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盛行率提高、年輕化成趨勢!「降階治療」精準用藥新策略
乳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約14000名新增患者,除了盛行率愈來愈高之外,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年輕化,其中近半數的病人需要接受化療。
乳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約14000名新增患者。
將化療視為治療利器 加強醫病溝通化解未知恐懼
「化療是妳對抗癌症時的武器!」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也是一位乳癌癌友,在服務超過5,000名癌友後,有感而發表示,許多癌友在得知罹癌抗拒治療,是因為掉髮、不孕等副作用使他們卻步。但許多癌友對疾病的恐懼,其實大多來自後續未知的治療歷程。
潘怡伶理事長說,化療的過程很辛苦,不過目前藥物治療已經進步許多,不僅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副作用較少的同時,也有相對應的副作用緩解藥物,重要的是要多跟醫護溝通,降低不了解化療所產生的恐懼感,讓他們成為最堅強的戰友。
「半套」降階治療 副作用減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醫師表示,過去傳統乳癌治療因為藥物選擇性不多,加上分類較粗糙,不管是哪種類型患者,都採取同一種治療方式,造成患者對化療充滿恐懼,甚至有患者擔心副作用而放棄治療。現今乳癌不只分期,也依據乳癌細胞的組織型態分成四種類型,加上藥物發展進步,已讓乳癌治療走向個人化精準醫療趨勢。
而「降階治療」也成為現今醫師用藥的新策略,對於疾病風險較低的患者,以精準醫療取代過去小紅莓和紫杉醇類併用的「全套」治療,針對每個病患的狀況做藥物調整,有些風險較低的乳癌患者,就有機會可以進行無小紅莓的「半套」治療,減輕副作用的影響。劉良智理事長強調,現今紫杉醇類的化療藥物,在臨床應用上不僅癌友副作用感受較小紅莓更低,亦可延長病患存活時間。
「畫療醫廊」贈畫活動,邀請專業畫家將癌友化療期間的「感想」、「感受」和「感動」,透過畫筆揮灑成美麗的畫作,鼓勵病友相信醫療團隊,勇於接受治療。(圖片提供/台灣革瑞蔻癌醫智療藝術學會)
響應乳癌防治月 「畫療醫廊」鼓勵病友積極治療
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作,是乳癌癌友難以言表的感謝!為響應每年10月乳癌防治月,藥廠攜手革瑞蔻癌醫智療藝術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共同發起「畫療醫廊」贈畫活動,邀請專業畫家將癌友化療期間的「感想」、「感受」和「感動」,透過畫筆揮灑成美麗的畫作,鼓勵病友相信醫療團隊,勇於接受治療。
醫病也要醫心 將治療荊棘「畫」為正面力量
劉良智醫師表示,乳癌治療除了改善疾病外,但患者的心理照護也不可忽略,當冷漠的醫療與人文藝術結合,體現了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同時也能顧及患者的心理狀態,就如同本次畫療醫廊贈畫活動,用藝術傳遞心中的愛,進而給予患者無限溫暖。
病友們在化療期間的心情都搖身一變成為動人的畫作,作品皆收錄在年輕病友協會網頁中,期望能給癌友更多陪伴與力量。「畫療醫廊」作品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