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3-29 健康報報
    • 2023-03-28 健康報報
    • 2023-03-27 健康報報
    • 2023-03-26 健康報報
    • 2023-03-25 健康報報
    • 2023-03-24 健康報報
    • 2023-03-23 健康報報

研究:全球男性「陰莖變長3公分」!專家驚見1現象卻怕了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半桃

文章 參考資訊

▲▼打手槍、下體、睪丸、蛋蛋、生殖器。(圖/記者李佳蓉攝)

▲根據研究分析,29年間全球男性陰莖勃起長度增幅達24%。(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圖、文/潮健康

全球男性陰莖大小「進步了」?研究:勃起後平均「增長逾3公分」

男性生殖器的「大小」問題,不僅常與性能力、陽剛之氣做連結,也與男性本身的自尊有關。事實上全球男性的陰莖長度,在近十年竟有「增長」的趨勢?《World Journal of Men's Health》於今年情人節發表研究,表明全球男性陰莖確實成長了24%,但同時也顯露出男性精子品質下降的隱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史丹佛大學與義大利羅馬大學共同發起研究。研究團隊針對自1942年至2021年間發表的75項研究,進行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一共納入55,761名男性受試者的數據。其中33項研究、64項研究與20項研究,分別涉及男性陰莖「鬆弛」、「延展」和「完全勃起」的長度,平均各為8.7公分、12.93公分與13.93公分。

統合分析結果顯示,全球男性的陰莖完全勃起長度在29年間,平均增長約2.96公分左右(自12.27公分增至15.23公分),增加幅度約為24%。研究也發現,與較年輕(18~20歲)的受試者相比,中老年人(48~60歲)的陰莖延展度更佳,但在鬆弛與完全勃起的狀態下,沒有明顯差異。

▲研究:全球男性「陰莖增長3公分」!專家驚見1現象卻怕了。(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陰莖長度與「不孕」問題有關?專家曝「這現象」令人擔憂

該研究作者兼史丹佛大學泌尿學教授Michael Eisenberg表示,男性勃起長度於近30年增加,看似可喜卻也潛藏各種隱憂。「雖然男性的陰莖長度有增加趨勢,但研究卻發現,精子數量與睪固酮水平,卻是逐年持續下降當中。」另外,男性罹患先天生殖器缺陷問題,如尿道下裂(尿道開口不在陰莖頂端,而位於龜頭或會陰的任何位置)、隱睪症等,發生率也有增加趨勢。

「全球男性陰莖增長的趨勢,比任何正在發生的變化都令人擔憂!」Eisenberg指出,陰莖增長精子質量卻下降,與許多因素的作用可能有關,如化學物質(如殺蟲劑、油漆、清潔劑)接觸、塑化劑接觸等,導致男性兒童提早進入青春期、影響身體的荷爾蒙水平。

Eisenberg直言,已知現代男性的精子數量確實正在下降、睪固酮濃度也不如以往。這種趨勢可能與飲食西化或肥胖有關,而肥胖與荷爾蒙紊亂,正是導致陰莖勃起長度縮短的關鍵因子。不過,研究卻顯示男性的陰莖勃起長度增加,除了環境荷爾蒙等因素,也可能與研究使用的陰莖測量方式改變有關。

▲研究:全球男性「陰莖增長3公分」!專家驚見1現象卻怕了。(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如何避免男性不孕問題?哈佛建議:做「1件事」提升精子質量

綜合所述,縱然男性勃起後陰莖長度有增加趨勢,但顯然與精子品質、睪固酮濃度的維持未成正比。如何提升精子濃度、以避免不孕或生育能力低落的風險?美國哈佛大學T.H. Chan公衛學院與布萊根婦女醫院合作的研究指出,維持一定強度的體力活動,與較高的男性生育有關。

研究團隊蒐集超過1,500名男女的樣本與調查數據,包括目前於生殖中心尋求治療的夫婦,一共包含377名男性。研究團隊發現,平時工作涉及體力活動(如搬重物、健身教練等)、與平時習慣進行運動鍛鍊者,精子濃度高出未鍛鍊者46%、精子總數也高44%。

研究作者Lidia Mínguez-Alarcón表示,事實上促進荷爾蒙的好處並不分性別,女性的雌激素亦可藉由運動獲得提升。背後的原理可能是女性鍛鍊後增加的雄激素,會在體內轉化為雌激素,是身體保持2種激素處於平衡狀態的模式之一。

Mínguez-Alarcón認為,雖然該研究發現身體活動與生育能力之間的關聯性,但還仍須進一步探討兩者間潛在的生物學機制。「生殖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公衛議題,而運動或許能幫助生育的一大關鍵。有關單位應更重視體育活動的推廣,對於整體生育率的增加或許有一定助益。」

