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2-07 健康報報
    • 2023-02-06 健康報報
    • 2023-02-05 健康報報
    • 2023-02-04 健康報報
    • 2023-02-03 健康報報
    • 2023-02-02 健康報報
    • 2023-02-01 健康報報

年輕人14種癌症發生率升高!7個飲食小改變,癌細胞不把你當目標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問春

文章 參考資訊

年輕人14種癌症發生率升高!7個飲食小改變,癌細胞不把你當目標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近年,不少名人因癌症英年早逝,包括《超級偶像》第3季總冠軍朱俐靜,在經2年的抗癌歷程,仍於7月病逝,享年40歲;以《中國好聲音》成名的姚貝娜也同樣因乳癌於33歲就離開人世。以往不少民眾總認為,癌症等重症是較屬於高齡者的疾病,然而根據世界規模的研究,50歲以下罹患癌症的比例正在增加,包括乳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14種癌症都有早發傾向。

根據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不到50歲罹癌的早發型癌症有增加傾向。研究團隊發現,包括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胃癌、膽管癌、膽囊癌、頭頸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食道癌、攝護腺癌、骨髓癌、甲狀腺癌等14癌症,在44國的癌症登記紀錄中均有增加傾向。

其中,以台灣110年癌症死亡率排序第三的大腸癌為例,美國、澳洲、加拿大、法國、日本均每年增加約2%,英國則約增加3%、韓國等地則約增加5%。哈佛大學病理學教授Shuji Ogino解釋,雖然看似增加不多,但可將癌症年輕化的上升趨勢想像成通貨膨脹,雖然每年只增加2%,然而累積10年、20年就會有巨大變化。

而有趣的是,該研究也發現「出生時間越晚,罹癌的風險也就越高」。舉例來說,1960年代出生的民眾在50歲前,罹癌風險會高於1950年代出生的民眾,而研究團隊預期該趨勢在往後世代也會逐漸攀升,其原因則恐與年輕時接觸的風險因子有關。

年輕罹癌呈現上升趨勢,除了醫學進步外,與生活習慣、飲食大有關係

不過,為什麼年輕人罹患癌症的比例越來越多呢?Shuji Ogino指出,儘管部分癌症(如甲狀腺癌)上升趨勢,有部分原因和醫學進步能更順利地查出癌症有關,然而這並不能完全解釋該趨勢。Shuji Ogino認為,早發型癌症激增還與眾多不健康的風險因子有關,包括輪班工作、睡眠不足、吸菸、喝酒等生活習慣,以及肥胖、不運動、糖尿病、西方飲食愛吃的紅肉與過量糖分以及環境汙染。

而在這之中,飲食可能是民眾最需注重的部分之一。哈佛大學病理學研究員、研究主要作者Tomotaka Ugai指出,在14種呈上升趨勢的癌症類型中,有8種與消化系統有關。人們吃的食物會滋養腸道中微生物,而飲食便會直接影響腸道菌叢組成,最終導致菌叢變化而對疾病風險產生影響。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也曾為文說明,諸多研究指出,致癌機轉與腸道細菌有關,一旦人體腸道中和平共處的正常微生物數量與種類減少,就恐被一些致病性病原菌取代,進而造成很多疾病,其中就包括癌症。

年輕人也要防癌!7點飲食訣竅避免癌症上身,運動、睡眠習慣都要注意

因此,為了避免在身體中累積致癌風險因子,預防癌症更應從年輕開始及早下手。根據關渡醫院衛教資料,平時常吃的加工紅肉、油煎、油炸食物與精緻糕餅、甜點等美味佳餚,皆會大幅增加乳癌、大腸癌機率。而為了預防癌症,平時飲食就有注意要點:
每日需有足夠的蔬果:每日攝取5份蔬果、有癌症家族史者可增至7份(4份蔬菜、3 份水果)。透過各類營養素與植化素可阻礙癌病變進行。 增加粗糧避免精緻:可用糙米、胚芽米、麥片混和白米食用。 健康烹調:少油、少鹽、少糖,料理以水煮、清蒸、滷、涼拌為主。 控制紅肉攝取:可以雞、深海魚、海鮮等白肉取代紅肉。 多吃新鮮食物:少吃含添加物、 避免加工飲料:少喝含糖飲料、節制飲酒。 均衡飲食:維持營養均衡。
除了飲食之外,平時的生活習慣也相當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避免年輕罹癌,比起把錢花在增加健檢頻率、進行高階檢查,運動可能更有效益。研究發現,運動可活化人體T細胞,並減少脂肪累積。雖然不代表常運動絕對不會罹癌,然而若無運動保健,癌症恐更早上身。

