用量方面,目前美國國家醫學院(IOM)認為,成年人每天攝取維生素D達4,000 IU,並沒有任何毒性,因此建議以一般標準而言,每位成人每日的維生素D攝入量,不超過4,000 IU。

但關於維生素D最佳攝取標準的建議,各方看法有所出入,不過目前有研究表明,維持在30~60 納克/毫升之間,會是最佳標準,可能有助於預防疾病。



流感失智維生素D新冠肺炎長新冠long covid專家投稿來函照登

國內首例AZ疫苗血栓個案!28天內出現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新冠肺炎
2 年前

國內首例AZ疫苗血栓個案!28天內出現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新冠肺炎確診數恐被低估? 陳時中:「還沒看到高峰」 新冠肺炎
11 個月前

新冠肺炎確診數恐被低估? 陳時中:「還沒看到高峰」

肥胖是失智元凶之一 飲食學會2招,減少脂肪攝取不過量 失智
4 年前

肥胖是失智元凶之一 飲食學會2招,減少脂肪攝取不過量

今冬,新冠和流感會一起來嗎? 流感
2 年前

今冬,新冠和流感會一起來嗎?

傳播病毒比SARS省1個步驟!新冠肺炎病程「這天」傳染力最強 新冠肺炎
3 年前

傳播病毒比SARS省1個步驟!新冠肺炎病程「這天」傳染力最強

「這3類人」也可吃公費清冠一號!最新政策、新版領取條件曝光 新冠肺炎
6 個月前

「這3類人」也可吃公費清冠一號!最新政策、新版領取條件曝光

補鈣不只能喝牛奶!營養師揭5類高鈣食物:這些補鈣蔬菜別錯過 維生素D
4 個月前

補鈣不只能喝牛奶!營養師揭5類高鈣食物:這些補鈣蔬菜別錯過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肺炎
9 個月前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新冠肺炎
7 個月前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 新冠肺炎
7 個月前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

台灣首例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黃瑽寧醫師詳解症狀,一招降97%發生率 新冠肺炎
10 個月前

台灣首例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黃瑽寧醫師詳解症狀,一招降97%發生率

超毒!這種脂肪竟增罹癌、流感風險 流感
3 年前

超毒!這種脂肪竟增罹癌、流感風險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你應該好好珍惜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一個問題測出你該珍惜的事物&隱藏個性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蓬鬆丸子頭怎麼綁?髮型師「不同髮型長度」丸子頭教學,短髮、過渡期也能綁出減齡髮型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吃一個要跑2小時!清明吃潤餅「5大避胖原則」:1食材少加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耳念珠菌」具抗藥性 美病例數翻倍成長!忽視威脅醫療體系恐受衝擊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離婚律師申晟瀚》曹承佑合作9女神!搭過孫藝珍&全智賢,和裴斗娜超搭,是田美都好友
她10年來一直覺得累!突暈倒醫查「是罕病」 8症狀別當老化
她10年來一直覺得累!突暈倒醫查「是罕病」 8症狀別當老化
醫界也有BLACKPINK? 醫師透露何時可以看到「她」
醫界也有BLACKPINK? 醫師透露何時可以看到「她」
「工作越認真越胖」是真的!5大原因曝 專家:這些食物不能放桌上
「工作越認真越胖」是真的!5大原因曝 專家:這些食物不能放桌上
2023春夏「奶油白精品」包款推薦!CHANEL可愛度破表,LADY DIOR 、GUCCI 耐看又百搭
2023春夏「奶油白精品」包款推薦!CHANEL可愛度破表,LADY DIOR 、GUCCI 耐看又百搭
她半年暴瘦10kg好嗨!健檢醫見「1部位黃黃的」 竟罹癌王第二期
她半年暴瘦10kg好嗨!健檢醫見「1部位黃黃的」 竟罹癌王第二期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