延伸閱讀:

本文經授權轉自:潮健康《》



研究不孕健康百科陰莖長度史丹佛大學潮健康完全勃起Michael Eisenberg

最新研究:腸道菌群、炎症激化巨噬細胞,引起肝臟疾病 研究
3 年前

最新研究:腸道菌群、炎症激化巨噬細胞,引起肝臟疾病

年輕男最容易得的癌症!醫曝「5個無痛性病徵」:會逐漸增大 健康百科
1 年前

年輕男最容易得的癌症!醫曝「5個無痛性病徵」:會逐漸增大

地中海飲食 間歇性禁食有益心臟!JACC刊登研究 研究
3 年前

地中海飲食間歇性禁食有益心臟!JACC刊登研究

研究:基因突變不影響乳癌患者存活率 研究
5 年前

研究:基因突變不影響乳癌患者存活率

Lancet Diabetes Endo:與後代甲狀腺癌風險相關的孕產因素研究 研究
2 年前

LancetDiabetesEndo:與後代甲狀腺癌風險相關的孕產因素研究

健康網》陰莖吊重物鍛鍊小弟弟? 醫打臉「陰吊功」可增強性能力 陰莖
10 個月前

健康網》陰莖吊重物鍛鍊小弟弟?醫打臉「陰吊功」可增強性能力

「鉛暴露」不只傷心血管! 研究:增「頸動脈硬化、骨折」風險 研究
3 年前

「鉛暴露」不只傷心血管! 研究:增「頸動脈硬化、骨折」風險

吃什麼能防腸癌?三國科學家做了一個研究 研究
2 年前

吃什麼能防腸癌?三國科學家做了一個研究

韓國研究:7千位婦女補充這營養,糖尿病風險降4成 研究
5 年前

韓國研究:7千位婦女補充這營養,糖尿病風險降4成

芬蘭研究稱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增加中風風險 研究
4 年前

芬蘭研究稱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增加中風風險

最新研究:愛吃肉的人,更易患心臟病、中風、肺炎、糖尿病…… 研究
2 年前

最新研究:愛吃肉的人,更易患心臟病、中風、肺炎、糖尿病……

年輕時血脂高將來會怎樣?權威期刊發表35年研究結果 研究
2 年前

年輕時血脂高將來會怎樣?權威期刊發表35年研究結果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從精神醫學看校園霸凌(二) 「霸凌」會造成哪些影響?
從精神醫學看校園霸凌(二) 「霸凌」會造成哪些影響?
10大高磷食物名單曝光!醫點名燕麥片 4種健康穀類也上榜
10大高磷食物名單曝光!醫點名燕麥片 4種健康穀類也上榜
天天只睡三小時 憂鬱女「刺激療法」放鬆大腦好睡覺
天天只睡三小時 憂鬱女「刺激療法」放鬆大腦好睡覺
騰訊陸劇「集均網播量」TOP10!《知否》第6,《陳情令》《親愛的熱愛的》竟都不是冠軍
騰訊陸劇「集均網播量」TOP10!《知否》第6,《陳情令》《親愛的熱愛的》竟都不是冠軍
快速瘦小腹!高強度瘦腹核心運動菜單,兩周有感肚肉瘦一圈、浮出精實腹肌馬甲線
快速瘦小腹!高強度瘦腹核心運動菜單,兩周有感肚肉瘦一圈、浮出精實腹肌馬甲線
4成女性有!尿失禁、性交痛恐是骨盆鬆弛脫垂 醫揭「造成原因」
4成女性有!尿失禁、性交痛恐是骨盆鬆弛脫垂 醫揭「造成原因」
網評8位「搭誰都沒CP感」陸劇演員!楊穎和男星各演各的,井柏然、陳鈺琪搭誰都沒火花
網評8位「搭誰都沒CP感」陸劇演員!楊穎和男星各演各的,井柏然、陳鈺琪搭誰都沒火花
買一送一!全家仙人掌霜淇淋限定回歸,加推2023澎湖花火節迪士尼主題商品通通必收
買一送一!全家仙人掌霜淇淋限定回歸,加推2023澎湖花火節迪士尼主題商品通通必收
星巴克古蹟門市+1!「新竹州圖門市」進駐日治時期古蹟圖書館,濃濃舊時代氛圍必朝聖
星巴克古蹟門市+1!「新竹州圖門市」進駐日治時期古蹟圖書館,濃濃舊時代氛圍必朝聖
日票選愛情喜劇「最帥男演員」TOP10!徐康俊第6,安孝燮第2贏李到晛,冠軍無懸念
日票選愛情喜劇「最帥男演員」TOP10!徐康俊第6,安孝燮第2贏李到晛,冠軍無懸念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