關渡醫院則建議,每天應運動30分鐘,除了避免肥胖外,也可增加新陳代謝,排除凋零細胞。此外,也應避免熬夜、日夜顛倒,維持正常作息。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大腸癌乳癌食道癌肝癌十大癌症胃癌頭頸癌攝護腺保健新聞子宮內膜癌甲狀腺癌胰臟癌攝護腺癌腎臟癌

30歲女自摸到硬塊「3個月後確診乳癌」 醫曝「12大高風險因子」 乳癌
2 個月前

30歲女自摸到硬塊「3個月後確診乳癌」 醫曝「12大高風險因子」

肝癌的「罪魁禍首」:不是煙酒 竟藏在廚房 還不及時丟掉 肝癌
4 年前

肝癌的「罪魁禍首」:不是煙酒竟藏在廚房還不及時丟掉

肝癌的早期癥狀,你知道哪些?這幾點經常被忽略! 肝癌
4 年前

肝癌的早期癥狀,你知道哪些?這幾點經常被忽略!

乳房「3自摸」趨吉避凶! 各階段檢查時機出爐 乳癌
1 年前

乳房「3自摸」趨吉避凶!各階段檢查時機出爐

蹲著吃飯小心患上食道癌?如何預防食道癌呢? 食道癌
5 年前

蹲著吃飯小心患上食道癌?如何預防食道癌呢?

《Cell》重磅:北京大學張澤民課題組與勃林格殷格翰聯合發表關於單細胞測序刻畫肝癌免疫微環境動態特徵的研究 肝癌
3 年前

《Cell》重磅:北京大學張澤民課題組與勃林格殷格翰聯合發表關於單細胞測序刻畫肝...

40歲女乳房潰瘍就醫已是第四期! 中西醫合治緩副作用 乳癌
11 個月前

40歲女乳房潰瘍就醫已是第四期!中西醫合治緩副作用

預防乳癌、護心血管又排毒!女性必吃的三大食品 乳癌
2 年前

預防乳癌、護心血管又排毒!女性必吃的三大食品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乳癌
5 個月前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脂肪肝惡化當心肝癌!逆轉脂肪肝醫師公開最佳方法 肝癌
1 年前

脂肪肝惡化當心肝癌!逆轉脂肪肝醫師公開最佳方法

【敏感性牙齒5大迷思破解】勤刷牙、用牙線、不碰冰品,為什麼還有敏感性牙齒? 保健新聞
3 年前

【敏感性牙齒5大迷思破解】勤刷牙、用牙線、不碰冰品,為什麼還有敏感性牙齒?

擔心甲狀腺結節變甲狀腺癌,6個自檢方法,3個癥狀,你需要知道 甲狀腺癌
3 年前

擔心甲狀腺結節變甲狀腺癌,6個自檢方法,3個癥狀,你需要知道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你是怎麼樣的人?外網神準心理測驗,從你喜歡喝的酒類,測出你的隱藏性格&優點
你是怎麼樣的人?外網神準心理測驗,從你喜歡喝的酒類,測出你的隱藏性格&優點
「我想變成風,思念誰,就吹拂誰。」《去有風的地方》15句溫暖療癒台詞,照亮灰暗生活
「我想變成風,思念誰,就吹拂誰。」《去有風的地方》15句溫暖療癒台詞,照亮灰暗生活
懶人必看「一週減肥食譜」推薦!網友實測月瘦6KG,避開減脂地雷、不復胖變成易瘦體質
懶人必看「一週減肥食譜」推薦!網友實測月瘦6KG,避開減脂地雷、不復胖變成易瘦體質
星雲大師97歲圓寂!《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全文看
星雲大師97歲圓寂!《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全文看
體重破百司機愛上節拍超慢跑,3個月狂瘦28公斤、糖尿病完全停藥
體重破百司機愛上節拍超慢跑,3個月狂瘦28公斤、糖尿病完全停藥
2個月暴剷20kg!她「只靠1運動」不累不喘 激瘦對比照曝
2個月暴剷20kg!她「只靠1運動」不累不喘 激瘦對比照曝
近三年最高評分「古裝偶像劇」TOP10!《星漢燦爛》漲到7.6,《蒼蘭訣》8.1是2022冠軍
近三年最高評分「古裝偶像劇」TOP10!《星漢燦爛》漲到7.6,《蒼蘭訣》8.1是2022冠軍
《浪漫速成班》「鋼珠殺手」身份預測!網猜「熙才」只是煙霧彈?「智室長」嫌疑最大?
《浪漫速成班》「鋼珠殺手」身份預測!網猜「熙才」只是煙霧彈?「智室長」嫌疑最大?
喝飲料恐禿頭!研究揭「超過每周上限」狂虐毛囊 30歲最常見
喝飲料恐禿頭!研究揭「超過每周上限」狂虐毛囊 30歲最常見
重度憂鬱險尋死 rTMS重拾正常生活
重度憂鬱險尋死  rTMS重拾正常生活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