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標籤相關文章 第1頁 / 共10頁

皮膚有息肉?小心是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胰島素阻抗」,當患者體內的血糖持續過高,刺激身體不斷分泌胰島素,促使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合成增加,就可能造成表皮局部異常增生,進而形成皮膚息肉。「皮膚息肉」是生長...

男瘦15公斤!一測血糖「飆破250」 醫列五數據:中三個小心了
▲醫師提醒,有代謝症候群要更小心管理身體健康,以免後續演變成慢性病的機率更高。(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對於預防醫學也趨於重視,而看似未成為正式疾病的...

柔軟度幫你防三高!軟Q筋骨和年齡沒有絕對關係
【早安健康新聞中心】年紀大,腰彎不下去,柔軟度不好,看似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但根據臺大北護分院最新研究顯示,這個觀念可能需要修正了!老年人柔軟度不佳,可能代表健康發出警訊,同時與代謝症候群有明顯相關...

不想節食,還能成功甩掉15公斤!減肥專家教你把握9大重點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減重不稀奇,但比起少量的體態調整,有些人更希望能夠一次減掉10公斤,甚至20公斤以上,這些目標往往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一旦達成更會引發熱烈討論。然而,大量減重真的那麼困難嗎?韓...

必學3招伸展運動鬆開肩膀甩疼痛!小心血糖太高,五十肩機率達3成!
【早安健康/林辰晏報導】五十肩常常是困擾40、50歲中年族群的惱人問題。肩膀僵硬疼痛、手無法抬高,影響到日常穿衣、梳頭等動作,甚至在夜晚疼痛會更加明顯,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然而五十肩發生機率更與代謝症候...

健康網》代謝症候群怎麼改善? 營養師:調整飲食、改掉不良習慣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會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對此,營養師表示,可以從5個指標來判斷,只要符合其中3項就屬於代謝症...

健康網》擔心胰島素抗阻? 營養師4招改善糖胖症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資料,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營養師指出,近年臨床將糖尿病與肥胖合併稱為「糖胖症」,肥胖、壓力、飲...

台中澄清醫院195民眾腹部超音波檢查 近5成有脂肪肝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在一次195位民眾腹部超音波檢查中,驚人發現肝臟有異常竟高達77.9%,而91位有脂肪肝現象,該院的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政祺表示,當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如果未及時治療,恐...

健康網》評估慢性病風險 醫師教你精準測量「腰臀比」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特別注重身材,尤其在網路社群盛行下,大家時常會用拍照來記錄生活,因此也會更加重視自己的外貌及身材。醫師表示,體重過重除了影響外型以外,也跟健康脫不了關係。整形外科醫師李...

不喝酒也會有脂肪肝 減重、運動助改善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據研究國內約每4人中就有1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MAFLD)」,這類是沒有喝酒卻有脂肪肝的病人。依據國際肝臟醫學會新近改變,成大醫院內科醫師指只要病人有脂肪肝,合併有代謝症候群相...

1動作不用刻意減肥、體重慢慢減輕!「穩糖功」調節內分泌 讓血糖、血脂變正常
很多人到了中年開始體重超標,想方設法要減輕體重,但急速減肥並不是好現象。彥寬老師提醒,如果沒有刻意減肥、食慾改變及大量運動,卻無緣無故掉了幾公斤的重量,很可能是疾病降臨的警訊。 氣學管理專家彥寬老...

使用減肥藥「為愛減重」 小心健康危害更大
目前台灣核准使用的減重藥物,應是經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生活型態改變後仍無法達到目標體重,經醫師詳細評估過後才適用。45歲的黃先生,平日下班就有吃消夜紓解壓力的習慣,特別是受到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

人性化運動助終結惰性 拉開與疾病的距離
運動對於慢性代謝疾病的治療效果,與中高齡總死亡率下降,已累積大量可信賴的科學證據。運動是良藥(Exerciseismedicine)在最近二十年來,已被納入美國運動醫學會的每年國際年會的主題。運動對於慢性代謝疾病的...

有食譜》脂肪是巨量營養素!醫親製「水餃低醣餐盤」教你正確用油
大眾刻板印象中「肥胖」的萬惡之首來自於「油脂」,但脂肪其實是人類必須的營養素。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游能俊自身曾BMI大於30,屬於醫學認定的「肥胖」標準,但他在《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書中說明,食...

有食譜》脂肪是巨量營養素!醫親製「水餃低醣餐盤」教你正確用油
大眾刻板印象中「肥胖」的萬惡之首來自於「油脂」,但脂肪其實是人類必須的營養素。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游能俊自身曾BMI大於30,屬於醫學認定的「肥胖」標準,但他在《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書中說明,食...