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 2023-09-19 健康報報

乳癌高峰在「這年齡」 2族群可公費乳房攝影!快用2招查詢有無符合資格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凡秋

文章 參考資訊

國健署補助2類婦女進行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可用2方式查詢是否有符合資格。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乳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有較高的存活率並可保留較好的乳房外觀。不過,乳癌早期鈣化看不到也摸不到,若要早期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需要藉由「乳房X光攝影」。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乳癌發生高峰為45-69歲,乳房X光攝影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健署補助2類婦女進行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可用2方式查詢是否有符合資格。

乳房X光發現早期乳癌 2族群可公費檢查

「乳房X光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國際上經實證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每年透過篩檢發現的乳癌個案中有60.8%為早期(0+1期)乳癌,相較於未透過篩檢所發現的早期乳癌多27.4%。

另外,根據105-109年新診斷乳癌的5年期別存活率,早期(0+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約100%,而第2期、第3期分別約95.1%、79.7%,但第4期(晚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僅約36.2%。

其中,逾7成的乳癌發生在45-69歲的婦女。因此,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乳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健署有補助以下對象進行乳房X光攝影,希望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到醫療院所做乳癌篩檢,包括:

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的婦女(出生年為民國42年次至67年次) 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婦女(出生年為民國68年次至72年次,且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

2年1次公費乳房攝影 2方式查詢資格

符合條件者可攜帶健保卡至醫療院所,或逕洽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進行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若是不清楚自己是否有符合資格,或是不記得自己是否曾做過乳房篩檢,國健署也提供了查詢方式。

林莉茹組長表示,民眾可透過2方式查詢自己是否有符合資格,包括:

利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查詢: 可查詢最近1次篩檢日期、篩檢結果 提醒符合資格的篩檢服務

持健保卡至國民健康署核可之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查詢: 查詢是否符合篩檢資格 相關核可醫事機構名單(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2&pid=109)



乳癌國健署乳房乳房攝影乳房X光乳癌篩檢乳房腫塊

早期術前輔助治療 助乳癌病友有機會「保留雙峰」 乳癌
12 個月前

早期術前輔助治療 助乳癌病友有機會「保留雙峰」

第一次來看診,癌細胞已吞噬她胸部……名醫江坤俊:病人用生命教我的事! 乳癌
5 年前

第一次來看診,癌細胞已吞噬她胸部……名醫江坤俊:病人用生命教我的事!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乳癌
1 年前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孕媽咪產後哺乳遠離「石頭奶」降低乳癌、卵巢癌發生 乳癌
1 年前

孕媽咪產後哺乳遠離「石頭奶」降低乳癌、卵巢癌發生

你需要基因檢測嗎?2種人最需要 乳癌
4 年前

你需要基因檢測嗎?2種人最需要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乳癌
1 年前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抽脂≠降血脂 國健署忙闢謠 國健署
5 年前

抽脂≠降血脂國健署忙闢謠

切莫信偏方!婦延誤病情乳癌腫瘤惡化 乳癌
5 年前

切莫信偏方!婦延誤病情乳癌腫瘤惡化

乳房「摸到硬塊」別緊張!是否生病先看在「哪個週期」 乳房
2 年前

乳房「摸到硬塊」別緊張!是否生病先看在「哪個週期」

「切除乳房」乳癌仍可能復發!台大名醫揭「真正關鍵」卻勸不動患者 乳癌
1 年前

「切除乳房」乳癌仍可能復發!台大名醫揭「真正關鍵」卻勸不動患者

大小毛病一堆,怎麼才算「自律神經失調」醫師親解3大定律辨真假 乳癌
1 年前

大小毛病一堆,怎麼才算「自律神經失調」醫師親解3大定律辨真假

晚期乳癌拼存活契機!口服化療藥把乳癌當「慢性病」治療 乳癌
5 年前

晚期乳癌拼存活契機!口服化療藥把乳癌當「慢性病」治療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男人在意尺寸!醫解析「小弟弟」增大術:維持「1關鍵」更重要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他鼻塞3年!醫猛一夾…拖出「死鼠味紗布」臭爆:快吐了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兒童近視比例攀升! 醫囑:高度近視恐導致多種眼球病變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1類飲品」=腫瘤細胞養分!研究:天天喝罹大腸癌風險高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突胸悶!60歲醫自覺「左肩很痠」一驚:慘了 血管幾乎100%塞住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遭爆進口美國活體豬「在台宰殺洗產地」 食藥署澄清:繁殖種豬使用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她喝一碗「無糖綠豆湯」!血糖飆240 醫示警:不是豆類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氣喘揪出呼吸道發炎程度利器:一氧化氮檢測更精準!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用3C、老窩在冷氣房!醫曝「乾眼症」9大高危險群:恐引角膜損害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每年逾2萬女性進行人工流產!醫師揭:3大NG避孕行為不要犯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